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招商引资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它缓解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解决了经济建设中资金形成的瓶颈问题;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竞争机制以及高效率的体制,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从而对西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率先起步之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也呈现明朗化趋势,逐渐出现了多种形式全面发展的招商引资格局。但是不论是规模还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和东部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东西差距的表现及成因,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的途径,对于开拓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新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与东西差距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东部企业面临的日益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以及西部地区特殊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潜在的巨大能量等因素,产业西移,资本西进的势头逐年加强,改写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千古铁律。在此期间,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西部地区的企业也使出浑身的解数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迅速增长,从1992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就由2.6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17.4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68%,其中,外资直接投资额从1992年的2.1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7.22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不论是规模还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东部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很多不足与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吸引外商投资规模偏小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资流向西部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西部地区吸收的外商投资额仍然相对较少,规模较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资“东重西轻”的格局。西部地区多年来平均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为4.6%,相当于东部的5.4%。从绝对量来看,西部利用外资总额是呈递增趋势的,但从相对量来看,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总额的比重还是很低,2004年,全国合同利用外资1534.79亿美元,西部地区79 27亿美元,占全国的5.16%,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97%。全国实际利用外资606.30亿美元,西部地区17.44亿美元,占全国的2.88%,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34%。西部地区12省、市、区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只比东部河北、海南两省略高,远远低于东部其他9省市中任何一个省市利用外资的规模。这同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所占地位不断上升,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逐年提高呈鲜明对比。

西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偏低 外贸依存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总额(进出口总额)占该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西部地区是内陆地区,与国际、国内大市场连结弱,由于改革开放初期采取由沿海到内陆逐步推进的开放政策,形成优惠政策的梯度差异,加上资金“嫌贫爱富”的特性,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形成了极大的落差。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和东中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70%和81.8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地区的上述指标严重偏低,2004年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仅为9.34%,仅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3.34%,东部地区的11.41%。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的高低,反应着该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发展机会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甚至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国来说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2004年,东部地区的人均利用外资额为106.5美元,而西部地区的人均利用外资额;仅为7.7美元,仅为东部地区的人均利用外资额的7.23%。

外商投资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很低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利用外资特别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多,无论是外商投资企业还是“西进”的东部企业,投资西部的第一大动机是开拓和占领西部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贸易的发展。2004年,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为367亿美元,在全国外商投资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只有3.2%。再者,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的出口贡献率全国平均水平为4.33%,而在西部只有0.74%。总之,投资西部的外商出口倾向度非常低。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很低,以利用西部资源、生产和销售的方式深入开拓和占领西部市场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动机。

外资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供应和成本上,普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是西部地区所具有的优势。但仅有这些低成本要素的供给,西部地区仍很难吸引到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并创新产业结构。目前,外商在西部的投资呈现出很强的产业偏好,在西部地区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偏小,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项目,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比重很少。一些外商投资多的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投产见效快、风险小、短期经济效益显著。而西部急需发展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由于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利润率低,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比较疲软。据调查显示,西部地区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型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加工型企业,而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当中,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也占了80%。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虽然充分利用了西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投资结构中技术化程度较低,技术转让效果较差,不利于西部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西部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

招商引资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西部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和互动、加快崛起的有效途径。然而,透过一浪高于一浪的招商引资热潮我们不难发现,西部的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政府行为明显地不规范 西部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最高,但经济发展却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这说明西部

地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并不理想。众所周知,招商引资不是政府的主要任务,而是企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起到“搭台”的作用,但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西部地区政府的行为明显不规范,往往较多的是采取行政推动的措施,忽视市场运作,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企业“中心”地位不突出。另外,有的党政领导急于加快发展,便越俎代庖,直接到国内外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这样虽然引进了一定的项目和资金,但也因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党政领导由于不熟悉世贸规则和企业业务,引进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有的甚至上马了一些“半拉子工程”,使当地经济背上了新的包袱。由此可见,“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还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搭”与“唱”才能奏出招商引资的协合曲。

重招商数量,轻招商质量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不分项目优劣、不结合实际的“急成式招商法”引进的只能是无法攻玉的瑕疵之石,它使西部地区引进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的项目,甚至是被发达地区所限制、所淘汰的项目,这样不但没有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起色,反而成了累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西部地区招商引资普遍存在的“只有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提升”等问题和矛盾。当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的西部一些地区,尝到这枚难以下咽的苦果时,才会意识到“拾到篮子里的未必全是菜”。

