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荀子语言哲学思想谈“新英语”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荀子语言哲学思想谈“新英语”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荀子语言哲学思想英语教学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英语”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结果,它是语言标准多元化的表现,体现的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因此形成对“新英语”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认识“新英语”的基本规律具有实际语用价值。

关键词:“新英语”;荀子;文化尊重;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76-03

一、引言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先秦时代,他的语言思想是公认最为系统的语言观,对诸多语言哲学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名实之辩”体现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人为的约定;又如他的“正名”思想,继承了孔子“礼”的思想,认为语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国家才能在思想和制度上得到同意;而“方言雅言”的观点为职业交际英语存在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认为,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较为直接的触及语言规范性和标准化的思想家,是语言规范领域的先驱者。

二、荀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一)“名实之辩”

在古代,一些者由于不理解语言和语言所代表物体之间的关系,认为对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进行诅咒会对人的本体产生伤害。先秦诸子都对这一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名”只是一种符号,是我们对客观事物“实”的定义,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墨子曰:“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但由于各家之言不同,最后产生了“白马非马”的诡辩论,文学界对语言本质的论断一片混乱。

荀子生在战国末期,曾去各国游学,乐于接触各家学说,并在齐国主持“稷下学宫”中对各派学说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批判中继承,并对语言的本质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老子对名实的解释是唯心主义。从语言与实物的关系上,荀子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荀子是第一个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语言,“群”就是社会,人在社会中需要交际,就必须要使用到语言,给事物命名。所以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物质,强调名实之间并非自然对应,而是一种认为的约定,是在社会中确定下来的。他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称谓之宜。”(《正名》)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

(二)“明贵贱,别异同”

荀子的思想中,“名分观”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出生背景的影响,战国末期正是秦统一中国前由分裂走向统一十分关键的时期,不仅仅体现在领土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思想力量的分化与重组。

荀子提出“明贵贱,别异同”。“明贵贱”这一说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认为语言是区别人社会等级的量尺。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没有阶级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同阶级的人的语言特点存在区别,这个特点也成为众多社会文学进行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三)方言雅言

荀子出生于赵国,之后又在多个国家游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从发音和用词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各地语言的不同。他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又说:“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荀子当时就认识到汉语在各个地方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也指出有一种凌驾与方言之上的“夏言”。他说:“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下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荀子把当时流传范围最广,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夏族使用的语言作为标准语。荀子当时的语言标准化思想与我们今天学习标准英语的行动不谋而合,在遥远的战国时期,荀子的思想是有远见卓识的。

(四)荀子语言学思想对现代英语的启示

上面谈到了荀子对语言本质、语言功能和语言标准化思想的见解。在今天看来,这依旧是十分科学的。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语言跟语言所表达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荀子认为“名”与“实”之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为的联系。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在社会中形成与发展。在语言的功能方面,荀子的见解具有浓厚的战国时代色彩,同时对标准英语说的存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认为语言具有阶级性,只有“王者”才能“制名”,以防范“名实乱”,语言具有维护统治和制度统一的功能。但“王者制名”论与他本身对语言本质社会性的阐述相违背,如果语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并发展的,“王者”一人如何“制名”?在他的“天人合一”说中将“王者”赋予天命,又弥补了他语言功能说,这也是荀子思想中的时代局限性。

三、“新英语”与“标准英语”的争论

(一)有关“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简述

从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15世纪后成型的现代英语,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英语,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已经逐渐成熟。然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士中,发音和用词皆不相同。20世纪以前,人们通常把英国本土皇室、贵族以及高等学府等统治阶级中受到良好教育人士的口音作为标准英语的模板,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标准英语就是英国本土上层人士所持有的发音和用词。由于英国阶级分化严重,标准英语作为身份的象征一度成为人们效仿的标准。

(二)“新英语”崛起的社会文化意义

1985年,“新英语”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性发展,主要体现于Kachru的三个同心圈理论。他将英语分成内圈(inner cirle English),外圈(outer cirle English)和扩展圈(expending circle English)。他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归为内圈英语,而除了内圈英语的,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是官方语言的国家则为内圈外范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英语”。

