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对合一通背拳的实践体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对合一通背拳的实践体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一通背拳,又称通背二十四势,由清末直隶静海(现天津静海)独流武术大师刘玉春传出(同时传艺者还有刘玉春的师弟任向荣),现主要流行于沧州、静海、杭州、上海、天津等地,此拳在甘肃兰州也有秘密传承,由刘玉春大师亲传弟子郭长生(有“郭燕子”之誉)之徒张群炎传入兰州。兰州所传合一通背拳,与现流传于沧州的合一通背拳风格完全一致,演练时步快势活,武美雄峻,蓄发分明,开合有致,发力通透,劲健淋漓,藏头缩颈,甩头变脸,合如伏炮,开如炮发,起伏拧转,上下展炸,观之潇洒威武,气势磅礴,身法俊秀,神完气足,一派大家气度。显然,由郭长生先生传授的合一通背拳神韵最足、味道最正。比之一些抱残守缺、闭门造车的民间通背拳师,郭长生不愧为一位经见广博、能练能打的武学大家,绝非偏处一隅、低头猫腰的一般“乡屯把式”所能企及的!合一通背拳是近几年武术界的热门话题,被媒体炒作得如火如荼,大有意拳(大成拳)初步面市时的喧嚣与热闹,甚至有“后来者居上”之势。那么,合一通背拳真的就是“天下第一”的实践拳法吗?它也真有那么神奇吗?本人不才,自总角之年习武至今,艺涉多门,参学各家,二十余年念兹在兹,未尝稍辍,遍游海内,寻师访友,历尽艰辛,深尝苦寒,于武术一道虽尚未“登堂入室”,但做一“识途老马”尚可勉强过得,故斗胆谈谈我对合一通背拳的认识,以飨读者。

我的合一通背拳主要得自沧州“郭燕子”再传弟子姚德文先生。姚先生一生专攻通背(合一通背)、劈挂,师承“燕子”郭长生与“猴子”孙玉铭之传人孙忠润先生。他深得孙师真传,尤精合一通背拳打手技击,步法迅捷,手法多变,见景生情,功臻上乘,是一位大隐于市、武德高尚的真正武者。除姚德文先生外,我还在兰州、静海等地寻师访友,广泛交流学习合一通背拳技,获益匪浅。近五六年来,我在学习研究合一通背拳的同时,就合一通背拳的实战技击与同道好友和学生弟子进行不懈地实践探索。现将一己之得笔之于书,以就教于方家。

在当今花草满片、武风低迷的武术界,合一通背拳的确是十分优秀、古老的实战性拳种,绝非一般门派和一般拳术所能望其项背的。因合一通背拳的主要训练方式,几乎全是单操,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套路与器械,一上手便从单操求功入手,直指技击本源。先从定步单操开始练习,练熟(须练出功劲)后再开始活步练习,活步练习有很多方法,如跨步、顺步、调步、拗步、激步、连环步等。尤其是激绞连环步(即合一通背独有的“跑打步”),逢进必跟,逢跟必进,步走连环,快如激浪,在风驰电掣的跑动中不断变招发力,利用自身快速运动的前冲惯性攻击敌人,拳脚本身的重量加上身体飞速奔跑的惯性重力,往往产生十分凶狠霸道的打击力与摧毁力。当然,这种骇人的跑打功夫,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也绝非单独操练时那样潇洒。因为,经常进行实战训练的人都知道,在双方拳脚相加的格斗中,情况瞬息万变,对方不可能是个只会逃跑的活靶,让你施展激绞连环步随意追逐攻击。相反,在对方的不断进退躲闪与防守反击中,有时根本就没法运用合一通背拳的跑打技法,若是给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硬去施展跑打技法,也许最终的结果恰恰是自己在跑动中被对方击得“人仰马翻”。合一通背拳的步法确实十分灵活,练用时进退神速,抽撤连环,纵横辗转,飘忽如风,与拳击散打之步略有相似,唯通背之步很少空耗体力的“蹦跳”运动,比拳击散打之步更灵活稳健,也更适合中国人瘦小的体质。这正是通背先贤的过人之处,每习此拳,我常被前辈的超人智慧深深折服而感佩不已。

