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选用良种、适时育苗、精细整地、起埂覆膜、适时栽插、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简述了红薯的深加工技术,以期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55-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红薯消费已由主食向副食转变,由粗吃向细吃方面转变,由自种自食向满足城乡人民需求转变。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区,山坡面积广,红薯是当地的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 666.67 hm2左右。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一换三改五推广”,“一换”就是更换品种;“三改”就是改晚栽为早栽,增加红薯的含淀粉量,改不施肥为平衡施肥,改粗种为科学精管,增加红薯的产量;“五推广”就是推广红薯宽埂打顶技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推广茎线虫病防治技术、推广化控技术、推广脱毒红薯栽培技术,为红薯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产量由原来的22.5 t/hm2提高到现在的37.5 t/hm2,产值达4.5万元/hm2以上,通过深加工产值可达7.5万元/hm2左右。现将林州市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技术

1.1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在因素。高产开发田全部选用了豫薯13号、商薯9号等优质高产高淀粉品种。种薯上床前先进行精选,并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60 mL,对水40 kg,浸种5 min,消毒后排薯[1]。

1.2 适时育苗

培育壮苗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的重要环节。林州市育苗适期为3月中下旬。种薯上床后要加强管理,在爆皮时应用35~38 ℃的高温催芽3~4 d,防止苗床积水和床温过高,覆盖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眼或揭开薄膜的两头更新空气,防止缺氧烂床[2]。苗床管理按前期催、中期催蹲结合、后期以蹲为主的原则,以达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壮苗的目的。

1.3 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红薯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t鲜薯需氮4~5 kg、五氧化二磷3~4 kg、氧化钾7~8 kg。由此可见,红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根据红薯的需肥特点,施肥应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化肥。要求施优质农家肥30 t/hm2,磷肥600 kg/hm2,碳铵750 kg/hm2,氯化钾195 kg/hm2,杀虫剂(林丹粉)30 kg/hm2,一次性作基肥施入,以集中垄施为宜。深耕耙细后起埂,要打碎埂面的垃圾,耙细磨实。

1.4 趁墒起埂覆膜,提温保墒

要求埂底宽60 cm、顶宽40 cm,顶面基本要平。使用80 cm×0.005 mm的农用薄膜顺垄覆盖,随着盖膜要压严压紧膜两侧,以防刮风揭膜,两垄之间剩下3~5 cm间隙,以利雨水渗入。

1.5 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大田栽插适宜始期为4月下旬。在此期间,早插秧可延长红薯生长期,增加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以利秧苗生长发育,夺取红薯高产。栽插密度要视地力和施肥水平而定,高肥力地栽3.00万~3.75万株/hm2,中等肥力地栽3.75万~4.50万株/hm2,实行三角定苗,保证一次性成活全苗,栽插时穴施磷酸二氢钾30 kg/hm2,并穴施5%红薯茎线灵或5%涕天威颗粒剂30 kg/hm2,以防治红薯茎线虫病[3]。

1.6 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红薯各生育时期不同的生长特点及其对外界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合理运用促控技术措施,协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矛盾,是高产栽培的重要手段[4]。其主要措施是:一是及时查苗补栽,随查随补。二是及时中耕除草。在缓苗期后和团棵期分别中耕1次,以利增温保墒,消灭杂草。地膜覆盖田不必中耕,但结合小段打顶要及时拔除杂草,有利于红薯的生长发育。三是适时打顶和化控。第1次打顶在团棵期,第2次在秧长30 cm时,第3次在秧长达到0.8~1.0 m时,以后只要达到这个长度就要打顶。进入7—8月的高温高湿季节打顶困难,可用1 000 mg/kg的矮壮素,间隔10 d左右喷洒1次,共喷2~3次。四是后期进行叶面喷肥。对后期有早衰现象的地块,要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可防止早衰提高产量。

1.7 适时收获

红薯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特征,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因此,过早收刨的块根产量低,过晚收刨的块根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不耐贮藏,宜在气温降至15 ℃左右开始收获,12 ℃左右收完。

2 深加工技术

红薯作为初级产品,价位较低,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正由温饱型走向营养型。红薯经过深加工,可以生产出多种各具特色、营养丰富、倍受大众喜爱的精细食品,增加其附加值,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目的。红薯深加工的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等。

2.1 淀粉加工

红薯收获后,将破薯及准备磨粉的红薯清洗干净,经过机械磨粉、过滤、沉淀、晾干等工序,每5 kg鲜薯可生产

1 kg淀粉,一般可产淀粉7.5 t/hm2左右,产值可超过4.5万元/hm2。

2.2 粉条加工

按照林州市传统人工加工粉条技术,生产的粉条口感好、耐煮、市场销路好,一般在冬季上冻后加工。主要工序为勾芡、下锅、过水、冷冻、洗粉、晾干,1 kg淀粉生产0.9 kg粉条,可生产粉条6.75 t/hm2左右,产值可达10.5万元/hm2。若加工成精制粉条(丝)产值可超过12万元/hm2。

2.3 粉皮加工

粉皮加工较粉条简单,一年四季都可加工。主要工序为调糊、上旋蒸糊、冷却、干燥,1.4 kg淀粉可生产1.0 kg粉皮,可生产粉皮5.4 t/hm2,产值可超过10.5万元/hm2。

3 参考文献

[1] 张宏喜.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21,126.

[2] 李开明.红薯高产的技术对策[J].北京农业,2013(9):14.

[3] 陈东华.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浅谈[J].吉林农业,2012(11):188.

[4] 黎秀娟,黄础平.桂西北稻薯轮作模式与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1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