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公共产品提供应先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农村建设:公共产品提供应先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论述了农村公共产品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产品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现状,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是优先提供公共产品。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电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突出表现在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

1.农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交通不便,全国许多乡村不通公路;农业水利设施缺乏和老化,抗灾能力差,近年来的抗洪救灾足以说明,大部分农民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许多地方不通电话,看不上卫星电视,农电不稳定,一些地方没有电灯;人畜饮水不够方便,有资料表明,我国农村有一半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甚至还有近2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2.农村公共教育供给严重短缺。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来承担的,因此在农民收入低及地方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愿意把资金投到义务教育上,这就呈现了农村校舍破烂,教育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下的现象。另一方面,技能培训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要使本来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学会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增加收入,就需政府及时地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但是大多基层政府对此往往并不够重视。

3.农村社会保障严重不足。首先,农民的医疗保障严重不足。据卫生部的一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农村中因病致(返)贫的农民占贫困户的30%~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以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相当突出。其次,农民养老几乎没有保障。大部分农民到老年还不得不到田间劳动,从事各种农活,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第三,农村社会救济范围小,水平低。现在农村有“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但还没有建立起面向全体农村劳动者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加短缺。中央决定从2006年起全国所有地区全面取消农业税。随着一系列农村税费的取消,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而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以致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心无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加短缺。从江苏省镇江等地区得到的调查资料显示,部分地区在实现农民“零负担”之后,道路修建以及基础教育的投入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为普遍。

二、农村公共产品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中心仍然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要依赖于农村公共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电网、通信网络等公共产品体系的有效提供。收入增加要落实到农民自身。如果农民没有健康的身体做基础、实用的技能做保证,那农民没法获得较高的收入,去建设他们的美好家园。这还要依赖于农村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提供。

1.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重视不够,财政投资对城市投入较多,而对农村投入较少,使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越拉越大。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发达的交通、优越的市政设施,以及整洁的环境、低廉的基础教育、公费的医疗卫生,而农村居民却与此无缘。不仅如此,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条件远低于城市的状况下,农民还要为享用这些有限公共产品付费。这种供给主体的差异和政策待遇的不同,直接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巨大差异:当你进入中国的大城市就好像到了发达的欧洲;而当你进入中国的偏僻农村又好像到了贫穷的非洲。这种反差既存在于中、西部地区,也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弱化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有利条件。

2.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没有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培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难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难以完善农村科技、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因此,只有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3、没有必要的农村公共产品,难以造就新型农民和实现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少、增收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文化低、技能缺。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效益差,取得的收入很少;到了城市,也只能从事又累又险又脏的粗活,并且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获得的收入也不高。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新型农民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只有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才能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4、农村公共产品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最需要什么?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干部是最清楚农民的心声的。按湖北南漳县长坪镇胡晓芹副镇长的概括,农民最需要的是“五个一”:一份肥沃的土地;一栋漂亮、舒适的房屋;一条宽敞、顺畅的马路;一口洁净的饮水;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这基本可以代表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这“五个一”中,后“三个一”直接与公共产品有关。试想想,如果广大农村不通公路、自来水、农电,农民出行、生活将很不方便,那生产怎能发展?经济怎能振兴?农民怎能过上便利舒适的生活。当农民对水电气路这些公共产品得到相对满足后,还渴望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为将来走出大山,生存、发展与生活得更好打下基础。所有这些都要依赖于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

参考文献:

[1]叶子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J]. 学术研究,2005,(01)

[2]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20

[3]田享华:“新农村”建设重在公共物品提供[J].南风窗/半月刊,2005,(10下)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