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及点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及点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看——(出示一组图片)这是什么?(生:爬山虎

师:对了,这就是爬山虎。“虎”是一个生字,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爬山虎还有脚呢?(板书:脚)

师:如果让你去写一篇观察日记,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你会写什么呢?

生:写它的脚的样子。

生:写它的颜色和样子。

生:碰到墙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师:叶圣陶爷爷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读)《爬山虎的脚》,叶爷爷写了它的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生读)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好多的想法跟大作家想的一样,不过还有一些不一样,第2自然段写的什么?(生:叶子)

师:读书前有一个预设,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点评】上课堂始,王老师抓住了学生们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先请他们谈谈自己写观察日记——《爬山虎的脚》的打算,然后激起阅读新课文的兴趣:关于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爷爷写了些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体验、探究与阅读的欲望已经被激发了!带着猜测、期待,他们主动阅读、积极思维的内驱力也就悄然而至了。学生们读得起劲,读得有收获。王老师还很智慧:不失时机地指出,读书时要积极主动地预设,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活动。好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但是却对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片段二】

师:这里有三句话,老师想请三个同学轮着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也有任务,仔细听,认真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脚的?(生读)

师:读得可用心了,那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脚的?

生:是从茎和肢状来写的。

师:那它的枝状像什么的触角?

生:像蜗牛的。

生:从细丝的颜色来写。

师:哦,颜色是嫩红的。那咱俩来仔细地看一看,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而生出细丝。你看,作者是从色彩、形状等来写它的脚的。好的,请同学拿出纸,按作者的介绍,试着画一画它的脚。(请同学上台画)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

生:他画得不错,但是有个地方我需要强调一下,课文中说的是六七根细丝,可他只画了三根。

生:作者只说有细丝,并没有说有小圆片呀!

生:那为什么说像蜗牛的触角?

师:他只是说像蜗牛的触角,并没有说就是这样呀?看图片,枝状的细丝,什么是枝状的呢,现在明白了吗?好的,我们再来修正修正。(师再画图显示)先长出几根细丝,好的,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图上修正修正。(学生修改)

师:现在我想同学们对脚有了更深的了解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引读课文句子)

点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王老师引领学生们在阅读实践中突破了这一难点。按照作者的介绍,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这个方式是活泼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王老师非常注意组织学生与文本、与教师对话。爬山虎的脚画得对不对,老师并不急着下结论,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适时点拨、指导,自然地推进课堂的阅读与对话活动。

【教学片段三】

师:叶爷爷是怎么写的呢?用笔圈出动词,看看这些动词妙在哪里?(学生默读,圈词)

师:说一说,妙在哪?

生:让我感觉到爬的时候很艰难。

生:让我有特别神奇的感觉。

生:让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师:原来词语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啊!同学们,你们刚才可能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准确,来读一读。

生:巴。

师:请一个同学上台,跟老师配合一下,你的背就是墙,老师的手就是脚,我们来演示。

师:采访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紧。

师:原来能紧紧地贴在墙上,就是因为有这些小圆片,所以才特别有力道的。

生:我从“休想”这个词看出,人们要很用劲才能把它的脚拔下来。

师:对,不用劲休想拔下来。

生:第4自然段,细丝原来是直的,紧贴在墙上,一点空隙都没有。

生:如果你没有很大的力量,没法拔。

生:我想补充他们的说法,第5自然段,不费一点劲,可以看出脚贴得很牢固。

生:我还从第5自然段,你不要瞧不起……我从这个牢固看得出来,因为老师刚才示范了,脚贴在墙上,非常的紧,如果不牢固,就会掉下来,不几天就会枯了。

【点评】郭沫若先生告诉我们,要抓住语感的培养,这样语文课的特点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的语感如何在一节节语文课中慢慢培养起来?王老师将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文中动词的使用上来,大家在默读中冷静思考,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结合自己的经验,学得积极而生动。更可贵的是,王老师给了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阅读、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在积极发挥着。王老师指出文章中的“巴”这个动词,用得尤为准确、动人,且组织学生演示,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因此,学生们的语感也就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本课教学实录由刘春桃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朱萍节选)

(王丽萍,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朱萍,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