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时代赋予每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学生﹑审视教学手段,真正做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关键词】和谐;建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和谐社会的建立能够缓解存在于社会各阶层﹑各组织﹑各群体间的利益矛盾,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学校,和谐的关系又怎样扎根于班级内部的师生之间呢?

一直以来,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下,将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推演到师生关系上就是“师为生纲”,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权威性,学生服从老师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师严乃道尊”之谓也。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老师不是有反抗情绪就是有敬畏心理,师生之间往往隔着一条鸿沟,形同水火。这样的情形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蓬勃推进的今天,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师生要像太阳和地球一样,太阳以自身强大的引力使地球围绕着自己旋转,它将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地球。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旋转,他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师生关系就要像这样既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地和谐相处。那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在我看来,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在师生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首先老师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朋友,学生才能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敢说话,敢说真话,敢说心里话。这样,老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拨动他们心灵深处的琴弦。为此作为老师就要摒弃师道尊严的形象,积极与学生沟通,尊重和理解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学生对老师对待自己和对待自己的同学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如果他们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对老师是很反感的。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也说过:“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自己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条件﹑相貌特征﹑成绩好坏﹑来自何处等各种差别不公正地对待他们。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对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次,老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和个性。作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他们的性格特点,对不同的学生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老师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询问在学生看来也是老师对自己的垂青。学生能感知他受到老师的重视,没有被遗忘,他会以一种更积极的行为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如同“士为知己者死”一样。班主任队伍的杰出代表、当代优秀教育家斯霞曾说:“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这颗爱心不是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对所有的学生。”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情感,尤其是向那些缺少关爱、身处逆境的学生伸出温暖的手。这能够给他们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为他们的奋发提供莫大的动力。你的一个微笑﹑一个安慰﹑一个小礼物也许就是这些学生人生转折点上的推动力。

最后,教师还必须具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当矛盾发生后,一些教师往往急于解决,或高声训斥学生或把学生的家长找来,或干脆把学生送到政训处。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只会使矛盾越来越激化,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事态无端扩大不好收场。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矛盾发生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把矛盾的发生看做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成年人尚且有时闹矛盾,更何况是还在受教育的学生呢?教师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不必上纲上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私下里聊天谈话,从社会公德﹑教师﹑学生﹑学校制度等方面剖析矛盾,客观公正地指出对错,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做到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师生关系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和学习,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听取老师的批评意见,迅速纠正错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义和诠释老师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顾书明,陈剑昆.教育学[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王聿泼,郭裕建,杨琴.心理学[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