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革命”尚未发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革命”尚未发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微信还是微博,在凝聚用户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在产品开发、商业模式探索、产业链构建等各个方面,都还只是小学生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谁将是未来霸主?“大家应该更关注微信而不是微博。”蔡文胜等互联网大佬已经开始为微信背书。如果说,过去两年微博的成功,成就了一个过渡时代跨界产品的传奇,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兴起会导致时代的更替吗?

应该不会。

巨头共存论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之下,只要市场容量足够,并且政策监管完善,独家垄断几乎是不会出现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G向3G转型时期,巨无霸中国移动构筑的“移动梦网”几乎在很短时间就轰然倒塌,其原因不仅在于竞争对手的快速进入,更在于移动互联网市场本身规模的急速扩大,原有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市场的独占。

因此,就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而言(数万亿),多个巨无霸级产品同时并存是存在经济基础的。

而在另一层面,微博与微信则分别代表了用户在手机端的不同需求,前者专注于满足用户的求知欲望,后者则更在意用户的表达欲望。如同报纸不会被电话里聊的新闻所取代一样,用户对于微信的需求在于沟通。其表现之一恰恰来源于腾讯本身,在微信用户数出现暴涨的同时,QQ的用户数开始停滞不前。从某种程度而言,被微信革掉命的不是微博,而是腾讯自家的QQ。

对于微博而言,新浪期望将其引向SNS的努力同样不算成功,虽然新浪期望将私信转化为即时通讯,消费者仍然更青睐QQ。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对于微博营收的期待仍旧更多来源于广告,而非增值收费。显然,在消费者已经拥有一项工具的时候,新出现的工具仅仅通过雷同的功能是无法吸引用户的。

在二者功能并不相同的今天,替代是个伪命题。

一面商业化一面富媒体

市场经济并不仅仅只青睐规模,大不一定强,小未必不精。而人们衡量一个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除了用户数以外,更重要的是收入。

就过去三年的表现来看,新浪微博在商业化方面的确变现能力不强。对于微博的未来而言,新浪所需要学习的不是B2C的亚马逊,而是B2C2C的淘宝——如何利用小微力量获得巨大成功。所以如果微博广告平台能够成功,微博真正打败的并非腾讯,而是百度。其效应类似于如同Facebook对于Google的威胁。

在硬币的另一面,用户数快速增长的微信则更接近于一种生活方式,走在国内大中城市街道,无数人群在使用微信。究其本源,微信是QQ的升级版,不过借由手机的LBS(地理信息)、语音、视频等功能成为一种新的富媒体交流工具。换言之,微信所实现的恰恰是许多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苦苦追求的RCS(富媒体业务)。正因为如此,微信在未来更重要的是对用户本身的经营,如同腾讯之前所做的QQ类增值业务或QQ+云平台一样,如何让客户留在腾讯的平台进行消费才是微信的关键。因此,马化腾才表示,明年将继续开放云平台,而且向所有开发商进行开放。

但相比于互联网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才刚刚起步。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移动宽带,基本的硬件性能仍旧束缚着消费者的选择,众多未知的商业模式同样尚未出现。结合了地理位置、人际关系、支付、娱乐等诸多元素的移动互联网究竟会怎样,仍旧需要观察。

无论当前如何热闹,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现在都远没有达到顶峰。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凝聚用户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在产品开发、商业模式探索、产业链构建等各个方面,都还只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