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建筑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建筑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考虑预算成本和结算及诸多其他费用。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要真实可靠地提供会计信息。施工企业在会计信息方面的诸多特征也和其他行业的会计存在着很大不同,这就加大了建筑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施工企业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措施建设施工企业在生产建设在的特征,通常会对会计信息提出一般意义上和本行业的要求。第一就是向别的行业一样,建筑施工企业都强调会计信息要站在经营管理的视角来考虑,为建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可信的相关会计信息内容。与此同时,投资者、使用者在做出决策时要积极主动地使用会计信息并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靠、可比、相关、可理解、重要、谨慎和及时等特征。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信息的内容。在这其中,可靠、可比、相关以及可理解等性质成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首选特征,重要、谨慎、及时以及实质超过形式等性质成为了次级要求,同时,这也补充和完善了首要质量的特征。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特征

建筑施工企业成为政府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如今,全球都处在经济发展缓慢的阶段,通过政府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施工企业的根本职能来说,它们主要为社会进行建筑施工和安装相关的产品和设施,确保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在施工企业内,会计属于行业会计,它的会计主体是施工企业。从它的基本经济活动来看,施工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明显区别于其它行业的会计。

1、分级进行核算和管理

与别的行业对比起来,施工行业的生产流动性非常大、生产周期比较长(大部分工程要跨年进行施工)、施工地点摊点比较多而且分布广泛。为了更好地把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施工和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凸显出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常运用分级核算和管理避开集中核算,从而避免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的脱节行为。

2、定单成本计算法

在施工企业进行会计行为时,要根据各个工程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也就是定单成本计算法。这就能够统一实际成本以及预算成本的计算口径,而且便于后继分析和考核。

3、核算与结算的分段性

通常情况下工程的成本核算以及价款结算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因为建筑工程周期漫长,假如等到工程竣工后再进行成本核算和价款结算,施工企业就不得不预先垫付数额巨大的现金。这就为施工企业在周转资金方面带来非常大的困难,配比原则也就得不到满足,而且也不能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各类经营效益。所以,施工企业通常会对已竣工工程的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分期计算,并且与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

二、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主要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一是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十分低下。因选择了某种会计方法后使得企业的内部会计报表在披露信息方面上可能更偏重于部分使用信息者,

此种现象会造成不少知情者得到了较大部分的有用信息和资料,其他人则很难获得此类资料。这就会导致企业在投资成本方面的持续增加。同时,这也意味着提供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就是说,企业的管理层因为采访了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和内部使用方,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存在诸多优势。和信息的外部使用相比,企业的管理层在信息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这就导致他们更趋向于美化相关的会计报表、对收益以及盈余做出调节,这就妨碍了市场良性的运转机制以及企业合理地配置资源。

二是原始凭证和单据并不十分可信、在编制报表编制时存在着不规范现象。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会是真实的、完整的。眼下,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中存在着运用假发票、将假工程的决算报销进行入账等现象,且十分严重。例如,在编制报表时美化报表的相关信息和内容,存在着有意漏编及漏报部分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现象,借此为个别人和小的集团谋私现象。

三是会计信息上面的数据显得非常单一,针对性和指导性也不到位。从如今的企业会计报告来看,会计信息的主要类型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披露范畴限定在财务会计确认以及计量方面的相关交易以及事项,而较少涉及到非财务信息。其实,部分非财务信息在很多时候的指导意义以及利用价值比财务数据更具有说服了。假如企业揭示的相关会计信息只能用来显示和展示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就会对该行业的整体评价产生不良影响,也妨碍了社会各界全面准确客观地衡量建筑施工企业。

四是在会计报表中,确认相关的收入与成本有些不足之处,存在着随意进行会计核算现象。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开工及完工日期会处在各不相同的会计年度,这就对建筑施工企业合理规范地确定工程结算收入以及结算成本之间所存在的相关配比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类因素都可以对建筑工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施工企业大多都不会遵循会计原则,从而存在着随意调节工程结算收入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工程的结算成本杂乱无章,企业在收入与成本的相关信息显得并不真实、可靠,这就会阻碍会计信息发挥自身作用,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

