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太阴肺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太阴肺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2010年第1期起,由徐大平副主任中医师为读者介绍人体经络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及本经腧穴。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联系脏腑: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注释:

[1]中焦――上腹胃脘所在部。宋・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贲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内――音闹。指上臂。屈侧称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肺手太阴之脉,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中府、云门),沿上臂前外侧,行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至肘中后再沿前臂内侧桡侧(孔最)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

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咳喘、上气、烦心、肺胀满、小便数而欠。经脉病:胸满、缺盆痛、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本经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穴位定位与主治:

(1)中府

定位: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云门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3)天府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气喘、鼻衄、瘿气、上臂痛。

(4)侠白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上臂内侧痛。

(5)尺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仰掌屈肘,当肘横纹上紧靠肱二头肌腱桡侧缘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附注: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6)孔最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附注:手太阴经郄穴。

(7)列缺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斜、齿痛。

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8) 经渠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附注:手太阴经经穴。

(9)太渊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附注: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10)鱼际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小儿疳疾。

附注: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11)少商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小儿惊风。

配伍: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手太阴肺经要穴主治歌(7穴):

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

宣发肃降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主气利水司呼吸,肺为水之上源,司呼吸。

娇脏合皮病鼻塞。肺为娇脏,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

中府降气泻胸热,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之会穴,泻胸中热。

主肺咳喘及痰火,主治肺病、咳喘痰、胸痛。

健脾消肿降呕逆,亦可理气健脾治面肿、浮肿、腹胀。

后病前取诊结核。后病前取之法治肩背痛及诊断肺结核。

尺泽合水主肺疾。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主降逆气。

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

咳喘吐泻急慢惊,主治肺诸疾,咳喘、鼻衄、咽痛,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膝痛肘挛臂难起。通经治半身不遂、臂肘挛急,下病上取治膝痛。

孔最治血最认真,孔最为肺经之郄穴,功善凉血、止血,治咯血、咳血。

宣肺解肌汗溱溱,亦可发汗解肌,宣发肺气治无汗、热病汗不出。

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

痔疮出血治在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治大肠出血。

列缺解表清头咽,列缺可宣肺解表,善利喉咽。

偏正头痛嗽寒痰,本穴为络穴,与阳明经相通,治偏正头痛及咳嗽寒痰。

男子五淋阴中痛,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治泌尿系之茎痛、阴痛、尿血。

腕弱掌热喑咽炎。本穴与照海相配治咽干、咽痛、音哑,亦治局部手腕无力、掌中热。

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

咽痛咳嗽失音疾,本穴可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血管疾病无脉证,为八会之脉会,主治血脉病之无脉证、脉管炎。

腕肘无力痰呃逆,治肺胃不和之呃逆。为输土通于脾,治痰多,亦治肘腕疼痛。

鱼际善治咽喉痛,本穴为治咽喉肿痛之要穴,可泄热利咽。

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

胸闷咳喘并发热,亦可理肺治胸闷气短、咳喘发热。

金鉴灸此治牙痛。本穴属火善泄热,一般不灸,惟《金鉴》以之灸治牙痛。

少商开窍治喉痹,少商有苏厥开窍、交通阴阳之效。可治咽痛、鼻衄。

胸痞癫狂功最奇。为肺经之井穴,可泄热开窍,治卒中、惊风、癫狂、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