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主体间性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理论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得到了深刻的阐发。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正在经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应引入主体间性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 ;“概论课” ;教学改革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目前,“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侧重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理念的创新不足。本文尝试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引领,结合“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一、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译作交互主体性,它最早源自当代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胡塞尔指出:“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的世界。”[1](P.121-125)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哈贝马斯以其交往理论深刻阐发了主体间性的意蕴。交往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正是立足于主体间性创立了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区分了“三个世界”,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并据此划分了人的行为的四种类型:目的、规范调节行为、戏剧式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交往行为的地位最为特殊,交往行为的概念最具综合性。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即行为个体之间的互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相互理解是交往行为的核心概念,而语言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概念。他认为交往行为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具有如下下特征:第一,交往行为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表现在主体间交往行为的道德实践方面,而非其工具策略方面。第二,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依赖于主体间“意向表达的真诚性 ”和正确的社会规范。 第三,交往行为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行为合理化是语言性的,“相互理解作为目的寓居于人的语言中”。[2](P.387)第四,交往行为以理解为导向,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程度以相互理解所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为衡量标准。第五、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交往行为合理化是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过程达成一种共识。总之,交往行为合理化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社会规范为基础,借助语言媒介,在对话过程中达成相互理解的理性化行为,一句话,它具有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现代性反思的重要成果,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

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理论视角。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主体性转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的弊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范畴更多地渲染了个体单方面的主体性, 尤其是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严格意义上说, 这些理论视野中的主体性是个人占有式主体性,即己方主体性的发挥以对方的客体化(或对象化)为代价。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反映了主体性范畴的内在缺陷。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则克服了传统的个人占有式主体性, 追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共生的交互主体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升华。

以交往理论言之,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交往对于教育和教学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意义,而且具有价值理性意义。我们应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中的交往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通过对话和沟通,打破个体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达到相互理解和互通共识, 努力构筑以交互主体性为旨趣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实践正在经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深刻转向。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顺应这一潮流,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

以主体间性理念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加以设想。

(一)引领“概论课”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概论课”的基本环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以平等、民主的交往理念渗透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这正是在“概论课”教学中应用主体间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理论教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以专题式教学为基本思路,以案例式教学为基本方法,按照通俗化的要求,完成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转换。

目前,专题式教学成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高校的“概论课”都采取了专题式教学的模式。然而,专题式教学的试验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某些专题式教学完全打乱了“概论课”统编教材的理论体系,以专题为名重组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是新体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章节体系体现了国内众多一流专家的集体智慧,专题式教学并不需要在“概论课”原有的章节体系之外重整新的课程体系。

“概论课”专题式教学不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重组和替代,而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精简、充实、和补充。教材章节体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设计成教师的教学专题,例如,第八章第四节的第二个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教学专题,教师可以参考教材的思路,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实大量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案例,把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此外,还可以设计富有教师个性色彩的补充专题。总之,“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努力实现教材的章节体系和教师的专题设计的优势互补。

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手段,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机制,在平等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传递和思想渗透。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概论课”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充分利用。但是,如果以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来取论讲授,教师的主体地位或主导作用就从课堂教学中消失了,笔者认为并不可取。

课堂互动是实现“概论课”理论教学主体间性的核心路径,教师应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机制,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创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机制主要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第一,教师提前设置讨论问题,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讨论问题要针对教学中那些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进行设计。例如,“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标准”问题具有探究性,教材章节体系中没有论及,这个问题就可以设计成前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的讨论问题,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讨论。第二,教师提前布置讨论主题,学生提前设计具体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发问,教师现场回答。这种形式主要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2012年9月中日争端爆发后不久,笔者曾在“概论课”教学中采用了这种互动形式,在两节课的时间,回答了当时学生迫切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解答学生形形的个性化的思想问题。课后,一些善思考、肯钻研的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知识性问题,有些是思想性问题,有些是学生的个人问题。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真诚回应学生的提问,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引向深入。

(二)引领“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实现主体间性转向的重要路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组和补充。如果说“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角,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扮演组织、引导和监督的角色。

笔者在“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以小组调研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制定《“概论课”实践教学小组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其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校内大学生问题调查和校外社会问题调查两个层次。笔者所属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的“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分成了两个学期,相应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也分两个学期开展。第一个学期开展校内大学生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二个学期利用寒假开展校外社会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三,实践调查的选题采取学生自主命题和教师统一命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一学期的校内调查由学生自主命题,任课老师审查监督;第二学期的社会调查由任课教师统一命题。社会调查的统一命题只是规定一个大方向,每个调研小组的调查方案可以自主设计。

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在实际体验中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小组调研活动中,学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与教师的关系,二是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三是小组内部的关系。相当多的学生在调查过后叙述心得体会,都深感小组调研活动有力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著,张廷国译.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法兰克 福,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