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谈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谈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邹城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古称“邹鲁圣地”,素享“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孔孟生活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至少说明迟至东周,古邹大地已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关于其时的历史文化面貌,除了可以从有关文献记载获得之外,现存于四基山西麓的孟林部分墓葬及峄山邾国古城遗址等更是确凿的遗存证据。

笔者对邹城境内发现的先秦时期遗存略作梳理,以期认识本地区更为悠远的文化面貌。

目前,邹城地区尚未发现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邻近地区来看,东侧临沂境内已发现有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西侧嘉祥县域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存,间接推知邹城地区可能在旧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居住,但这种判断尚有待未来考古工作的证实。

在论及邹城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在这里应指出山东地区已建构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邹城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有峄山野店遗址、北宿漆女城遗址、岗山晚照寺遗址、石墙北凫山山顶遗址、郭里独山遗址、张庄簸箕掌遗址、香城马家山头遗址和中心店遗址等。

上述遗址中,缺乏确属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存。笔者认为应区别分析。后李文化因临淄后李遗址发掘得名。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该文化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北侧一带,邹城邻近地区鲜见属于该文化的遗存,因此在距今8500-7500年的时段内,邹城境内的文化遗存亦很可能不属于目前所认定的后李文化,而另有归属。北辛文化因滕州北辛遗址发掘得名,从目前发现来看,该文化年代大约距今7300-6300年,分布遍及胶东半岛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集中于泰沂山系南北地区,邹城正位于其中,并且在邹城有滕州北辛、兖州王因和汶上东贾柏村等该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可见邹城当是北辛文化分布的腹地地区。目前造成的该文化资料的缺失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考古发现有限,二是对已有材料的辨识可能存在问题。

前述提及的邹城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得名于泰安大汶口遗址,年代大约距今6000-4200年,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遍及山东全境,苏北、皖北及豫东也有分布,是一支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邹城境内的大汶口文化以野店遗址为代表,另有北凫山山顶遗址等。野店遗址文化堆积中第6~4层属于大汶口文化堆积,基本包含了大汶口文化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该遗址为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发展序列、文化谱系、生产水平乃至社会形态均提供了丰富材料,属于该文化的代表性遗址。

龙山文化特指山东龙山地区的文化,得名于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年代大约距今4400-3900年,主要分布于今运河东侧的山东大部地区和苏北部分地区,可以分作不同的类型。邹城地区大概属于山东龙山文化的尹家城类型,境内以野店遗址第3层、漆女城遗址早期遗存和晚照寺遗址为代表。

进入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相当于夏代的文化是岳石文化。岳石文化得名于平度东岳石遗址,分布以泰沂山为中心,遍布山东全境,鞭及河南、河北地区。参照该文化的研究状况,邹城地区当属于岳石文化尹家城类型,但目前还缺乏代表性的遗址。

商时期,邹城地区大概属于古奄之地。较为重要的发现有南关砖瓦窑厂遗址、北宿西丁遗址等,年代大概属于晚商。由此可见,邹城地区夏至早商时期的文化面貌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邹城地区周代遗存中,西周时期遗存较为薄弱,主要有田黄寺顶子遗址、千泉护驾山遗址、大束灰城子遗址、看庄西柳遗址、香城羊皮村北遗址等,而东周时期最重要的发现自然是峄山邾国古城和孟林的相关遗存,另有中心南宫适墓等,其中像太平樊桥遗址、田黄后峪遗址等均延续到了汉代。邾国古城遗址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是中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时期都城遗址之一,有重要的学术和遗产价值,属邹城地区的代表性文物古迹之一。

以上在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邹城境内先秦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大概可有如下认识。

一是邹城历史文化悠久,至迟在距今约6000年时,先民已创造了甚为发达的文化,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年代可能更为久远。

二是邹城境内先秦时期文化遗存虽发现较为薄弱,但基本呈现一种连绵不断的态势,且不时涌现一些发展高潮。

三是目前发现的有关邹城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很不平衡,虽有像野店遗址和邾国故城遗址这样有代表性的遗存,但总体来看,文化缺环较多,文化序列不完整,有待于加强考古工作。

四是未来有关邹城的遗产工作应加强保护意识,例如像对待诸如邾国故城这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时,保护好是第一位的。爱护历史文化遗址,也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笔者梳理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并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仅供研究参考。

(作者单位: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