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产业技术不断涌现,为成产带来了巨大的实效。其中,支撑催化裂化汽油醚化工艺演进的相关技术较为多样化,且每类工艺技术的突出特点不尽相同,该工艺环节的技术进展相对较快。本文就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及其在近年来的进展状况做以论述,探究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技术的对相关领域实践的重要意义,以期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催化裂化轻汽油 醚化工艺 技术研究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领域的研究越发深入,研究成果都为实践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有利于产业效益的提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种类繁多,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生产环节的实际效能,提出了组合工艺的技术策略,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这也是为何石油化工行业看重此类工艺技术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原因所在。

一、催化裂化技术概要

在石油化工领域,催化裂化技术是维系石油加工环节有序进行的关键技术手段。通常情况下,要在催化裂化(缩写为FCC)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石油的二次加工等工艺过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催化裂化技术支撑下的催化裂化设备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一是“反应――再生系统”;其二是“分馏系统”、其三是“吸收――稳定系统”[1]。对于轻汽油醚化工艺过程而言,催化裂化技术是推进整个工艺演进的核心技术。

二、浅析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

从整个石油产业的运行过程来看,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物质发生裂化反应,通过技术手段及相关工艺的融合,使其转变为裂化气、汽油等过程[2]。基于此,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流程也遵循其原理而展开。在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较为简单,通过分馏、水洗、选择性加氢、醚化反应等环节的运作,将工艺效能提升上来,而且,各环节的联系十分紧密。相对来讲,国内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发展弱于国外相关产业环节,而且,很多工艺技术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之中,技术的成熟度也较低。即便如此,也没能影响该项产业在国内市场环境中的供给水平,基本维系供求相当。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石油化工单位要积极改换相关产业技术,深入探究有关催化裂化技术影响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改善策略,突出其催化效能,促进各产业环节走向现代化发展轨道中,节约生产所需资源,从而提升产业效益。

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看到,利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具备强烈的活性,由于催化剂的此项特性,被相关产业频繁使用。实践表明,该类催化物质能够提升工艺反应的效能。另外,在实践中,石油化工领域还多采用分子筛催化剂来改善产业工艺水平。与此同时,也有相关产业环节中的轻汽油醚化工艺采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来提升生产能效,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化学材料,而且该材料在催化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软强度高和无腐蚀性的特征,这也是其应用在实际轻汽油醚化工艺生产技术环节中的突出优势[3]。总之,在各类催化裂化催化剂特性的促使下,轻汽油醚化工艺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等几项催化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增强了我国石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探究基于催化裂化技术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演进及其实践意义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技术对于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及蒸汽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成品油类性质的稳定效能。可见,FCC技术支撑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更为完善,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产业的进步发展贡献较大的力量。

总而言之,对于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的技术应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工艺生产环节的安全及其效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来应对生产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强化轻汽油醚化工艺设计的周密性与安全性。

结束语:

长期以来,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在迅猛的发展,在各项工艺技术升级及演变的过程之中,各类新兴产业技术及研究项目的实现,为产业低成本运营提供了切实的帮助。通过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及其在近年来的进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可知,工艺技术的升级有赖于科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实质上,相对于国外的石油化工项目的研究成果而言,国内科研机构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尤其是要找到切实有效的催化剂再生方式,以此来提高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而支撑国内产业赶超行业领先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琰,李东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2010,05(05):529-530.

[2]孙世林,李金阳,张松显,任海欧,樊英杰,李长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中试研究[J].当代化工,2012,02(02):143-145.

[3]朱厚兴,宋爱萍.轻汽油醚化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分析[J].石油规划设计,2012,04(04):13-15.

[4]赵海生.浅析轻汽油醚化技术在国内的应用[J].石油化工,2013,12(03):56-58.

作者简介:刘浩(1987年4月30日),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2005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09年7月就职于格尔木炼油厂,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催化裂化汽油醚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