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学教学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为21世纪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的关键。但是,我国大学的实际教学状况与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影响教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正确选择和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立足大学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作为主体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建构过程。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运用个人已储备的知识,对新信息建构其意义。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和应用。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兴趣是学习的生命力、源动力。学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学习积极性;只有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自觉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会提高学习效率,学有成效。

二、改革教学方式及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采用以提问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思考的步调一致。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达到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自学与精讲配合,倡导对话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要提倡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态度、教学气氛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态度应当向着与学生共同钻研,互相激励的方向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设疑问难,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机会。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向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方向转变。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等新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大特征,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学改革的青睐,它有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化教学发挥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掌握学习进程,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化,有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综合运用,具有直观、形象、丰富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三是能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特殊性,通过超链接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提供资源检索、参考书目、相关网站等导航系统,使得学习内容更开放和全球化。多媒体和网络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三、实践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彰显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应用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改革应增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原有的实验课依附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专业知识的条块分割,必须进行改革。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规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门课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校内开放性、综合性电子设计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实施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

四、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监控评价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在考试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对基础通识课,如数学、英语等,可以采取闭卷考核的方式;对专业基础课,则采用理论和实践按比例折算的方式计算总成绩。理论考试以闭卷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实践成绩以单元实践按难度加权计算,专业技能课,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查阅资料、系统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成绩的评定由平时的小考和各项实验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同时,还可以通过免修、免考或部分免修、免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要重视素质的提高,这是本科教育思想的一个巨大突破。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研究平台,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