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上古宇宙观看秦汉都城规划的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上古宇宙观看秦汉都城规划的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宇宙中“天”、“地”、“人”三者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天人合一”、“法天象地”是古代城市营建的一种重要思想;以广阔京畿为规划基础、与天体规划观念巧妙结合的秦咸阳城区域营建;汉承秦制;所谓“斗城”,就是说汉长安城在建城时有意把城建成与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效法天象而筑城的一个普遍用意就是要强调自己的王城位于宇宙的中心。

关键词:宇宙观,天人合一,秦咸阳,汉长安,斗城

Abstract: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of the universe that overall concept, the universe "days," "earth", "human" three is a interrelated whole; "Nature and humanity" and "law the signs of" ancient cit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important thoughts; With wide for planning basis, both capital city planning concept and celestial bodies clever union xianyang qin city area construction; Han bearing the qin system; The so-called "r" us ", that is to say ChangAnCheng han in city to build the city when with heaven and the shape of the star BeiDouXing NaDou the same shape; As the signs of a city built and common purpose is to emphasize his own,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Key words: the universe, nature and humanity, xianyang qin, han changan, dou city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古代有机宇宙观以《易》的阴阳消长为要素,以五行说中的元素相互作用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有机宇宙发展的图式。在春秋战国以前,空间讲的是六合,包括东南西北四方和上下,以后又发展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用八卦表示,再加上中央,即成了九宫。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水平的提高,四方、六合、八卦等概念逐渐构成了中国古代空间观念的概念体系并且由此衍生一套关于空间度量的方法和规则。

中国天文学的传统星象体系为四象二十八宿,宿与象的形成反映了古人对于星官的独特理解。古人观测恒星的方法非常奇特,他们并不把恒星看作是彼此毫无关系的孤立星辰,而是将由不同恒星组成的图像作为观测和识别的对象。古老的天宫体系将天球黄道和赤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四区,并以四象分主四方,作为各区的象征,形成了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每宫各辖二十八宿中七座星宿的严整体制。

“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宇宙中“天”、“地”、“人”三者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有着相同的运作规律模式且存在一种深刻而神秘的互动统一关系。如天地有中心,人类也有君主;天地分九野、九州,人也分三六九等;天地有阴阳,人间就有尊卑;宇宙有中央与四方,人间就有帝王与诸侯;天有众星,人间就有众民。总之,人完全效法天、地,三者是个神秘的统一体。葛兆光指出:“作为空间的宇宙,在商周时期的人们看来,是规范而有序的,天与地相对,而天与地则又都是由对称和谐的中央与四方构成,中央的地位高于四方,四方要环绕中央。”

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里,自然与人是相互感应并相通的,天、地、人三者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秦咸阳的城市营建不仅受到王畿区域规划体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影响。统治阶级为了宣扬自己的权力是天的意志,便把都城规划建设和天联系起来,文献中的记载就可说明这个问题。《史记•秦本纪》载:“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三秦记》曰:“咸阳,秦所都,在九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秦孝公,于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把国都定在了“咸阳”, 北近郢原,南临渭水,具有“山南水北俱阳”的特点,可见秦人建都咸阳时是很注意地理位置的。都城很自然地分成了“渭北区”和“渭南区”,后都城扩大到渭河以南,有章台、甘泉宫、兴乐宫、信宫、阿房宫等,同样为秦都咸阳的一部分,形成“渭水贯都”的规模,用横桥连接渭河南北。

《三辅黄图》曰:“始皇穷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沿着咸阳原这高亢的地势(“因北陵”),营造屋宇,殿门向四个方面伸展形成一个中心,正如天帝常居的“紫宫”(紫宫,即“紫微宫”,是天帝所居之宫)。在咸阳的规划中,渭河象征天上的银河,咸阳宫象征天极,并以其为中心,各宫殿环列周围,形成拱卫之势。在咸阳宫与阿房宫的相互关系上,则完全仿照天空中的星相格局,“表山南之炭以为朗,并为复道,自阿房宫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绝汉抵营室也”。这里,渭河象征天汉,咸阳宫象征天极,阿房宫象征营室星,分布在渭河两岸,并且通过象征阁道星的复道联系起来。这种在城市设计中使用宇宙图案的规划手法就是“象天设都”。

秦帝国建立,始皇曾把对的建设放在了一个整体规划中来,使其从总体布局上也赋予美感,更具浪漫的情调。秦咸阳的规划并不仅仅局限于渭河两岸的关中一带,而是在更大的宏观地域空间将山川纳人到整个城市的规划范围内。秦始皇又在以咸阳为中心的方圆二百里内,修建二百七十多个宫观,并通过复道、甫道相连,这些宫殿聚集在“天极”咸阳周围,犹如众星拱极一般,突出了咸阳的核心地位。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秦咸阳的规划,就会发现,秦咸阳南有子午谷、北有子午岭,而子午岭与咸阳宫、阿房宫和子午谷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与地球上的经线基本吻合。这种建筑实体和山川的有机结合又有着非同一般的天文学意义。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一条特殊的天球子午线,《汉书•律历志》中记载“斗纲之端连贯营室”,也就是说,北斗星的天琏、天现的连线延长,则分别经过北极星、营室星的室宿一、室宿二。这条天球子午线和经过子午谷、阿房宫、咸阳宫和子午岭的地球经线二者之间在城市规划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样,以广阔京畿为规划基础、与天体规划观念巧妙结合的秦咸阳城区域营建活动,便形成了自身的显著特色。不仅如此,秦咸阳城的这种“法天象地”的规划思想,还对汉长安的规划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区域的观念即是系统的观念。

