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昆明人的气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昆明人的气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要问一个昆明人,中国哪里最好,他的回答一定是昆明;你要问一百个昆明人,世界上哪里最好,他们的回答一定还是昆明。

昆明的前世今生

如果要寻找真正的昆明人,还是要从“水”开始。几乎大部分城市的城建史,都是择水而居,从黄河岸边到长江之畔,水是一个个城市的命脉与根源。昆明也不例外——浩瀚苍茫的五百里滇池,为远古人类提供了丰美的水草和鱼虾。

数万年前,昆明人的祖先们就在滇池一带茹毛饮血,打猎捕鱼。他们勤劳勇敢,自给自足,他们是青铜器时代的氐羌部落。而后在公元前3世纪,“外人”来了——楚人庄蹻率众入滇,建立滇国,自称滇王。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用兵云南,在昆明设益州郡。

再往后,晋、唐以降,中原朝廷从未放弃对云南的管辖。公元937年,大理段氏夺取南诏政权,建立大理国,在拓东城基础上设鄯善府,即为昆明;公元1253年,元朝大军攻占云南,回回人赛典赤主滇,置昆明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昆明乃至云南的有效统治。明代大将沐英、清代平西王吴三桂,以及民国期间的唐继尧、龙云、卢汉等一帮人来来往往,各领……整个昆明历史,伸出一个大巴掌就可以轻松扒拉完。

兵连祸结的昆明,城头变换大王旗,带有鲜明的军事屯堡底色,这从市内残留的一些地名上就可见一斑。如豆腐营、金刀营、黄瓜营、麻线营、大树营、张官营……因为战乱和移民,昆明的历史也成了一部混杂的民族史,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在这里交流融合,把昆明人的血液和基因变成了一张几乎看不清本来面目的复写纸。许多昆明汉人自称祖籍在南京的柳树湾或者高石坎,他们的祖先要么是手拿令箭和虎符的军官,要么是脸上刺字的囚徒和罪犯,要么是屯田垦荒的士兵。从来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昆明人这样来源驳杂而混乱。

没有性格,就是最大的性格

昆明实在是一座漫不经心的城市。“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明杨慎语)。这样的城市适合养老,适合发呆,适合混吃等死,适合无疾而终。这样的城市气候温和,温和得像温吞的昆明人——总是不疾不徐,总是慢半拍,不华丽不优雅,不凌厉不粗糙,日子过得每天如一日。昆明人宽容,宽容到不管达官显贵、富商巨子,还是蓬头乞丐、贩夫走卒,都能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都能找到自己的活路。但这种表面上的宽容说到底也是冷漠——他们不会像北京人一样关心政治,不会像上海人一样关心股市,也不会像四川人一样关心诗歌。要问他们关心什么?老实告诉你,他们什么都不关心。偷得浮生半日闲,所谓活着就是一直活着,一直活到再也不能活的那一天。

昆明人也爱追逐时尚,但这样的时尚最后总会像“云南十八怪”一样串味。可能今天广州流行的时装,明天昆明就会有人在街上穿。但昆明人穿衣服的风格可谓七股八杂——有人穿薄纱裙子,有人穿长袖,有人穿毛背心,还有人戴狗皮帽子。你不必惊讶,惊讶也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

宽容、杂乱最终酿成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既养成了昆明女人家庭主妇般的贤惠,又助长了昆明男人不求宏图的悠闲。不信你看大街上开馆子的、擦皮鞋的,大多是外省人,而更多的昆明人宁愿在家坐吃山空,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淡淡,安于享乐。没有性格,也许就是昆明人最大的性格。

每当夜幕降临,昆明城里到处都是烧烤摊,到处都是歌舞升平。每到周末,昆明人更是像蝗虫一样四面八方开着私家车奔向临近地州,偷得休闲,享受美食。为此,他们得到一个有意思的绰号——昆虫。昆明人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一碗米线养活500万昆明人

移民历史与混血特质,造就了昆明人的混浊身世。浑浊的昆明人更像昆明的一种名吃——过桥米线。他们以鸡汤为汁,佐以鸡肉、火腿、竹笋、生肉、青菜、,连同米线一股脑儿下进碗里,碗面上风云不度,内里已经汤浓汁鲜。这种容万般为一碗、冶古今于一炉的吃法,虽说最早源自云南蒙自,但昆明是省会,把它发扬光大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据统计,昆明的人口有726万,居住在昆明城区的大约有500万。这500万人口中有多少昆明人有多少外地人,算也算不清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米线。昆明人偏爱米线,偏爱到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除开米线,那更加可吃的,大约就是各种山茅野菜。昆明人还吃树叶、吃草根、吃虫、吃花、吃毒药,能吃的、不能吃的,他们都吃。可以吃的花计有:棠梨花、苦刺花、金雀花、银雀花、石榴花、核桃花、大白花、棕榈花、芭蕉花、三七花、芋头花、南瓜花……可吃的毒药主要是草乌和附子。草乌也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巩俐喝的那种,草乌有剧毒,弄不好会死人。要求煮的时候不能见金属,不能见冷水,不能熄火,要连煮一天一夜,有人值守,等里面有毒的乌头碱破坏得差不多了,才可以食用。此物大补,据说吃了冬天不会冷,但吃野生菌、吃草乌吃死人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吃不吃,要看你够不够胆。

昆明人是出了名的“家乡宝”。他们不愿走出去,十个昆明人走出去,走回来的可能是十五个、十六个,多出来的有些是他们生出来的,有些是他们娶回来的。山地高原的环境,很容易培养夜郎自大和小富即安的“小城心态”。云南不靠海,云南人想海都想疯了。哪怕看到个湖泊、河沟,他们都以为见到了大海。比如阳宗海、洱海、干海子、水海子。但浩茫五百里的滇池,在省会的昆明人眼里却成了自家洗菜的池子,很是奇怪。

睁眼看昆明,这里有香车宝马,这里有山花烂漫。满街大象乱窜、孔雀横飞,是外地人对昆明的幻想。昆明人在这座城市,留下春夏秋冬的背影,徐徐前行,像过桥米线的杂糅,像野生毒菌的生猛,像春暖气候的温吞,像他们心头念念不忘的老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