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螟性诱剂诱蛾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螟性诱剂诱蛾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根据玉米螟性诱剂测报与传统测报的方法比较试验来确定田间示范赤眼蜂日期相差不大,结果表明,性诱剂测报是可行的,可以辅助甚至取代传统测报的方法,提高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精准度。

关键词 玉米螟;性诱剂;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29-01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最主要害虫,它不仅影响玉米的品质,造成的产量损失也相当严重,其危害、损失率居各种害虫之首。一般危害较轻年份,玉米产量损失5%~10%,危害较重年份可达10%~20%。玉米螟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具专一、灵敏、无毒害、无残毒、不伤天敌、经济高效等特点,在害虫防治尤其是辅助测报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测试玉米螟性诱剂在田间的诱捕效果,探索使用玉米螟性诱剂进行测报从而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可行性及方法,特开展了此田间试验[1-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通化县开发区都岭村、二密镇德胜村。供试材料为玉米性诱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无公害防治项目组提供,置于冰箱内保存。

1.2 试验方法

1.2.1 诱盆制作。选用直径25~30 cm、深8~10 cm的硬质再生塑料盆,在盆沿下1 cm处对称钻2个排水孔。盆沿上也对称钻小孔2个。将20号细铁丝中间拧1个小环,将大头针穿过性诱芯橡胶塞的小头,针头向凸面,圆球端紧贴凹面,将针头中部折弯,挂在铁丝的小环上。将铁丝横跨在盆口上,固定、拉直,使性诱芯位于盆口中心,并使诱芯的碗口朝下。 盆内放1勺洗衣粉(约0.3%)或少量洗涤液,然后注清水至排水孔。调节铁丝高度,使诱芯底部高出水面0.5~1.0 cm。将3根竹竿(或木棒)捆成支架,诱盆放在支架上,诱盆高度1.0~1.5 m。

1.2.2 诱盆放置。诱盆主要放在村边玉米秸秆垛西南面,村边玉米地周围,以及靠近玉米地的空地或玉米地之间的走道上。每1~2 d将死蛾捞出,并及时调节铁丝高度,保持诱芯底部高出水面0.5~1.0 cm。诱捕器中水位较低时,应及时加水,重新调节诱芯高度。每10 d或大雨过后补加1次洗衣粉。从6月19日开始放置诱盆,每个试验点放置3个诱盆,8月1日结束,共放置21 d。

1.3 调查方法

1.3.1 诱蛾量调查。在玉米螟化蛹羽化初开始调查,每2 d查1次诱捕玉米螟蛾量。

1.3.2 玉米螟化蛹率调查。于玉米螟幼虫化蛹前开始调查,在冬前选留的含虫量大的秸秆垛上,从6月5日至7月10日,每隔5 d调查1次,每次调查30~50头活虫,同时计算化蛹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虫诱捕量调查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诱蛾量最高峰为7月3日,诱捕成虫120头,其次是7月11日,诱捕成虫102头。

2.2 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调查

根据2012年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调查,6月26日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后推10 d(即7月6日)为第1次放蜂时间,间隔5 d(即7月11日)为第3次放蜂时间(图2)。

3 结论与讨论

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确定一直是采用传统的测报方法,由于乡镇农业站缺少测报员,经费紧张,所以调查点少、准确性低,而玉米螟性诱剂诱蛾观测方法比较简单,省时省力,准确性高。因此,进行玉米螟性诱剂诱蛾观测试验,探索可以辅助甚至取代传统测报方法,从而可以提高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准确性。

玉米螟性诱剂诱蛾观测方法定义赤眼蜂放蜂日期是在性诱剂诱蛾量突增后的4 d左右开始第1次放蜂,试验然后间隔7 d左右进行第2次放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月3日应为蛾量第1次突增日期,根据玉米螟性诱剂诱蛾观测方法定义第1次放蜂日期应为7月7日左右,第2次放蜂日期应为7月13日左右。而笔者采用传统测报方法,第1次放蜂日期定为7月6日,第2次放蜂日期应定为7月11日。

综上所述,玉米螟性诱剂诱蛾观测方法确定赤眼蜂放蜂日期是可行的,今后将作进一步试验,最终以性诱剂测报为主,以提高测报的效率和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精度。

4 参考文献

[1] 王烘印,张贵有.利用性诱剂粘胶诱捕器大面积防治玉米螟技术[J].吉林农业科学,1997(1):49-53.

[2] 孙淑兰,张兴武.性诱剂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5(4):48-54.

[3] 刘天龙,张忠谋,朱元良,等.性诱剂及不同药剂对鲜食糯玉米田玉米螟控制效果试验[J].上海蔬菜,2006(3):71-72.

[4]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等.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0,32(3):419-422.

[5] 张振铎,李国忠,李耀光,等.玉米螟性诱剂田间诱捕效果初报[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2):30-32.

[6] 王孝法.玉米螟性诱剂在预测预报技术中的应用[J].新疆农业科技,199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