三、提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是建立和完善合理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业绩评价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管理者要切实认识到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会提高对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财务管理者只把本部门的定位确定为成本中心的现实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对财务部门中财务信息方面的准备成本以及使用财务信息的有关方在收集和处理财务信息的成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要从整体上衡量企业管理的重点部分,构建、完善、合理配置财务部门的业绩评价体系,使得财务人员的自身利益密切联系到本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利润和目标,切实提高和增强财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和增强施工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切实强化建筑企业在调度和管理资金方面的力度和措施。建筑企业还要增强自身防御和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合理安全地运用建筑资本和资金,切实增强和提升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建筑企业要建立进行内部结算的资金结算中心。特别是对那些层次非常多、区域跨度很大且流动分散进行作业的建筑企业,还要及早地转变为以及运用现代化、集中型的资金管理范式。(上转第85页)关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研究谢颖摘要:作为向社会提供生活性或生产的单位,事业单位包括各种劳务和精神产品,因而其具有不同于企业的特点。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和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形成了政事不分和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和模式,长期下来其开支较多,运作成本较高,财政负担严重。因而,创新成本核算,强化核算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其创新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作为事业单位组织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配置,对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然而,作为向社会提供生产性和生活的单位,事业单位在核算成本时具有不同于企业的独特特点。因此,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财务适当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其作用和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成本核算的定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购置固定资产和大修理、税费。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内涵丰富、应用广阔,包括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存在的问题部分事业单位未进行成本核算。由于单位性质或者是管理者原因并非是所有的事业单位均需进行成本核算,这是由多方面决定的,而这里所指的部分事业单位是指应进行成本核算而又未进行成本核算。2部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处于初经阶段,成本核算人员意识淡薄,核算管理模式单一,成本核算归属不规范,成本费用分摊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为因素过多,致使成本核算不实、不准、虚假性盈亏、超前分配或过度分配在一些事业单位存在,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事业单位核算成本的独特特点

作为向社会提供生活性或生产的单位,事业单位包括各种劳务和精神产品。因此,其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具有以下不同于企业的独特特点:

(一)非盈利性。受事业单位对物质财富不直接创造性的影响,其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也不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

(二)多渠道资金来源,严格的资金使用要求。事业单位组织和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及其他投资者提供。通常情况下,各部门在进行资金供给时往往对其使用范围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在获取和使用时必须对相应的限制或规定严格遵守和切实履行。

(三)核算的收付实现制及预算管理的实行。作为事业单位分配和使用内部资源的重要依据,预算是其获得社会提供资金的有效标准。因此,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对财政部颁布的核算制度严格遵守和切实执行,在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使,要在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粗放型“略有结余,大收大支”的核算方法。

三、事业单位核算成本的有效途径

根据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时的独特特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有效核算:

(一)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健全

对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正确核算要以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前提。

1、事业单位要对定额管理制度进行积极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对规定定额的超出部分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结合其原因差异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2、事业单位要对物质财产盘存登记制度进行积极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在分门别类制定和编制明细账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固定资产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3、事业单位对内部计划价格的相应制度进行积极的建立和健全,尤其是科研性的事业单位,要将其作为在内部进行经济核算的组成条件。

4、事业单位还要加强管理原始记录的力度和手段,在完整正确保管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实现内部核算流程的统一和成本核算的规范。

(二)成本核算方法的规范调整

事业单位要在对自身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选取适时适宜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将需求的满足作为其整体经营管理的目标,实现整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各种会计科目的正确应用,通过对国家有关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计科目,实现事业单位成本降低和效益增加的目的。

1、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为使事业单位组织和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状况及效果得以真实反映,其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要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核算基础,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实现财务控制和管理职能的发挥。

2、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同企业相同,事业单位的各项固定资产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折旧的损耗问题。虽然现行会计制度并未对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作出具体要求,但是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固定资产折旧手段,通过对“累计折旧”科目的增设,实现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同时,该方法的实行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于进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要在其成本中对折旧费用进行列支,而对于未进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则不列支出只提折旧。

(三)成本管理工作的完善加强

事业单位要对其用品的领退和收发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通过对其所需用品的消耗和领用程序建立相应审批制度,在将制定的相应成本目标作为依据的基础上,实现定额发放和计划领用的目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要在其成本核算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在财务管理中将成本核算和分配密切联系,通过成本分配机制和功效挂钩制度的推行,实现对传统管理中单纯以收入作为衡量其分配标准的改变。同时,还要重视将成本控制作为考核员工工作的重要指标,使全体员工得以参与单位合理节约和合理使用成本的工作中。此外,通过将目标成本向各个具体部门分解,在切实落实目标责任中实现成本节约从基层做起的目标;通过将成本核算向事业单位发展的整个过程渗透,实现成本核算职能在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正常运营中作用的切实发挥。

结束语:

作为较为复杂的部门,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特点。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对其核算成本时的独特特点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对核算制度进行健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一定能够顺利进行,其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艳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1,(11).

[2]李明太.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现状与发展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08).

[3]杨晓岩.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0,(21).

[4]徐晓军.浅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