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受建筑的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受建筑的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园林建筑、名胜古迹,多姿多彩。温馨宁静的四合院,记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凌空欲飞的悬空寺,表现了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在城市,在乡野,在高山,风格迥异的建筑向我们展示着不同的风情与魅力。

四合院

邓友梅

四合院不只是几间房子,它更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不是砌几堵墙盖上个顶,就叫四合院。四合院是用砖瓦石当笔墨纸,记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不要说整个宅院,单就那大门便有不少讲究。

要进院子先得入门,四合院好比一本大书,这大门就是封面。人们见到一本书,都先看封面,了解一下它是谁写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四合院也一样,生人到此,在门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对这家主人就能知道个大概。是官宦还是商民?若是官员又是什么品级?是否王公贵族?有什么爵位?受什么封赏?从这大门上都能看到标志。如果要进去拜访,知道这些便不致失礼露怯。从这也能看出中国人对大门的重视。要不怎么说亲要 讲究“门当户对”、交友要问“门第如何”呢?人们还把“奇怪”叫“邪门儿”;“没有希望”叫“门儿都没有”;老年人要是拍电视剧,那剧名绝对不会叫“爱你没商量”,八成得叫“爱你认准了这一门儿”。

北京的四合院,大多是明清建筑,多数建的是“屋宇式”正门。这种门实际是一排房子,中间开个过道。这一排是几间?房顶用的什么瓦?门上钉多少钉?真可谓处处有讲究,事事有学问。在有皇上的时代,这些居然连皇过问,并降旨为制度。不守制度就叫“逾制”,逾制皇上是要治罪的。

可以相信,四合院确实是中国人在建筑艺术领域的一大创造、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称得上是一门学问。要叫它消失在咱们手里,对祖宗对后人都不好交代。所以我拥护有关部门的主张,有选择有计划地抢救保留部分四合院。愿文化界朋友,为保持北京独有面貌多做点呼吁、游说工作。一个没有城墙的北京城已经成为世界的遗憾了,别再让北京成为没有四合院的北京。

赏析

作者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个内涵丰富的四合院,因为它承载着作者对古风古韵的珍视与爱惜。四合院是历史发展的真实注脚,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水平的见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能复制更不能还原的,它的日渐消失不仅仅是作者的隐痛,也是国人之痛。

四绝壁上的危楼――悬空寺

静 仪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该寺据说由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建在60多米高的悬崖上,顾名思义,它不仅仅是距离地面60多米高,而且整个建筑都悬在半空中!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似的,真有半空欲飞之势,惊险奇特,别具一格。

远远望去,只见神楼仙宫,凌空危挂。丹廊朱户,傍崖飞栖,仿佛是玲珑的雕刻镶嵌在万仞峭壁间。游人登临,钻天窗,穿石窟,跨栈道,步长廊,如临仙境。这些建筑都集中在一个凹进的庞大崖龛里。每逢暴雨倾盆,雨水从寺顶突出的岩头上飞流直下,泻入谷底,便给这琼楼仙阁挂上一排排晶莹的水帘,十分壮观。

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筷子样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好像瞬间就要塌下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虽然它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

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那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刚结了冰的河面那样,生怕脚重,寺塌下来,自己做了“空中飞人”。然而,脚板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响,而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岿然不动……

侧身探头向外仰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横木梁又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

立木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其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地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两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当人们感慨之余,不禁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它历经1500多年还能够保存完好。

赏析

本文给读者介绍了北岳恒山中最为奇特的一景――悬空寺的特点及其建筑原理。作者首先交代了其地理位置、建筑时间和周围环境,紧接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远观其壮观“盛景”,到近处仰望其危楼景象,最后写出了亲自登楼后的独特感受,并为读者探究了悬空寺应用“铁扁担”和立木的原理,令读者不得不惊叹悬空寺建筑艺术的巧夺天工。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