汉代初创,一切典章制度皆依秦制,即所谓“汉承秦制”。 在许多方面我们都能看到秦对汉的影响,在都城方面更是如此。秦咸阳和汉长安在城址、营建时期乃至规划传统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延续性。汉长安也借鉴了秦咸阳的设计手法,利用天象来规划城市。

《三辅黄图》记载,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京城为斗城是也”。这是汉长安斗城的由来。之所以设计成斗城,是因为在天文学意义上,南斗、北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南斗和北斗很早就被人们所崇拜,有资料表明,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为北斗举行隆重的祀典,认为祀斗可以使“王受佑”。“琏现玉衡,以齐七政”,筑斗城的意义也在于“齐七政”,它意味着稳定与秩序,象征着国家体制完备,政通人和。

所谓“斗城”,就是说汉长安城在建城时有意把城建成与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北城墙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斗;南城墙中部突出部分和东段曲折,形如南斗。南墙所以方向不正,又有曲折,主要是受到宫殿和地形以及要像南斗星的制约。西汉初年首先修建了长乐宫和未央宫,二宫东西排列,皆利用龙首原的高大地势,形成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态势。而由于地形所限,若长乐、未央两个宫殿一定要占据高地,就只能顺应龙首原的走向,呈西南、东北排列。长安城城墙的修建晚于长乐和未央两宫的修建,一则必须把二宫包在城内,二则要像南斗星。所以南墙的走向就只能西段偏南,东段偏北。长安城缺其西北角,北墙呈西南、东北走向,弯曲达六、七处之多,犹如一条巨龙在游动,弯弯曲曲。北墙所以呈现这种状态,完全是受北部地理环境和北斗星天象的影响,主要是受到水支津的影响。当时的都城设计者,充分发挥了其聪明才智,巧夺天工,既考虑了地形因素,又能和天象结合起来,做成南斗形的形状,这确实是一种创造。

汉长安城除了长乐宫是在秦咸阳毁后的遗存建筑上改建以外,其余都是新建。《三辅黄图》指出:“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余里,汉太后常居之。”长安城平面形状不规整,但基本上呈正方形。根据考古发掘,长安南城墙中部突出,东段偏北,西段偏南;西城墙南北两段错开,北城墙西北部分蜿蜒曲折。长安城每面各开三个城门,共有12个城门。长安城中宫殿众多,长乐、未央、桂宫、北宫等等,宫殿面积占长安城的三分之二。

未央宫是诸宫的主体宫殿,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高踞龙首山,俯瞰长安城,是作为天空中的紫微垣来设计的。班固《西都赋》“其官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在天文学意义上,紫微坦是天帝的居处。在八卦方位中,乾代表西北,象征天;坤代表西南,象征地;紫微坦在天与乾对应,故“未央”即地之中央,所以未央宫地处长安西南隅,其含义是:处于地之中央感通与天之中央的宫廷建筑。

在汉长安的规划中,代表紫微宫的未央宫、代表北斗的北城墙西段和代表南斗的南城墙东段,恰好组成了一幅周天星图。不妨采用周天星图与汉长安城作一比较,会发现汉长安城未央宫、南城墙的东段屈曲部分与北城墙西段屈曲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星图上紫微垣、北斗星和南斗星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非常吻合。如果说汉长安城南与城北的城墙形状类似南斗与北斗是巧合的话,那么,汉长安城未央宫,南城墙的东段屈曲部分、北城墙西段屈曲部分与星图中紫微垣、南斗星、北斗星在相对位置上的一一对应恐怕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可见,汉长安城的设计是通过特定的宇宙天体(紫微垣、北斗星、南斗星)来体现出周天宇宙模型,一则表示受命于天的天命观,再则运用南斗星和北牛星来护佑汉朝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秦咸阳的规划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度,开创了自由洒脱的“象天设都”规划手法,汉长安正是继承秦代城市设计思想,采用了宇宙写实主义的规划手法。汉长安城形状的不规则是综合因素形成的,是在受到“天人合一”建都理念的影响下,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利用地理环境,在受到龙首原、渭河、河的制约的条情况下,不拘泥于方形、圆形、长方形的限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效法天象而筑城的一个普遍用意就是要强调自己的王城位于宇宙的中心,将长安城垣建成斗形,以模仿北斗星群之形,正是为了象征地居于天界(也可以说就是宇宙)中心以统驭四方。天地相应,人神一体,这是我国古代神权统治思想的核心,也是城市建筑设计思想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有机宇宙观及其当代价值[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20

2. 中国古代宇宙观中的空间观念刍论[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07

3. 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J]. 甘肃理论学刊,2009(03):35

4. 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01

5. 秦都城概论[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25

6. 秦都城研究琐议[J]. 浙江学刊,1999(06):140

7.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J]. 文博,2007(05):04

8. 试论秦咸阳城市营建之区域观念――由《阿房宫赋》所引发的思考[J]. 规划师,2008(02):89

9. 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J]. 考古与文物,2007(01):69

10. 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53

11. 秦地文化:汉都长安与秦都咸阳的关系[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