重招商前的吸引工作,轻招商后的服务工作 西部一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前服务上,在某些政策和法律上做了很大改进,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但是一旦考察过关,把外资引进家门之后,就普遍存在“放手不管”现象。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作的调查显示,对市场秩序、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政府办事效率、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不太满意的外资企业分别占30.2%,25.4%,25.6%,31.2%,28.8%;被外企列入亟待改善经营环境的前七条,除尽快加入WTO外,其余六条依次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60.7%)、加强和完善立法(47.3%)、规范市场秩序(41.3%)、明确界定政府管理范围和权限(40.7%)、简化投资审批程序(38.5%)。这都是属于招商后服务范围内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在服务工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尤其是投资者进入后环境改善的服务工作。西部地区本来就落后,吸引投资不容易,必须把招商引资后的服务工作作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来抓,不能“开门迎客,关门打狗”。

重硬环境的建设,轻软环境的优化投资环境可以定义为影响投资活动的各有关环境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具体而言由两部分组成: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资地区对外来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全球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张、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投资区位的选择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挑剔,对投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地区由于复杂的地貌地形及气候条件,交通不便、设备陈旧、开发程度低下以及观念落后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是很差的,投资环境发展的滞后是制约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一大瓶颈。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硬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对而言,非物质条件组成的包括经济、法律、文化等软环境却发展缓慢,具体表现为引资政策透明度不高,服务效率低、乱收费现象严重,法律治安环境不佳等等。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吸引外商投资,就必须同时改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西部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促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西部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在努力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招商引资新机制基础上,西部地区政府应注重发挥西部的优势,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

规范西部地区的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在招商引资中具有双重性。当政府行为规范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当政府行为不规范时,就会扰乱甚至破坏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由于西部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管制思想浓厚,增加了投资成本。因此,西部地区政府应该依据国际规则转变招商引资的理念,招商引资工作应以企业为主体,应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第一线,政府主要负责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西部地区政府的行为,构建服务性政府,实现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例如大力建立和完善本地区的市场体系,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和塑造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新形象,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情报中心,组织人员对当地的比较优势、比较劣势进行研究等等。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外资投入的积极性 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积极性的高低,投资者把投资环境作为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但遗憾的是,目前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人意。西部地区要解决制约招商引资的环境问题,建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就必须加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为此,第一,应加大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西部地区由于深处内陆,地理、交通条件不如东部沿海,整体的基础设施发展薄弱,加上信息闭塞、硬环境的“先天不足”,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充分加大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才能联结成单一市场,才能改变西部与国际、国内大市场连结薄弱的现状。目前,两部地区应着重加强公路、铁路、机场以及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外等方面的通道,加快实现西部交通网络的现代化,促使两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西部地区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制定更多的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强化地区政府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可兑现性,建立起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的政策调节机制,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第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权力和义务需要用法律来保障和约束,市场竞争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西部地区应完善法律法规,以良好的法制氛围吸引外资走进来,以完善的法律保障让企业兴起来,让外商有法可依。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宣传,引导西部地区的群众建立开放观念和市场观念,从而建立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不仅能“走进来”,更要“留下来”。

转变引资方式,优化融资途径

目前,引进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是利用国外借款,三是吸引海外证券投资。由于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较差,许多外商认为直接投资有一定风险,特别是外商独资方式。因此,西部地区要面对现实,转变引资观念,注重研究并调整引资方式,实行引资多元化、多渠道,优化融资途径,降低引资的风险。例如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BOT方式(建设一营运一转交),它是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涉及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及交通运输、电力、农林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风险较大,利用BOT方式来吸引外资显然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上的BOT方式融资,将成为我国西部开发中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此外,还可以积极采用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的跨国并购,鼓励跨国公司参与西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资产重组,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资。

加强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因此,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时,应根据其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引进外资的领域、产业。在选择招商引资项目时既要兼顾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产业,又要取长补短,鼓励外资投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及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外资投向房地产业和以落后技术为基础的过剩产业,实行“以点带面”的发展战略,促进外商投资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利用外资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实现滚动发展。

结束语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西部地区要发展,要大力招商引资,就必须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各种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对外商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对外资投入的引导;政府应为西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使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外资的利用规模和效率问题。只有栽好了这些“梧桐树”,才能招来众多“美丽的金凤凰”,才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实现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作者简介:汪慧玲,女,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本刊特约研究员;黄滢晓,女,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