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阎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阎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克勒门”的三位主创中,担任主持人的阎华是年纪最轻的,却自称最为“保守”。每期为了台上的几分钟呈现,台下都要做大量选题策划、采访沟通和资料查找,这个过程令她十分享受,因为在老人、旧闻中,找到了一种打破、寻觅、沉淀、重新绽放的心心相印。

阎华绝对符合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1993年,15岁的她因在上海首届东亚运动会上出任点火的“东亚圣女”而名声大噪,大学毕业后做起了令人艳羡的新闻主播,却突然选择从大家都认为理所应当的荣光大道上下来,寻找内心的真实。

2012年,以“克勒门”女主持身份出现的她,比之前在任何镜头前或者大型活动中都更显得游刃有余,气场契合。此时的她,角色已经发生转变:从文化艺术的爱好者、消费者,变成了整合者、传播者。

克勒的魅力在于精神

围绕克勒文化,近年挖掘渐多,有人致力于温故,有人专注于辨析,有人则试图恢复。在为“克勒门”走访过众多老人后,阎华将这个群体的核心魅力归纳为一种精神:隐忍而顽强。

“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上海,号称‘东方巴黎’,可以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文化艺术潮流。而老克勒曾是那座国际化大都市里最灿烂、最洋化、最摩登的一群人。他们曾经那样生活,又在接下来的岁月经历那么大的变故。当一切被剥夺,人前的优雅却成为不可夺的尊严。”说起这些老人,阎华的语气中充满敬意,“时过境迁,在他们身上看不出火气与怨恨,磨难淬炼出的乃是平和与包容。”

若非经历过特殊时代的动荡,克勒很可能与任何历史阶段的“潮人”无异。正是那样的大起大落和时间沉淀,使得21世纪的今天,克勒得以能被抽离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而不只是浅层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观察点,与阎华一直揪心的另一个问题有关:“今天的上海,在硬件上已经逐步重新接近‘东方巴黎’的水准,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远不及当年。”相比之下,玩过、灿烂过、失去过、劫后余生的老克勒们,倒比年轻一代包容与开明得多,所以她一再强调:“老克勒一点不老!”

和另两位主创一样,阎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克勒门”并非怀旧:“老克勒不可复制,也不必复制。我们关心的是这种适应现代文明的精致文化,因其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脉和精华。”令他们痛心的是,上海一直有着中西合璧的老克勒文化和老城厢的里弄市井文化,可当下几乎大多媒体和聚焦都放在市井这一块,以至于上海人和海派的形象都被歪曲了。“我们的群体里有这样最后的老克勒,所以希望用我们的力量把这种精神最起码记录下来,并期待传播与传承。”

安全感只来自文化本身

几个人的自娱自乐,在这么短时间里变成这么大场面。面对各种飞来横“福”,阎华也有自己清醒的思路:现在很难找到一群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单纯出于对美与文化的信仰而共同做事的人了。“每个人都在义务地贡献着自己的资源,相互间的配合也恰到好处。”

这份随意与纯粹,令她感到心安:“凡事太有目的性,味道就会变。”她称自己一直不喜欢励志,“我们做的事情的确很有意义,也很有趣,但并不想把它变成口号,这个时代是开放而多元的,一切都在变化。”

于是,她选择以“玩儿心”处之,却玩儿得很敬业。2013年春节前夕,“克勒门”策划了一场口琴音乐会,这个选题的最初酝酿是2012年夏秋之际。长达几个月时间里,阎华兴致勃勃地查阅文献,采访有关嘉宾,跑去音乐厅“补课”,慢慢梳理出关于口琴从大文脉到小趣闻的各类信息。“沙龙本来就是玩儿,玩儿的过程中,顺便自己也能搞搞清楚。再说做事情嘛,总归要做好。”

她将自己的心态描述为“路过”:尽情感受路上的风景,而不急于到达某地。“任何事都不能改变我自己随遇而安的心态。哪怕哪天做不成,聚三五知己,留下这些资料,也已经很好。”

伴随国内文化市场启动,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这里有纯粹的商业,也有纯粹的文化,然而,真正的大多数,是爱好文化却苦思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而不可得的中青年才俊们。相比于前二者的纯粹,这个“大多数”本来最有可能做些什么,却也最有可能一事无成。

受社会价值观影响,多数年轻人将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想象为做事的前提。但无数实例证明,将有限的精力用来想钱,而不是去想自己适合以及可以做的事情,这才是我们这个标榜“理性”的时代为所有文化爱好者铺设的陷阱――如果文化本身都不能带给你安全感,那么别人口袋里的钱更不可能做到。

这方面,“克勒门”的主创们显示出了更多的成熟:“有了文化,还怕没资金吗?”阎华肯定地说。事实上,前几期的反馈已经初步证明,只要本着对艺术的敬畏与尊重,纯粹地去做自己想做的那种文化,就会发现到处是机遇,到处是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纯粹的文化与纯粹的商业,现阶段都表现为心甘情愿的付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双方都对文化市场怀有一种强烈的信念。而观望中的大多数,恰因缺乏这样的信念,从而缺乏这样的付出,也就无法专注、投入去做事。

当然,对文化的信念乃至信仰,并非来自空幻理想。性格上,阎华并不是个“闯将”,反而相当缺乏冒险精神。在“克勒门”这件事上展现出的“反常”,乃因她曾亲身体验过文化的力量。

