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世界 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世界 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名校该不该开放?

你在北大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北大看你。对于北大清华来说,它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所名校的名字,而是—个值得去游玩甚至去膜拜的圣地。家长们带着孩子,不远千里从外地到北京,就是为了一睹北大清华的真容,然后回家孩子再写上一篇豪情万丈、无限向往的作文。暑期到了,北大清华被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给“堵”了,放眼过去,不见菁菁校园景,只见人头复车流。从网上所流传的一组图片来看,北大门口遮阳棚的立柱都被排队的游客给挤弯了。

用作参观游览也好,用以激励立志也罢,高高在上的名校到底该不该放下身段对公众开放?这是—个问题。

跟大家一起聊聊

@我的媳妇和花一样:首先,我想说北大清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校,它的品牌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精神意义都要超过一般名校,从象征意义上说,它们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和清华。其次,北大清华甚至是一般高校,它们属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有对公众开放的义务。另外,其实这次大家过来是趁着暑假,对于教学秩序和学生而言,影响没那么大吧。最后,可怜天下学子和父母心啊!

@MINe的驿站:我不认为大量游客进校园是件好事。1.拥堵,这种拥堵不仅仅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对校内而言,自然是考虑到校园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对校外而言,则是对校园周边交通的一次大考,严重影响到周边的出行;2.校园安全,游客过多,其实不仅仅是会影响到原来生活在校园内的人,还可能引起踩踏事件发生;3.高校虽是公共资源,但其开放也要量力而行。

@柳邢琞:名校应不应该面向公众开放是一个方面,名校开放之后的管理更需注意。首先,观光要做到不影响当地人生活和学习,这对任何公共资源都一样;二,开放要限制流量和时段,尤其不能让低素质游客破坏校园风景的那种独特味道;三,不是所有园区都可以向游客开放。

@常奎:全国人民都是纳税人,北大用了全国的钱,却招了最多的北京生源,俺们去转转有啥不可以的,就应该开放,我们上不成,去转转还不行,也太没有天理了吧。

@一天一脚印:失望之极,邻近北大却从来没去参观过,今天想去走走,至南门,无证,告之只有正门可进,至正门,早有两三百人在排队。想我浙大,推崇开放共享之精神,紫金港立一树,刻一四字碑,就叫门了,出入无需登记,因为这是中国的大学、民众的大学。西湖亦然,无票,百姓共享西子之美。拉倒,不进也罢。

@wI保持快乐:像罐头一样在明媚的阳光下晒了一小时,终于进入圣殿一般的北京大学。一路走来感叹着北大美丽校园,恢宏建筑,悠久历史。看着随处飘着的旅游团招摇的战旗,随意坐卧疲惫的游客,有志青年和盼子成才父母留下的豪言壮语,色彩斑斓的垃圾,真像是到了著名景点,却丝毫没有体悟到做大学问的气息!

@少不更事:校园的功能是教学,而不是旅游景点,园内的配套满足不了大量游客,而且大量游客进入校园参观也会影响在校人员的工作学习!

@爱生活爱可乐:并非不得入,只是多了个管理上的限制。并非没亲民开放过,只是游客过多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可以理解为这是校方体贴学生、维护校园该有的氛围的举措吗?

@大学天朙人:大学校园该不该封闭?很多人没意识到,大学其实是社会的。多数大学都是纳税人出钱,属公共资源。学校经费多数不是来源于学费而是财政拨款。公共资源理应对社会开放。大学作为知识传播园地、思想论坛,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进行启蒙和教育。一个开放的大学应是立足于社会、也被民众认可的大学。

@凤岭人家:清华、北大等高校暑假期间迎来了参观的高峰期,等候参观的游客排起了长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大学校园该不该对外开放成为争论的话题。我倒觉得,作为公共资源的学校让人们参观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有序。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用于参观期间校园的清洁维护,也是应该的。君不见,游人带来的秩序混乱却没人力处理。

@百姓民间新闻联播:【泰国父子】博士和他的父亲,一孩子读书能把老父亲读成“野人”。拼尽全身全心全血全汗送个孩子读书!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新周刊:年轻人,与其羡慕“拼爹”,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关系、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刷没有营养的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通宵打游戏上。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西海固的麦田:【总有一些人让你热泪盈眶】在去梅川镇政府办理通行证,遇到梅川当地一名妇女领着女儿拉了一架子车凉面,说是要捐给灾区一线的。女人凌晨开始直到中午,做了这么一车凉面希望灾民能吃口熟食。地震第三天了,很多受灾群众还未能吃到熟食。你有你的坚忍,我有我的爱心。这就是梅川,爱与痛。

@请叫我大侠:烈日下猛晒了一天的媒体和民众们一直没有放弃要在第一时间等到皇室宝贝的消息。一个记者说: “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你必须要第一时间知道,因为爱这个国家。”

@人民日报:一名“00后”的诚实担当,一名“60后”的宽容。暑假的一天,长沙11岁的刘一凡骑车不小心撞上一辆私家车,刮出一条划痕。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男子汉要有担当。”他一直等到晚上12点也没等来车主,就留下了道歉纸条。车主被一凡的真诚所打动,拒绝了赔偿。两代人,一个诚实,一个宽容。赞正能量。

@妞叫芝麻油:我不生产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萧敬腾。夏日炎炎,全国多地气温冲上40℃,多地网友齐呼:“求萧敬腾前来降雨。”农夫敬腾,有点甜!

@冷笑话精选: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掌心里的童话世界

在纸与布上作画已司空见惯,然而莫斯科艺术家斯维特拉娜·科洛索娃(SvetIanaKolosova)却另辟蹊径,在自己的掌心描绘美妙的童话世界。斯维特拉娜认为,在手上作画可以使画作富有动感,比如当手掌活动或手指弯曲时,掌心中的小天使可能会摆摆头或张开翅膀。鲜艳的色彩,美妙的童话意境,让这组画作在微博上被疯传。

这一创意的灵感来自于安徒生和安东尼·圣艾修伯里等作家写下的不朽童话。现年30岁的科洛索娃对绘画艺术的热衷由来已久,但照顾自己的4个孩子还有日常家务琐事占用了她绝大多数的时间。她缺乏可以集中精力用于油画创作的机会,因此,她用水彩代替。之前为孩子们读的童话故事成为她灵感的源泉,而她自己的左手,成了最方便的“画布”,每一幅创作要耗费1-3小时不等。惟一的遗憾是,这样的作品最多只能保存一天,或许也正因如此,这些手心里的童话才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