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纬30°缘何怪象频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1日,《北纬30°·中国行》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播,这条神秘的地带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关注。
在这条独特的纬线上,贯穿有四大文明古国、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洲、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等等诸多独特的奇特自然及人文现象……那么,这条离奇的地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秘而有趣的现象?这条神奇的地带又是怎么出现的?
奇事怪事数不胜数
这里既是地球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处,也是世界几大河流的必经之地,诸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
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还有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会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
“北纬30°历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地带,地震、火山、海难、空难等时有发生。”中国地震局灾难专家顾建华说,这条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如果将北纬30°线上下各移动5°左右,我们再次吃惊地发现,在北纬35°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这一地区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级在7级以上的就达几十次。
这条纬度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费解、怪事迭出、祸患隐忧、灾难频仍的神秘地带?它们是偶然巧合,还是有某种力量主宰?猜测和假想不断地提出来,又不断地被否定,但飞机和船只还在不断地失事。
外星人?还是史前超文明?
对这条纬线上的种种不解之谜,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两种解释,一是外星人访问地球所留下的痕迹,一是现代人类文明之前,曾经出现过前一届高级人类的史前超文明。越来越多的人更为相信后一种解释,有科学家提出了地球文明周期进化论。生物考古学家认为,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年历史中,地球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有人据此推断,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级文明生物,但不幸毁灭于一场核大战或巨大的自然灾变。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几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迹,仅留下极少遗物,成了现代人类的不解之谜。
也有人认为,前一届高级文明的毁灭,是因为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或者因为地球磁场的周期性消失,太阳系运转到宇宙空间某个特定位置时,地球上将会周期性地出现不适应人类生存的气候,地球的这种周期性气候变化会导致高级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进化。
当然,这些仅是一家之言,或者说仅是一些猜测。但北纬30°线光怪陆离、频繁复杂的神秘现象多少影响了我们的视角和思维:这不是一条简单的人为划分的地球纬线。
神秘的现象来自地球内部
为什么北纬30°有如此多的怪异现象?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何国琦教授认为:地球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如果它的速率有变化的话,它的整体上就会发生一些变形,加快的时候是两极稍稍压扁,赤道的地方稍稍膨胀;反过来,两极的方向稍稍要伸展,赤道的方向是压扁,它的交替,就会造成地球一定纬度上的一些地质作用的出现。地球自转,引起内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力作用。
地球物理学家则认为,地球由七大板块构成,在这七大板块当中,六大板块的交接地带缝合交接线都在北纬30°(或者附近)。板块在地质历史时期漂移的过程当中,有的俯冲,有的被抬升。地壳运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水平运动,在现代大洋中,新生的地壳(洋壳)不断生成,地幔物质从地球深部不断地涌出,海底的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频繁,不难理解,为什么板块交接地带异常活跃。
谈及北纬30°的各种神秘现象,中国地震局贺传松博士认为,它应来自地球内部。可能是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差异所致。百慕大可能是磁场引起的,而青藏高原隆起可能是由于板块碰撞产生的,它是当今隆起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北纬30°是地球的脐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吴庆举说,北纬30°线是条虚拟的曲线,却是地球上最瑰丽斑斓的风景线,是最神秘莫测的地带。北纬30°主要是指北纬30°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北纬30°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北纬30°被人称之为地球的脐带,是整个地球最敏感和复杂的地带。在这个地带,复杂的地壳运动影响了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力的变化,也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地球在45亿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地质、地貌。问及这些北纬30°的奇异现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王椿镛说:“尽管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内部由地表至地心分布着地壳、地幔和地核,及三者不同尺度的三维横向不均匀性,但有些奇怪的自然现象,我们还无法搞清楚,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