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2月25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

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由商务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数十家非遗单位参展京交会。非遗产品走进交易会,其意义在于交易实现价值,交易拉动生产,生产带动传承保护。

2011年7月3日,经文化部、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由文化部所属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新闻媒体协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该活动的宗旨是为宣传、落实面向大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昭示。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表明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立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变为有法可依。然而,法律保护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如何将法律付诸实践,与之更好地融合,建立以政府作后盾,以法律为依据的、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体系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法律体系内,如何有效地付诸实施,这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验。

其次,从宏观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对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文化立法的建立、健全做了一次补充和有益尝试。在国家政策支持及立法制度下,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了解,当这一了解越来越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提高了,我们的传承就有了更多希望。

再者,从微观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对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的一个有益尝试。从校园做起,从学生抓起,就是从根本上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助推作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和诸多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有效行动,也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因此,发展与保护迫在眉睫。

带着这些思考,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乔申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执行单位之一,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命脉”为主题,以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运营,举办多种类、大型的非遗展览展示等活动,努力发掘收集各个民族的原生态形态、创造艺术形态、历史变迁的发展变化形态,努力成为在中国了解各个民族文化最全面、最具体、最生动的一个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了近两年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个计划仍在中心各位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努力下积极地运行,因为‘教育事,乃国之事’。”乔申乾说。

据乔申乾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策划的目的是从广大青少年入手,努力推动文化传承教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以项目成功举办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工作进课堂、进校园,使博大精深的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有效地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效地配合和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关于这一活动的具体实施,乔申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这一策划项目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主导,以展示宣传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并辅以非遗主题大赛为重点,以志愿者招募等系列活动为辅助,紧紧抓住“华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行动”三项核心,分层次、分对象、出亮点、出声势。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如今儿童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家长和学校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多接触、增长某一方面的技能,通过培训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然而,作为学校和家长,是否缺少了另一层次的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传统文化知识,有多层次的文化熏陶,让他们知道华夏文化遗产和文明博大精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那么,人才的成才指数是否会更高呢?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又策划了“中国龙·中华魂——华夏文化遗产巡礼”行动。乔申乾说,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凝聚,至今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强化民族认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但遗憾的是,由于受人为破坏、传承乏力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甚至渐趋消亡,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使命。所以,策划“中国龙·中华魂文化遗产巡礼”行动是应时展的要求而产生。“中国龙·中华魂——华夏文化遗产巡礼”是希望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挖掘、搜集、整理、展示,使弥足珍贵的龙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也使一些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艺术重放异彩,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今年4月,作为“中国龙·中华魂——华夏文化遗产巡礼”走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以“传承经典艺术,繁荣校园文明,推进文化创新”为宗旨的“钱塘春韵——高雅美术进校园”当代中国画名家十人精品展。共展出李奇茂(中国台湾)、马西光、于志学、朱理存、赵俊生、杨留义、陈丽能、林荣生等画家近百幅作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作品与大师们的书画同台展出,以及与大师们的近距离接触,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得到极大提振。他们把这一次活动视为一次珍贵的课外活动,他们表示希望以后学校多举办类似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学习到大师级的作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方面做了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