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立使人类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有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又一基本方式,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哲学思维推动人类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动因素和制导力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等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科学观的经典描述足以表明科学观念的变革能为实践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甚至可以说,科学观念的变革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在当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科学观念;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

一、科学的进步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

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哲学思维极其重要的基础。科学发展既反映并推动着实践的进步,又要求和促进着哲学的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当时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从中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哲学问题,促成了哲学形态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科学的哲学世界观。一百多年来,随着人类实践不断深入,科学也在迅猛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当代科学体系。今天,关注人类科学的时代性发展,提升和概括当代科学的哲学意蕴,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科学观,是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前提和当然内容。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把科学界定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者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进步必将导致人类实践观的时代性发展。

20世纪以来,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志的经典自然科学到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主干和基础的现代非经典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重大创造,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在实践领域的具体体现。而在当代,科学呈现出整体化地趋势,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当代科学的突出特征。与此相对应,当代新技术革命在实践领域的反映就是诞生了以电子计算机所带来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当代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关系表现为自然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必将导致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变革。

人文社会科学的可能性表现为人应该成为科学的对象,而人是实践的主体。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带来影响。

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标志是维科《新科学》的出版,在本书当中,作为“新科学”研究对象的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维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标界,是因为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倾全力研究自然界,而忽视了对人类世界的研究。维科创立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创造”的哲学原则,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的历史,因为这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本来就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新科学》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规律:即“以己度物”(“人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一切事物的标准”)和类概念(即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代表一类抽象性质,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由此可以得出,人文社会历史科学的客观真理性基于“主客同一”、“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他解决了人类如何由野蛮发展为文明这一问题。

作为维科《新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中说:人文科学“这个认识体系把作为经验存在的人当作自己的客体”。他进一步说,只有在特定的认识类型中,人才会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物,成为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反过来说,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科学才会真正的出现。也即是说,人真正作为科学的对象出场,以及人文科学的真正出现,均与科学理念的进步和知识类型的转型密不可分,而与我们是否一般地研究了或者谈论了人没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是社会的人这一命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一门科学(把自然和人两方面统一起来),认为人的历史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这里的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的身体”――人的肉体和具有受动性的人的感觉和外部自然,即“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和“自然的人化”(这里的人是是历史(自然)形成的,是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与自然的统一)的过程,得出“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的结论。

在当代,人的主体性条件即是当代实践的结果,也是当代实践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其中,人的主体性需要和利益是当代实践的强大内驱力,人的主体能力是当代实践得以展开、实现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主体思维方式是强化当代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以当代科技为主干的工具、方法、系统是决定当代实践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性中介。

二、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

认识与实践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科学观念的载体,哲学思维必须诉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对世界进行革命改造的物质力量。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步重大发展几乎都是伴随着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并以它作为理论先导的。因此,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必将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当展产生积极

影响。

通过“一个民族想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描述,可以得出:创新型思维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发展与变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

主体对世界的观念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中进行的。在当代,大力发展思维的创造能力是科学思维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主要表现为思维独立性和想象创造性,创造力是一切创造之源,创造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当代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在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因此,只有具备了科学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主体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新创造,在竞争中获胜。

在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反映当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的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即系统思维、互补思维。这种新的科学思维方式破除了阻碍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屏障,客服了经典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狭隘、片面的机械决定论,确立了当代科学发展共同遵循的观念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认识论,科学观念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方法的集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它不仅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深植于人类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之中。在今天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仍然是一种科学的实践观,即使在将来,它也不会过时。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如实地反映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本性及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实际地位,体现了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些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立足于当代科学,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是当前研究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于当代科学,不仅是指应当将当代科学作为当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客观依据,而且还意味着当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代科学的合理理解来规范和促进当代科学的未来发展。建构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是指为了实现当代科学的合理理解,我们在考察当代科学时必须确立起与当代科学的时代特点相适应的视野、观念、思路和方法。总之,通过科学及科学观念的时代性发展来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进行科学的反思,当代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必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其形态也必将随着科学及科学观念的发展而实现整体更新。

参考文献

[1]陶德麟,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人民出版社,2005.

[2]王贵友著.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3]欧阳康著.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超(1986- ),男,山东滨州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