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迪·沃霍尔:15分钟浮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迪·沃霍尔:15分钟浮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就让我们从一句经典的评语开始――“为世上一切原来错和不好的东西都附上了新的意义,把世上一切原来不对和差的东西都变成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没有灵魂的潮流与小聪明、没有深度的印刷艺术品,由虚名、跟红顶白与金钱堆砌出来的浮华。”它批评的是大名鼎鼎的安迪・沃霍尔所做的传奇杂志intervicw,来自一本名为Sex Death Enlightenment的书。

所幸,我们的波普大师不会看到这样的杀伐,但即使他有幸看到,也不会觉得怎样,因为他曾说,“我的思想就像是一部卡带录音机,它有一个按键:擦洗。”

1969年的秋天,他41岁,已经成为波普艺术运动的领军者,他那独树一帜的金宝汤已名扬四海,这时,他决定开始人生中另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投身于杂志业。他开始接手一本原名“inter/VIEW”的杂志,本来是为了拿到那些没有邀请他的电影首映礼和其他名流活动的入场券。杂志刚出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本典型的地下刊物,专注于电影。当然它开始有了很小一群Cult文化追随者,但并没有表现出能达到安迪预期的杂志水准。

“杜鲁门说他能所想即所得,而我,我所得非我所想。”安迪・沃霍尔这样表明他的所求。在得力伙伴Glenn O’Brien和Bob Colacello到来后,事情改变了,杂志转向成为一本面容光滑的月刊,如个人品牌般更名为Andy Warhol’s interview,后来为了简写,变为hlterview。

安迪发现了大众传播中的普遍心理,于是在Intervtew杂志中,他大量地引入了极度视觉化的表现手法,“我只是想,人们会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他们可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接受访问,或者吃东西。就像是在谈话节目中,我想人们会接受新闻的时候,一边用着早餐或者剪剪指甲或者什么别的事情。”他似乎早已看穿,杂志不会是让人正襟危坐的媒体。

正如学者Victor Bockris所言,“当Interview杂志表现出一个强力的个人观点,那就是必须有钱、美丽、年轻和努力工作,它在宣扬着Factory工作室的新照片,让它们得以面对那些更为庞大的、对60年代厌倦的受众。它的风格非常‘沃霍尔化’,无编辑,无边际的访谈,充斥着大量的语气词,而这些常常铺满数十页。”

由于安迪的非出版人角色,他令杂志业不再只是杂志的工业,而是通过他的活动能力,让杂志更加开放,成为一个公共的摄影Studio,让各式人等登台亮相。它对文化也有着令人惊异的巨大影响力。无编辑的思路,更像是现代视觉杂志的先驱(即便不是,也是现代杂志设计的史前文明)。

他亲力亲为,自己做访问时持着的录音机常常摆进明星的私密空间;他使用电话作为采访工具,留下了大量的电话便条,“你必然是通过你最亲密的人联系到你的好友,而不是通过媒体,你需要的是电话机”。

当Intervlew杂志真的顺其自然拿到入场券的时候,它开始演化为“安迪・沃霍尔野心”的重要一翼。波普大师的产业涉及商业广告、杂志、电影、电视、摄影等等。而他更自命有着“社交病”,夜夜笙歌,影星、歌星、摇滚明星、企业家、社会学者都能成为他的城中好友。他的商业艺术公司越发成功,但他自言,变得富裕并不像过去那样有意思。

在他看来,为Interview制作签名版名人脸孔杂志封面是更加有意思的事情,他甚至为他们提供了更让人惊讶的艺术作品。在为伊丽莎白・泰勒、滚石乐队的MickJagger、李察・基尔等设计的封面中,他为这些明星的年轻时候作了一个典范式的印刻。

原来的错和不好的东西在这本杂志中的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安迪・沃霍尔成功地让杂志成为一种涂抹上光亮油彩的工具,它是必须让人顶礼膜拜的,于是,它就超越了寻常的大众媒体。他利用那种为人讨好的手法,无形中构建了一个日后无法复制的艺术品可能,让我们感觉那个创造力非凡的年代是如此的充满光华。

“我从不会分崩离析,因为我从来不结合在一起。”他的创造力没有完全地发挥在杂志业上,是这个产业的遗憾,而杂志业并没有因为他创造的独特的Interview杂志而得到一个可以传承的教益,则是这个产业日渐商业化、世俗化、平庸化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