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外网络出版的研究成果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外网络出版的研究成果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文献检索,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出版的概念界定、网络出版对编辑的影响、网上书店以及网络出版的版权和相关法律等方面,但是还没有系统研究网络出版运行机理和流程方面的相关成果。国内网络出版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体系。

【关键词】 网络出版;编辑流程;趋势分析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Internet已从学术界延伸至寻常百姓家,人类交流方式也由以纸张铅字为中心,步入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与出版业的耦合成为必然,在国外,甚至将网络出版纳入到了信息产业的范畴。网络出版是出版史上的重大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载体、概念和商业模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环境。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实行新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转型,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一、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

总体上看,在关于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讨论中,大家的见解还是较为一致的,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来,两者还将长期共存。

2000年,黄大卫在《媒体竞争与图书出版》中认为,网络不仅同样能承担文字、图片的传播和传递功能,更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人阅读时的视听感受要求,其互动性实现了“对话式”阅读。网络对传统出版物的竞争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力度甚大。当然网络与传统出版物的耦合,将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趋势。网络与传统出版物优势互补,比如专业学术著作出版的视听化并不是出版的强势,思想和文字的独特功能会给这类出版物留下一片广阔的市场。这类出版物将给即时印刷(POD)提供用武之地。

2001年,李士在《21世纪初中国科技出版:提速领域和发展趋势》中从出版的工作流程角度对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进行了比较分析。传统出版业的工作流程是作者―出版者―发行者―读者,网络出版则将其简化为作者―读者之间的交互作业。网络的出现使作者和读者的功能放大、地位上升,出版业主体功能缩小、地位下降。他还认为网络出版将对传统出版业构成威胁,但完全取代传统出版也不可能。但是在短期内,网络还不能动摇传统出版业的主导地位,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未来的出版社要拥有驾驭电子内容和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编辑流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以及读者、作者工作等。在网络出版这一新的模式下,编辑流程会产生新的变化。

1999年,宋焕起在《为选题策划插上电子之翼》一文中认为,网络的出现为选题策划插上了“电子之翼”。网络使编辑可以直接调用或下载本行业乃至全世界的相关信息、数据,根据市场需要建构自己的选题设想。目前,国际上已有形形的图书情报数据联网系统1000余个,商业化数据库超过3000个。因特网中的书业信息包括出版状况、图书市场行情,以及学术研究动态等异常丰富的资料,是编辑选题策划的重要信息资源。

组稿工作因为网络的支持更加便捷。1998年,周成璐在《学报编辑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一文中认为,可以将书(刊)的创办宗旨、特色、来稿要求等通过网络传递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作者。如果在某一领域或对某一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约稿,或使用Internet上的专题讨论(Usenet)。将需要讨论的问题向Usenet提问,要不了几天,就会在Usenet上读到几十篇有关此问题的探讨文章。编辑据此展开与作者的联系和讨论,从中发掘具有一定质量的稿件。

1999年,雷坚在《从网上看国外校对市场》一文中认为,网上进行校对是指专业的校对网站提供的校对服务。校对的内容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书稿,还有电子邮件、WEB页、程序源文件、商务文件、学生论文等。国外网上校对活动相当活跃,既有提供校对服务的,也有寻求校对的。稿件的往来、费用的支付以及情况交流大多会通过E-mail完成。网上还有校对技巧的培训学习中心。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找到校对中文的和用中文编写的校对网页。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短期内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将网络普遍地应用到校对中来,但我们相信,网上校对终究会迎来发展的高潮。

三、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7年,姜天贇在《现阶段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对现阶段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值得主要的问题有:(1)网络出版活动的监管存在很大难度;(2)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否成熟,能否杜绝电子书的随意下载、复制传播、内容随意拷贝等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作者、出版者对网络出版的信心。(3) 网络出版不仅呼唤规范的法律环境,还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缺乏行业标准可能会给各方面都带来混乱与不便,电子图书标准的不统一,大大阻碍了网络出版的发展。(4)出版社普遍缺乏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来建立和维护网络出版平台,更缺乏一批又懂网络技术、又熟悉出版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网络出版的发展。(5)阅读习惯问题;(6)网络安全,包括图书内容的安全,还有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支付手段的方便性等相关问题。

2008年,周海英在《我国网络出版产业竞争驱动力分析》中,采用迈克尔 波特提出的驱动产业竞争力的五种作用力模型,对我国网络出版产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试图从一个横断面反映目前我国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国网络出版行业竞争趋势。论文认为,网络出版的市场运作是网络出版产业发展的致命弱项,产业链的构建存在问题。网络出版作为一个产业,目前仅仅是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它还远未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印刷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中游,几家大的数字媒体提供商的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开费较大;在产业链的卜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李正纲.电子出版的商机[J].宁夏社会科学.2000(5). 17-23.

[2] 黄大卫.媒体竞争与图书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0(10). 33-36.

[3] 李士.21世纪初中国科技出版:提速领域和发展趋势[J].中国出版.2001(1). 11-13.

作者简介:许驰,女,(1975.1-),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黑龙江出版集团事业发展部工作,研究方向: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文化项目可行研究与立项

(作者单位:黑龙江出版集团事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