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务工创业促增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务工创业促增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善政之要,惟在养民,民富则国强。近年来,兵团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在保持职工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各师、团场在促进职工实现多元增收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呈现出不少新亮点。

冬闲务工忙增收

正月里来是新春。走进十师,职工在家门口忙着增收成为一个新景象。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工农闲时期不再是待在家里“守着牌桌转”,而是纷纷走出家门利用农闲时间忙增收。

2013年11月17日,十师一八七团二连职工唐朋林、唐安全、唐朋程三兄弟,一起到团办企业新疆丰庆贸易公司上班。

唐朋林说:“去年我承包地收成不理想,没挣多少钱。我兄弟家的情况也不好。入冬以来,我们兄弟三人在忙完自家农活后,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团里的脱壳厂找份工作,多挣点钱贴补家用。”

丰庆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浩说:“在我们厂,按照工作量计算,每人每天能挣180元至230元,月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农闲季节进工厂打工成为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新路子。”

十师一八七团政委王建江说:“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关键在激发职工活力,让更多团场职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工,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提升职工致富的能力。”

随着团场企业的增多,职工农闲时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人。

2014年2月,十师一八八团大罗素马铃薯制粉有限公司已进入非生产阶段,全体员工将有序进入设备维护、种薯包衣和参与种植阶段。据了解,到4月初企业囤积的1000多吨种薯进入包衣阶段后,每天需要200多名用工,持续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这将为闲置在家的职工提供一次短期增收机会。

输出一人富全家

还未走进八师一四九团机关大楼办公室,记者就已被屋内的笑声所吸引。进门一问,才得知是刚从国外从事“域外务工”回来的职工们在聊天。

“大家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记者问道。

一四九团十五连职工马军说:“俺们屋子里这些人,都是刚从安哥拉回来的,这段时间也没啥事,就想跟负责人聊聊天,看看今年还有没有机会去国外打工。”

说起“域外务工”,一四九团职工并不陌生。近几年来,该团以职工多元增收为目标,加快发展域外农业项目,走出了一条特色增收之路。

2007年以来,一四九团先后与中信建设、兵团建工、北新集团、中成集团、伟琳(澳大利亚)商贸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大集团合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输送农业技术专家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安哥拉、多哥、赞比亚、尼日利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从事境外农业综合开发。

团畜牧中心职工周二军告诉记者:“原来我一直在团场的畜牧中心工作,年收入2万元至3万元,勉强够家里的日常开销。近些年,随着物价的上涨,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幸好团场给我们提供了出国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农机操作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既赚了钱,又能为国家和兵团争光。”

2010年,一四九团成立石河子东阜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了团场的发展空间、加快了团场“走出去”步伐。

十七连职工刘建国说:“我家承包了约70亩地,以前每当播种、施肥、灌溉和秋收时,全家老少一起到地里干活,现在种地全部机械化了,我媳妇一人就能把地种好,我也能在国外安安稳稳地打工赚钱了!”

该项目负责人田静又告诉记者:“域外经济合作项目团收入良好,负责人年薪25万元至30万元,中层管理者年薪有15万元至18万元,普通技术工人的收入也能达到8万元至10万元。”

截至2013年12月12日,一四九团共向域外输派专家、技术人员26批次,170人次,累计为团场直接创汇1500余万元人民币。

记者获悉,近日,一四九团2014年的域外务工报名工作已经开始,原来计划招聘50人,可实际报名人数已达100多人。从原先的到电视台发广告招聘工人,到现在“不请自来”,一四九团发展域外经济的致富政策深得民心。

如今,一四九团域外农业合作领域已经从单纯的商务考察发展到农机、农业技术推广等各项服务,合作伙伴也已分布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一四九团的域外农业也由早期的大公司帮带,到自主“走出去”,使职工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辛勤浇灌幸福花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自主创业致富道路上,一师一团十三连职工邓霞可是个远近闻名的“能耐人”。然而,她的致富路却并不顺畅。

1984年,19岁的邓霞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在农一师一团十三连包地。两年后,邓霞调到了团商贸公司。1998年,在团商贸公司工作12年的邓霞下岗了。

下岗后邓霞情绪低落,整天闷在家里。但一家三口要生活,丈夫的月工资只有700余元、上学的孩子在长身体……面对生活的困境,邓霞重新振作起来。

2000年春节,邓霞开始在团部市场卖起了牛筋面,半年后的一天,她无意中听到送纯净水能赚钱的消息。

邓霞心想:随着团场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这是多好的商机啊!但当邓霞跟家人说起想办一家纯净水厂时,大家却一致反对。母亲说:“闺女,现在做牛筋面生意还不错,不要再折腾了,那生意你没有做过,万一赔了,咱们家可咋办啊?”丈夫也劝她:“生产纯净水,需要大量的资金,钱从哪来?还是放弃吧!”

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邓霞这样想着,便开始四处借钱筹资。2000年8月,邓霞筹资17万元,购买了纯净水生产设备,开起了纯净水厂。一开始,每天只能出售三五桶,经常是赔本经营。为了打开销路,她把生产出来的纯净水无偿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喝。

半年后,到邓霞这里来订水的人越来越多。邓霞雇了3个帮手,帮助生产和送水。客户多了,需求量自然就大了。2001年,邓霞在团场农贸市场申请了一块土地,投资26万元盖起了51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上层出租,下层用作生产车间和销售部。

2008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邓霞又与人合伙投资180万元,买了一台采棉机,平时她经营纯净水厂,秋收时节主营采棉机。2010年,为了更好地经营采棉机,邓霞把纯净水厂转让给别人,两层小楼全部出租,一心一意经营采棉机。

辛勤浇筑幸福花,在兵团,像邓霞这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职工还有很多。

近年来,兵团加快团场和连队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自主创收和多元增收的积极性,为职工创造了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职工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基层期盼 JICENGQIPAN

二师三十三团宣传科科员 陈晓鹰:为加快致富职工群众步伐,兵团提出走多元增收之路,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团场应走农业产业化和设施农业规模化之路。同时,团场还应积极引导职工走出家门到企业务工或发展“围城经济”,从而实现多元增收。

(魏 东)

八师一四九团政工办副主任 张云梅:这几年,团场从事“域外务工”的职工越来越多,外派出去的职工凭借自身精湛的农艺和农机技术,不仅为家庭增收,也为团场增效。如今,“域外务工”已经成为一四九团多元增收的重要品牌。

(黄伟华)

十师一八七团九连职工 马如平:像我这样农忙时在连队种地,农闲在团场企业打工的职工越来越多,种植一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在企业打工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一年四季有活干,比起原来干半年、休息半年强多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过上好日子、富日子、体面生活,是兵团职工最大的梦想。

收入问题不仅是职工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兵团各级领导班子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职工多元增收方面,不仅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还要积极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建立促进职工增收的长效机制。

随着兵团“三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职工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积极自主创业,并通过创业扩大就业,使劳动力需求增大。职工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也能进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