合一通背拳每势由定步到活步单操精熟后,还要进行多项组合练习。这种组合,是相当科学的,前辈已留下多种固定的组合技法,绝非凭空想象的任意组合。通背组合手法严密,攻防巧妙,劲力通透,雄健霸道,令敌眼花缭乱,防不胜防。但是,平心而论,合一通背拳的组合手法,比起以手法绵密、劲力脆快著称的翻子拳,就略显逊色了。翻子拳即“八闪翻”,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继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称:“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翻子拳是我国古典武艺遗存中保留十分完善的优秀实战拳种,其“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练用风格和“疾上再加疾,打到还嫌迟”的技击特色,完全保留了我国古典武艺“长打短、快打慢”的质朴实用特征,与当今侈言阴阳、空谈意气的某些花拳绣腿实有霄壤之别,云泥之判。我深爱翻子拳,孜孜不倦于翻子拳的探索研究而不敢一日稍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广,我也愈发喜欢翻子拳简洁明快的技法与雷霆万钧的气势了,与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比之合一通背拳,翻子拳的组合连击劲力更为霸道、手法更为连贯、招式更为巧妙、打法更为直接、击点更为准确、变化更为迅捷、防护更为严密,其闪摆翻飞、密集如雨的组合招法,往往令对手眼花缭乱而不知所措。翻子拳在训练时始终将速度置于首位,要求一秒钟最少能打出五六拳,并要拳拳劲力充沛,虎虎生风,绝不能为了只求速度而妄发毫无杀伤力的轻飘空拳。翻子拳亦重硬劲,有“铁臂功”的专项练习。当然,硬功在各门各派都有,并非合一通背拳的专利,只是练习方法不同,所获效果略异而已。

合一通背拳在实战中重点以拳法和步法赢人,腿法很少(严格来说,合一通背拳几乎不用腿)。其实这也是它的缺陷和不足,我们不能因为合一通背拳是实战名拳就故意回避这个问题。我在多年的实践体悟中发现,合一通背拳一旦遇到擅长腿法的对手,往往要吃亏败北。因为腿毕竟比手长且攻击力大,我国武术谚语常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充分说明实战技击中用腿的重要性。在腿法上,合一通背拳若与有“北腿之杰”美誉的戳脚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实不可同日而语。在灵活如臂、凶狠隐蔽的戳脚腿法面前,合一通背拳往往相形见绌而一筹莫展。习练戳脚拳者腿脚部之硬功都甚为厉害,功力深厚者往往有断砖裂石之脚功,所以没有腿法的合一通背拳在凌厉凶狠的戳脚面前常会遭遇痛击。当年的“武状元”曹晏海,虽然跟郭长生学练合一通背拳,但其最擅长的却是腿功。据郭长生之子郭瑞祥先生(本人恩师)讲,当初郭长生与曹晏海在中央国术馆期间,每日清晨郭与曹出去练功返回后,郭的衣服上全是曹的脚印(被曹腿击所留痕迹)。在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赛”上,曹晏海也是以腿击败“铁掌”刘高升的(有人说曹是用劈挂拳的“一二三掴子”击败刘的,但在当时的史料上却明显记载着曹与刘的对垒中,最后是曹用腿击败刘而获胜的),可见曹虽习合一通背,但所精擅的却是腿法。如今,有人为一己之私而过分地夸大合一通背拳的实战性,这是极不客观的。我相信,合一通背拳如果在“武林大会”上公开实战打擂,其观赏性与技击性与其它门派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希望合一通背拳能早日登擂,让广大武术爱好者早日一睹你的“神秘内涵”。民间武人,大多偏执一隅,眼界狭窄而自以为是,这种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江湖习气在我国武术界相沿已久、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交流融合与弘扬发展。我们必须要摒弃这种闭门造车的门派陋习,以海纳百川、俯仰天地的胸襟气度来正确看待中国武术的各门各派,广采博取,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完善所学,将武术由江湖市井引入神圣的学术殿堂。笔者此文,可能会得罪好多合一通背拳家,但在鱼龙混杂、良莠难分的当今武林,我不说真话,谁说真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天理良心四字,是我做人的准则!“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于个人安危得失无畏久矣,我只相信正义和真理是永恒的。总之,合一通背拳堪称我国实战拳法中的上乘拳术,但它也有很多缺陷与不足,并非“天下第一”的拳术。本文以翻子拳和戳脚拳与之比较,并非说翻子拳和戳脚就一定优于合一通背,各派拳术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是铁的事实。正因为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出现我国传统武术中翻子与戳脚、八极与劈挂、形意与八卦的交流融合。戚继光将军在《继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列举了当时盛行的各家拳法后认为:“虽各有所长,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所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在四五百年前,戚继光将军对中国武术就有这种不俗的认识和见解,而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却还有许多“把式匠”敝帚自珍而唯我独尊,岂非笑话!

戚继光将军在《继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日:“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这四句话,也是衡量拳术水平的准则,合一通背拳基本符合这个准则,抛开其自身的明显缺陷,称其为我国的上乘实战拳术,亦属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