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α-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评价α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象为儿科门诊年龄在1~9岁之间、病程在48 h内的水痘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利巴韦林肌肉注射;治疗组34例,给予α干扰素,10万U/(kg•d),肌肉注射,疗程为3~5 d。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1%;而治疗组退热时间为(1.76±1.23)d,对照组为(2.46±1.65)d。两组比较对照组在显效率和退热时间上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α干扰素;小儿;水痘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feronα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ricella

QIN Zhangp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ili County, Zhangjiajie, Hunan 42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rferonα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ricella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A multicentra,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in 68 childrens aged from 1 to 9 years,had mild to moderate diarrhea of less than 48 houres duration.Totally children with varicell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re were 3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Ribavirin. There were 34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atients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terferonα. The total therapeutic course were 3~5 days.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ominant effective rate was 61.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antipyretic time was (1.76±1.23 d); The control group was 47.1% and(2.46±1.65)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P

【Key words】 Interferonα; Children; Varicella

小儿水痘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所致,具很强传染性,主要传染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主要侵犯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针头大小的斑疹、疱壁较薄易破内有脓液,会伴发继发细菌感染及水痘肺炎等,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干扰素是一种高活性、高效应的诱生蛋白质,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间对门诊水痘患儿采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探讨α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儿科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的具有典型症状的水痘患儿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病程均在48 h以内;选择年龄在1~9岁,其中1~3岁19例,3~6岁23例,6~9岁2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1],具有水痘接触史,伴有发热、皮疹,随机分为α干扰素组(治疗组)和利巴韦林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病例接受治疗前均未使用过任何其他药物,并已排除严重心血管系统、肝、肾疾病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未按规定服药、服药过程中因使用其他药物影响本组药物疗效者。

1.2 治疗方法 在采用相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α干扰素(赛诺金,由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国药准字S10960059),1~3岁10万U/(kg•d),3~9岁15万U/(kg•d),肌肉注射,连用3~5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分两次肌肉注射,共3~5 d。两组患儿均在发病2 d内开始治疗,开始治疗时间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68例患儿均详细记录临床症状。

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其他止痒药物和其他抗病毒药物,高热者可作退热处理,因病情需要可使用静脉滴注,并做详细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48 h内发热消退,瘙痒消失,无新皮疹,水疱结痂;有效:治疗72内发热消退,瘙痒消失,有少量新皮疹,水疱干涸;无效:治疗5 d后发热未消退,瘙痒不消失,皮疹增多,水疱长大,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2]。

1.4 安全性评价 观察患儿出现的症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并确定是否与本研究药物有关。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判定标准:+++为严重不良反应,患儿不能耐受,停止用药;++为中等不良反应,患儿能耐受;+为轻度不良反应,患儿能耐受,继续用药症状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6.0统计学分析软件。根据资料特征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标准差表示。 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无效病例α干扰素治疗组3例,对照组10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7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66 ,P

2.2两组患儿治疗后止痒、退热和水疱结痂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2,α干扰素治疗组在治疗小儿水痘过程中,无论在止痒时间、退热时间还是水疱结痂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

2.3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

3 讨论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呼吸道是水痘的主要传染途径,其次为直接接触。疱疹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皮肤出现皮疹。当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水痘虽然有自限性,一般10 d后会结痂自愈,但由于其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较重以及会产生并发症的特点[3,4],因此临床医生应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一旦发生水痘感染传播,积极的支持疗法极为重要且应立即开始。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可激活别的基因亚群进行转录,从而达到抗病毒、抗细胞增殖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4]。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抗原性和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α、β、γ三类。α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它主要可以通过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分解病毒RNA以及免疫调节达到抗病毒作用:α干扰素与病毒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病毒体内,刺激腺苷酸合成酶、核糖核酸依赖蛋白酶、MX蛋白的活化,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抑制核酸密码转录,分解病毒RNA;或通过免疫调节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或杀伤病毒[5]。当患儿机体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α干扰素首先作用于敏感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蛋白合成,直接阻断病毒复制,然后通过调节宿主的T细胞、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调节抗体合成等生物学效应,发挥抗病毒作用,另外还可以作用于正常细胞免遭病毒侵袭,中断病毒的扩散[6]。α干扰素通过上述机制快速消灭水痘病毒,有利于疾病恢复,另外α干扰素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还能阻止免疫低下患儿的病情发展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应用α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以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治疗结果显示α干扰素治疗组能缩短止痒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水疱结痂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6749.

[2] 周晓明,江萍,温武坚.伐昔洛韦治疗水痘40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22923.

[3] 周会臻,侯娣.水痘致急性横贯性脊髓1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0):765773.

[4] 单晨菲,左艳芳.水痘引起前庭神经元炎1例.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7,3(4):226773.

[5] 侯云德.干扰素研究的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9(19):205206.

[6] 陈新谦,金有豫.新篇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