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滦区农民收入现状的统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滦区农民收入现状的统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通过对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统计,归纳出农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调查、思考

一、农民收入状况

近五年来,双滦区农民收入呈以下特点。

1、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保持平稳。

“十一五”以来,由于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较稳定,双滦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平稳,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2006年达到2670元,增286元,增幅12%;2007年达到2856元,增186元,增幅7%;2008年达到3044元,增188元,增幅6.6%;2009年达到3258元,增214元,增幅7%。

2、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看

(1)、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双滦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合计占到总收入的95%以上。以2007年为例,双滦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22元,占纯收入的61%。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6.87元,占工资性纯收入的6%;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829.71元,占工资性纯收入的43.1‰在外劳动得到的收入收入人均为975.59元,占工资性纯收入的50.8%。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067.4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7.4%。

(2)、财产性收入较为稳定、转移性收入有所增长。历年来双滦区财产性纯收入基本稳定在2%左右,主要是由于双滦区没有大的工矿企业建设、绿化隔离带建设、道路改造占地等工程项目,致使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较为稳定。转移性纯收入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2006年、2008年增幅较大,2006年同比增长62元,增幅66%;2008年同比增长68元,增幅87.2%。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农村医保政策、村里养老制度的实行,双滦区农村居民的退耕还林款、粮食补助收入、报销医疗费收入、养老金等有了一定的增长。

3、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看,有主导产业的村镇占据优势

(1)、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形成规模、产业化发展较快的村镇。陈栅子乡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设施蔬菜面积逐年攀升,2009年全乡设施蔬菜面积4000亩,年产蔬菜6000万公斤,收入10800万元,人均收入3898元,拉动全乡人均纯收入增长28.1%。

(2)、养殖业发展快的村镇。西地乡近年来肉鸡、生态有机猪等养殖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突破3000万只肉鸡、100万头生态有机猪大关,2009年带动全镇人均收入增长19.4%。

二、存在问题

1、第一产业是双滦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增收潜力小

全区农村劳动力8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5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62.5%,其中单纯从事种植业人数为4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50%。而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它不仅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低。

2、全区农民贫富悬殊较大

2008年近60%的人口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实际上是高收入户比重偏少而收入比重偏大掩盖了大多数低收入户群体,即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的低收入户。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不乐观

一是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就业不充分。二是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在本区区域内就业,增收空间小。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环境差,收入不平稳、持久。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产业制约

一是基地难做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原始生产方式阻碍了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品牌难叫响。双滦区特色产业经营粗放,深度开发不力,资源特色没有转化为市场特色。三是龙头难带动。双滦区本来龙头企业就少,再加上有的企业由于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小、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不完善、不规范,辐射带动乏力。

2、市场制约

一是农产品初级市场建设滞后。当前,双滦区农业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进入大市场、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二是市场预测机制不完善。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行为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跟风”现象相当普遍。三是没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双滦区没有建立起比较稳固的销售场所和区域性销售网络,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委托等营销形式还未起步。

3、劳动力素质制约

双滦区农民普遍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敢闯敢干进取精神不够,缺乏闯大市场、创大事业的胆识和气魄,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契约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经营。二是发展优势产品深加工,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根据双滦区的产业特点,仅仅围绕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畜牧产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条,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带动全区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2、打好“工业兴农”战略,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双滦区经济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创造各种条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大力发展劳动强度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扶持本地从事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具有品牌优势、规模大、带动力强、技术水平和知名度高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各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3、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二是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现代流通方式。三是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积极引导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