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让“完美”控制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岁尖子生,不堪压力走上绝路
死的理由:2009年1月开始得病,2010年6月参加高考,2010年9月休学,2011年9月退学……6个。活的理由:NBA,伦敦奥运会,海南,还珠格格2,赵本山,情深深雨蒙蒙,大话三国,棋,动漫……23个。但终究,活的理由没有战胜死的理由。
王硕最终选择了跳楼,他用这种最激烈也最无奈的方式解脱了自己。在这个男孩19年的生命历程中,最后3年备受抑郁症的煎熬。“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这是患病后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2009年患病时,他在高二尖子班。妈妈张丽说,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选择轻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追求完美了。
记者走访了王硕的父母和同学,试图还原他一步步走向死亡的人生轨迹。
王硕出事之后的第5天。王其云的家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放满了烟头,王其云蹲在茶几前,眉头紧锁。他的妻子张丽脸色灰暗,坐在沙发上,两眼盯着儿子生前的照片。儿子的突然离去,让夫妻俩陷入痛苦和沉思。
两年多来,儿子多次提起:“活着辛苦,没有意义。”
那天,王硕等到太阳晒到屁股才起床。那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而是走到洗手间,洗了3天前刚剃的光头,拿起两个月没有动过的牙刷,挤上牙膏开始刷牙。
洗漱后,王硕换上平日喜欢的牛仔裤和白色运动鞋,穿上几天前网购的T恤,还吃了一盘洋芋丝、两个馒头和一碗稀饭。
“妈妈,你看,今天我主动吃药了。”王硕走到张丽跟前,将两粒半“百忧解”放进嘴里,用白开水服下便出门了。看到儿子的变化,张丽高兴坏了。她以为,以后儿子的病就会一天天好起来了。
9个小时后,传来儿子出事的消息。当天23时30分许,夫妇二人在殡仪馆见到了已离开人世的儿子。
记者在事发现场获悉,当日21时40分,王硕来到距家4公里的一个小区,从6楼楼道窗户跳下,当场死亡。
在被抑郁症困扰的3年里,王硕承受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悲观、绝望。出院才3个月的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让所有人都觉得意外。
王其云是小学文化,张丽也只上到初中,孩子学习上的事,他们很少过问。在他们的印象中,儿子天生就爱学习,考试总拿第一。王硕有个孪生姐姐,两个孩子中,王其云夫妇更疼爱儿子。
“硕硕性格随他爸,内向,不爱说话,不爱惹事。”张丽说,儿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从小到大,只要儿子提出的要求,她都会尽量满足。
平时别的孩子都爱出门玩,王硕却一门心思地钻研书本。在王其云的记忆里,儿子每天都学习到很晚,上初中时常学到次日凌晨。“为啥学到这么晚,因为他除了作业,还要做很多自己买的习题卷子。”王其云说。每个学期,王硕都平静地把奖状或荣誉证书递给父母,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王硕性格温顺,但也倔强。小学六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一道应用题全班同学的答案都一样,唯独他的答案不同,老师说他做错了,他不服气,拿着试卷冲进校长室理论,证明自己是对的。
王硕上初三时,表哥考上北京大学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坚定了自己也必须考上名牌大学的决心。“从那以后,儿子学习更用功了,但笑容比以前少了。”张丽说,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经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夫妇俩以为儿子一门心思地学习,就没太在意。
王其云性格耿直。“我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怎么教育他,肚子里也没有什么大道理,但只要是对的,为了学习,我都支持他。”说到这里,王其云抹了一把眼泪。
王硕考上重点中学后,进入尖子班。竞争激烈,加上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大家压力都很大。“高二时王硕变得很奇怪,上课经常撕书,说老师讲的他都会,也经常不交作业,说是浪费时间。”王硕的高中同学小杨说,老师为此批评过他,可他不听。在家里,王硕经常莫名流泪,说心里难受。此外,他还把写过的作业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一丁点儿的错误。
高二那年,王硕所在的年级从每个尖子班里抽出前10名,组成特尖班,王硕也在其中。在特尖班里,他成绩平平,陌生感很强。王硕对父母说,他想调班,还故意考低分数,想调回原班,结果挨了老师的批评。
看到儿子这些不正常的表现,张丽感到不安。她带儿子找过心理咨询师咨询,但效果不理想。一次,王硕问妈妈:“人活着咋这么累,这么辛苦?”后来又接了一句,“我想自杀。”听了这话,张丽吓坏了。
2010年年初,经诊断,王硕患有心境障碍(抑郁症)和强迫症,住进医院,但他不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不吃药,不接受各项检查和治疗,没少折腾医护人员。作为王硕的主治医生,吕淑云回忆说,当时王硕的病情已经很严重。
厌倦考试是王硕患病后最明显的特征。出院后,他经常坐在家里看着课本和练习题发呆,几个小时做不了一道题,他时常觉得不舒服,甚至不知道双手该放在哪里才好。
从2010年年初到离世,王硕先后住过4次院,因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并有胸闷等症状,他有时上课,有时在家休息。在家时,他睡得早、起得晚,白天有时不停地给电脑重装系统,有时在家门口来回走动、发呆,几个月不洗一次澡、不刷一次牙……
后来,王硕的脾气愈发古怪,不允许邻居走进自己的家门。如果邻居来了,他就摔手机、摔电脑、摔水杯。一次,儿子不愿意吃药,急得王其云将他捆起来喂他吃药。夫妻俩很想和儿子好好沟通一次,但儿子每天都反锁卧室房门,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搭话。看着儿子的变化,王其云夫妇难受极了。