(三)荀子的语言学思想与“新英语”

“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正名》)荀子将夏言作为标准汉语,他认为夏言是当时使用范围相对广泛的口音。在这个层面上,他比“标准英语”的定义标准更为先进,考虑到了使用的广泛性,而不只是阶级性。荀子的“方言雅言”说,对应现代英语的“河口英语”和“新英语”,也就是内圈英语和内圈外英语。他对“方言”采取一种宽容和共融的态度,而作为标准口音的夏言则认为是国家统一的助力,有利于民族间交流和经济发展。荀子的见解为我们对待标准英语和新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四、“新英语”教学

(一)“新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与温州大学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交流,作者了解到有六成以上的学生的从业方向是经济和外贸方向,包括眼镜、纺织、皮具、服装、厨卫、旅游、机床以及口译等等。

那么将“新英语”纳入商务英语专业学纲是否有意义?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包括经合组织(OECD)主要国家:“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英国、德国、希腊、意大利、爱尔兰、新西兰、日本、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美国”;2个“亚洲新兴工业体”(NIEs):“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省”;4个东盟国家也是中国的近邻:“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将它们仔细分类,主要有欧洲各国,北美,东盟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除了英国、北美、澳洲等国被圈在内圈范围内,也就是说它们的英语等比较容易被听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英语都各有其特点。特别是东盟国家,比如印度、菲律宾、新加坡,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在最初接触其口音时都有极大障碍,甚至发生无法交流的状况。

(二)“新英语”教学策略

(1)多元化教学模式

Jenkins(2006)在Kachru“三个同心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扩展圈国家英语并不是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英语是作为一种对外交流的通用语的存在(ELF),主要用于国际会议或商务交流。

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根据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但我们必须明确“新英语”变体造成交流障碍的语言特征,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习者的特征,适时教授交际策略。这对教师和学习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只能接触到美式英式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实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自学能力和兴趣。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给与导向,利用有限资源尽可能多的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建立学习小组,营造轻松的交际性学习氛围。比如采用合作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材料,使学生自己去发掘“新英语”的含义。在提高学生听辨能力的同时,发现学习法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增强。

(2)积极进行“新英语”教师团队建设

“新英语”是语言标准多元化的代表,包含着不同英语的地域变体。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可通度,既包括自己语言的可被接受度,又包括对不同英语变体的可理解性。在这样的要求下,作者认为母语教师和非母语教师结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习者了解和增强“新英语”的不同变体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英语专业中口语课程都大量运用母语教师,而学习者们也常常以口音标准度去衡量教师的素质。但母语教师与非母语教师的合作常常有很大脱节。

作者认为母语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让学生接触更标准的英语发音,应该促进母语教师与非母语教师的紧密合作,让学习者接触到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以扫除“新英语”内在分裂性所造成的障碍。特别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的复合型学位教师的培养和运用,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更偏向应用型职业交际能力培养。即利用不同教师的背景,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这个文化大融合的场所,教师团队也应该达到相当程度的融合。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荀子语言本质说、语言功能说以及语言标准观的解释,阐明了语言来源于社会,是“名”与“实”之间人为的联系,语言能够维护民族团结,并且语言的统一能带来强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从经济角度来说,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能适应职场生活的学生,在我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SL)或者外语(FL)的国家贸易交流日益紧密,不管是在展会中或者是经济对话中,了解对方英语的方言和口音规律对增进互利都是大有帮助的。从文化角度来说,各地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标准英语的评判标准不再如以前那么死板,它逐渐被定义为一种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英语,“标准英语”不再“标准”,而也变成了一种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的英语,文化理解被摆到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标准英语从定义上来说跟“新英语”甚至只有内容上的差别,如:方言(dialact)、口音(accent)、语调(tone)、韵律(rhythm)等。荀子认为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当今社会,我们不断努力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新英语”也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传承。所以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与不同文化和地区的英语使用者交流,学习他们的语言规律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Alptekin,C.Toward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LF[J].ELF Journal,2002,(1):37-64.

[2]Kachru,B. 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ross Cultures[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2.

[3]包智明.新加坡英语的几个语法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