光阴虚度中与文化对视

刚认识阎华的时候,她正忙着“虚度”,带我一条一条去走上海有味道的老路,去各种小资咖啡馆儿喝下午茶。路上有时聊起她的感悟,有时聊起老房子的故事,聊起她正在思考的选题,聊起她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当然,也聊起她自己。

这个乖乖女一直愿意做让家人和老师开心的事,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三好学生,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才女,再到每天出入化妆间、演播室,被每个人都认识的新闻主播,“圣女”阎华的人生一度平平坦坦,大家都觉得很好。

可只有阎华自己,隐隐感到什么地方不对: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想要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2007年,她作出一个率性的决定:辞职,赴美,游学。别人问她出去干什么,她说“去感受”。半年时光,走走、看看、写写,“好像找到了一个方向,但还说不清,只觉得到处是心情,到处是感悟,每天都特别丰富,每天都在收获。”回忆起那段虚度光阴,阎华充满感恩。

回国后,她又“重蹈覆辙”做起了新闻主播,心里却始终觉得状态不对。2010年,阎华再次离开众星捧月的主播位置,转去艺术人文频道,“因为觉得文化这块离心更近”。没想到,等待她的是长达两年的第二段“虚度”。

“在人生最彷徨迷茫的时候,才最能感受到书给人的力量。”对阎华来说,低谷阶段能引为心灵寄托的,不是那些励志的书,而是艺术、文化这些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艺术是真正的良药!”

渐渐地,她开始放下人前的面子,放下别人眼中的“好”。“人是可以失败的。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做好,那又何必强求?”她转而倾听内心的声音,问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直到机缘巧合,利用工作之余玩起了“克勒门”。选题、策划、采访、主持、整理、传播,她在文字、音乐、文化方面的爱好通通整合到了一起。

说起这段寻寻觅觅又水到渠成的转变,阎华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知道内心要的是什么,而且踏实地走在这条路上。“其实买椟还珠的人只是跟普世价值观不同而已,他们遵从自己内心的审美,而不因别人告诉说珍珠昂贵就去盲目追逐。我从小走的都是买珠的路,现在要走买椟的路啦!”

回归中国式心灵绽放

回头想来,如果不是工作“变故”,从前那个走在众人期许的风光坦途之上的主播阎华,很难找到现在这种状态,貌似虚度闲玩儿,却可以慢慢做出一些自己的东西。“真正的绽放是自己感受到的由内而外的打开,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华丽,这种绽放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无论是她解读克勒的视角,还是之前兜兜转转的寻觅,阎华身上流溢出一种在当代已十分难得的“中国”品质:向内,而不是向外去寻求答案。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书中通过中西对比描绘了何谓他眼中“真正的中国人”(the real Chinaman):不是通过感官,不是通过头脑,而是通过心灵来生活,从而实现心与智的和谐。

可惜辜鸿铭和他所赞美的中国精神,以及以此为印记形成的文化人种,在过去百年间备受鄙薄,而后果,就是我们今日这个无法平衡内心、理性与外部环境的空洞社会。发自内心的灵性是一种能力,它直接关联着能否塑造文化价值观上的自信,阎华称之为:“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这种“内观”习性,从她的文字情结上也可窥一斑。随意、随性的阎华,对文字却表现出十足的挑剔。连发微博都要字斟句酌,一旦措辞不妥,立即删除。正是这种挑剔,成就了她在“克勒门”请柬上为每期画作配的长短句。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老得奖。高中以后数学变得很差,上的又是理科学校,学业压力陡增,当时老师要求写的随笔、日记就成了情绪发泄的出口。”多数孩子选择应付了事,她却可以花上一整天。高中毕业时,攒下的已不是一摞作业,而俨然一本“集子”。

在文字中,她越来越找到自信,语文老师也多加鼓励,她的作文几乎每篇都要在班上当众朗读。为此,阎华开始特别在意句子的排布、发音、平仄,酝酿良久,每篇都当朗诵作品来写。“毕竟写出来和读出来不同。”

久而久之,她与文字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依相伴的关系。文字成为她观照内心、与文化相处的通道,带着敬畏,沉溺其中。

去年,她租下一间弄堂里的老房子,取名“花间小筑”,独处、会友、虚度。于是又遇到了“干什么”的提问,答曰:“这是我和自己内心面对面的地方。” 在她看来,独处是人一生的功课。平时在外跟人接触,毕竟不可能完全本色,所以需要有这样一块“心安”之所,“见我愿意见的人,做我愿意做的事”。

她还为这间弄堂里的老房子写了篇《铭》,读来十分有趣。“居闹市之中,却远车马之喧;处市井之巷,竟无油浊之染。”就像她小时候居住过的环境,“能听到雨声、市井声、隔壁小孩子在跑的声音,好像回到了心灵的家园,充满安全感”。

我虽没有那样的童年经历,却切身体验过花间小筑的气场,干净,随意,不着尘埃。屋里并没有什么奢华重器,只是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装点自己虚度的空间。这种对真实的洁癖,恰是我近年观察到的中产阶级的文化信仰――不装。

过去的几十年动荡,造成了今日中国财富与文化的空前隔离,然而按照历史大趋势,二者终将重新汇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现阶段成长中的中产阶级,被赋予了西方社会不曾存在的可能性。

有限的财富与无限的文化相结合,将这些探索放回社会大背景下,会发现当今中产阶级的自娱自乐,再不是古代文人的消极避世、隐逸,而是对精神家园积极主动的回归:以一种貌似务虚的心态,寻找心底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