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应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方式,认为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不是通过设计任务或活动,而是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公共知识为途径。它重视学生产生的真实观点,提倡让学生集体负责观点的改进。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建构对话主动发现知识或观点的漏洞以及它们的前进方向,通过共享、协商找到解决方案,对观点进行持续的改进。该理论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强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此外,专门用于支持知识建构的网络平台——知识论坛,可以将学生的观点可视化,像工具一样可操作,便于学生之间相互阅读、发展、点评观点,建立彼此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因而将知识建构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有力的尝试。
为了增强白云园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案例。知识建构以观点为中心,而非“活动”或“任务”,所以坚持以12条知识建构原则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活动围绕“超市”展开,以课堂讨论、知识论坛交流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头脑风暴、搜集资料、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小组汇报、写小论文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等。《超市》研究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较丰富,能够促进彼此交流合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超市的研究,能够基本掌握超市物品的摆放、销售策略,懂得如何看标签、成分、日期、所属类别等,积累有关平面设计、市场营销、管理类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知识建构教学过程中,掌握购物技巧,学会都市生存技能,锻炼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对未来有用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讨论、知识论坛中的交流,懂得倾听别人的谈话,尊重不同的意见,学会帮助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关心所处的社会,进而做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平台
知识论坛是促进知识建构的一个有效网络学习平台。它具备了促进知识建构的多种功能,如阅读、发展、点评他人观点;支持和促进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的支架;引用功能;对观点进行量化统计的工具等。
教学对象
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五年级2班,全班共30人。该班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接受过知识建构教学,能够熟练使用知识论坛的各种功能。此外,经过一学期的训练,该班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较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知识建构强调观点的持续改进。在五年级上学期开展的《三国演义》研究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很难深入下去,观点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通过每周的教学研讨发现,学生习惯于网上搜寻资料,对出现的专业术语很难理解,偶尔会出现错误概念。所以,教学中引入适合小学生的权威资料很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的发展历史、未来趋势以及周边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持续改进观点。
因此,本学期在教学准备这一阶段,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建设。前期教师对《超市》主题下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了预设,并搜集了适合学生的权威资源,以保证后期学生之间开展深入的对话,避免了无重点的讨论。
教学过程
1.实地观察,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实地观察。在开始“超市”主题前,带领全班学生去一次学校周边的大超市,要求每个学生带上笔记本,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此外,在“逛超市”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甚至可以和家长交流,鼓励学生和社会其他人交流,如售货员、其他购物者等。另外,要求学生在以后逛超市时多观察,勤思考。
提出问题。在第一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真实的问题,并记录在知识论坛中。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真实的观点与现实的问题。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就是遵守了该原则。这种主题导入手段,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比书本中更多的亲身体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实地观察中,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发现了更多真实的也更关心的问题。除此外,有了这次的“逛超市”经验,学生在今后逛超市的过程中会继续研究自己的问题,体现了“无处不在知识建构”的原则。
2.明确分工,共担社区责任
筛选问题。在全班学生均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在分组之前,教师与学生就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筛选。筛选的原则: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应是具体且有一定难度的等。
进行分组。在与学生协商的情况下将全班划分为六个研究小组:员工、开发、宣传、价格、设计、设备。同时,在知识论坛的“超市”视窗下建立了六个子视窗。各研究小组针对本组的研究目标,进行明确分工。每位小组成员都是自己研究问题下的专家,通过自主探究,共同承担小组责任,推进小组知识发展。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重视社区知识的不断改进,强调学生是积极的认知者,重视培养学生的协同认知责任。小组分工可以使学生在共同目标下有效地进行交互,清晰地知道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合作能力。
3.民主对话,共享方法、观点
研究方法——课堂讨论。在各自界定问题、明确职责后,全班就“研究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民主对话。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其他人则对当事人提出一定的补充和建议。
初始观点——知识论坛。学生运用上一步的研究方法,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提出最初的观点并在知识论坛中记录下来,以供全班分享、改进和应用。
设计意图:由于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不透,思考问题较片面。这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探讨,有助于学生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有通过全班民主对话,才能建立起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遵循了“民主的知识建构”原则。此外,知识论坛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能够将学生的观点记录下来,保证了观点的持续性发展。
4.建构使用权威资料,组内协商改进观点
鉴于针对《三国演义》研究的教训,本次知识建构教学注重权威资料的使用,要求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与其相关的周边知识。各小组内在对观点进行发展或评价时,要求提供合适的权威资料。这里的资料应是经过重写的,是能够使每位同伴读懂的。组内成员通过引入各自的权威资料,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最终形成小组内的共识。
设计意图:在彼此共享观点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一致或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协商不断改进观点,最终达成共识。本次教学是对之前“三国演义”设计的一种改进,希望通过权威资料的使用,打破学生仅从网上搜索资料的惯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通过学生的建构性使用权威资料,即要求学生对权威资料进行自己的解释,真正实现协商改进观点。
5.阶段小组汇报,组间改进观点、建立联系
在小组内进行深度对话后,学生能够对他们小组研究的问题产生共识。这时,教师要求进行小组汇报,展开组与组之间的共享、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联系,进一步改进观点,掌握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强调均衡的知识发展。它是指专门知识通常分布在社区内和社区之间。学习者不仅要接受社区内的知识,更应从其他社区吸取与自己相关的知识。这样设计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全班内的交流,建立观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最初的研究目标《超市》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为下一步学生进行研究总结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6.研究总结、升华观点,形成社区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在个人研究、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观点,并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研究问题的小论文。要求使用支架,如“我的问题”、“研究方法”、“我的初始观点和解释”、“我现在的观点和解释”、“我的反思”等。
设计意图:知识建构重视观点的改进,强调通过彼此间的对话超越个人的理解。“研究总结”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从更综合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最终形成的研究短文保存在知识论坛中,成为了五(2)班的社区知识,具有创造意义。
教学评价
关于《超市》的评价主要从“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原则出发,对学生交互和交互的质量展开评价。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采用知识论坛中的评价工具—社会网络分析,对学生的交互密度、中心度等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如合理调动班级活跃分子、鼓励边缘性人物等。关于交互的质量,主要从问题的深度和理解的深度两方面进行。具体方法是教师与研究者合作对学生知识论坛中的短文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的评价量表主要依据的是Carol Chan(2001)提出的检测问题深度的量表与刘家亮(2009)检测理解深度量表。依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总结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依据的是知识建构原则,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亮点。
1.贴近学生生活
知识建构强调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选择《超市》这个研究主题并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学中通过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帮助学生意识到改进观点的需要及每个人都应当为所研究的问题承担责任。
3.权威资料的建构使用
这次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对查找资料的建构使用,要求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重构,不仅防止了学生简单的“粘贴、复制”,还能促进学生间实质性的交流。
4.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中借助知识论坛中的分析工具,及时发现整个班级的交互程度,依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生对话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检测学生问题、理解的深度,避免了无重点、无意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