2010年,处于半休学状态的王硕依然以480分的成绩考入某大学计算机专业。上了5天学后,他请假休学;第二年,他上了3天课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学校。后来,王硕清楚了自己的病情,想过要和病魔抗争,并提出用工作来缓解烦闷情绪。他先后当过服务员,卖过服装、手机等,可每次都是干一天就干不下去了。
父母前前后后为儿子花费了20万元治病,其中有7万元是贷款,可儿子的病还是没能治好。
“他从小没受过委屈,可以说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到了高中,周围激烈的竞争让他接受不了自己不是第一的现状,思想压力太大,这才患上抑郁症的。”王其云说。
适可而止,允许孩子不完美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东平:家长和学校一味苛求孩子在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完美,是导致孩子患病的主要因素。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如果家长能及时察觉,加以疏导,对孩子的心理缓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些都被家长忽视了。
我认识一个15岁的初三女生,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曾经是四川某县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她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思考和学习,与人交谈的话题也都要与学习有关,交朋友也只交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人,连走路、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都不想浪费,不是背英语单词,就是背公式、定理。父母以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亲戚、朋友、老师对她都是交口称赞,周围邻居也都以她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
然而,悲剧就在大家的赞不绝口中悄悄发生了。我认识她,就是因为她成了我的一个强迫症患者。
我在近六七年的时间里接诊的青少年患者大多学业优良,有些还是全县、全地区、全年级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逐渐形成的对自己优秀程度的无止境的期待,最终导致事与愿违,这些曾令家长和学校感到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严重者甚至发展成终身的精神残疾,丧失了一切学习能力。
在中考临近的时候,那个初三女生的母亲发现孩子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且经常抱着脑袋说不能想事情,一想就会有图像冒出来,怎么赶都赶不走,并为此痛苦万分。我与女生谈过话后,告诉她的父母,孩子得了亚临床强迫症,主动学习的功能受到了损害,不能再参加中考了,必须休学。如不抓紧治疗,有可能使她终身丧失学习能力。
这个女生经过治疗,一年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没有这么幸运。
北京市某中学有个男生特别聪明,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上课听讲,他要求自己听一遍就必须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住。看书,他要求自己过目不忘。自己回答不出的问题,别人也一定不能回答出来。但是从15岁那年开始,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穷于应付自身的强迫症状,就像有两个行为对立的人整天在他的脑子里打架,搞得他无法学习,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不能接受任何新的信息。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有个“心魔”在控制他的行为。男生整天情绪低落,几次试图自杀。至今,他已经患病10年,仍然不能进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只能做些扫地、擦桌子之类的简单劳动。
这些天资聪颖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成人化,生活中以寻求别人的赞扬、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就像这个男生,他拼命地用脑学习,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了,人的大脑只利用了5%的功能。”其实,大脑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大脑的额叶功能是人的高级功能,主管智慧、理性、意志等活动,意志可以训练,但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被意志所控制。
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要用那种听录音只能听英语、看电视只能看教育台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老师们也千万不要盲目地用“大脑还有95%的功能没有开发”“只要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理论来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也是循序渐进的事情,而过分地期待超出常人的优秀,求全责备,好了还要更好,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将会导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