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用吓唬,也能阻止孩子的不良倾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小孩有不良倾向或不良行为时,我们大人总是用说教来阻止,可是孩子根本不买我们的账。三四岁的小孩控制力弱、理解能力有限,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我们大人的话。这时我们束手无策,只好用“魔鬼”、“坏人”、“警察”来吓唬他们,结果他们变得很顺从。其实这种吓唬治标不治本,表面上暂时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又带来新的问题,对孩子的今后成长不利。因此,我们家长要认真反思,不用吓唬,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阻止孩子的不良倾向呢?
转移注意力
案例:3岁的蕾蕾看了一天的电视,妈妈怕她伤了眼睛,叫她不要再看了,她不听。妈妈吓唬她:“电视里的怪兽等一下要跳出来吃你了,先吃手,再吃脚。”蕾蕾吓得拔腿就跑,妈妈乘机关掉电视,得意地笑了。
分析:这种吓唬虽然达到了一时的目的,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孩子才3岁,心理脆弱,承受力非常有限,孩子会因惊吓过度而产生恐惧,可能形成恐惧症,还可能导致精神失常。电视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现代人与电视绝缘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看电视,还谈电视,如果孩子对电视形成过度恐惧,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也不利于以后的人际交往。
支招:如果孩子沉浸在电视里不能自拔,妈妈不用吓唬,可用其他的事或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从电视中抽身。比如,妈妈可以拿着一款新电动汽车玩具对孩子说:“这电动汽车很有意思,你能不能开?你能教妈妈玩玩吗?”等孩子玩时,妈妈乘机关掉电视。总之,要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东西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两三岁的孩子注意力非常有限,集中的时间较短,易分散,转移注意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代币管理
案例:3岁的川川喜欢缠人,妈妈每次出门她都缠着要跟着。一天,妈妈要去上班,川川坚持要跟着,可是,带小孩上班是违反公司管理制度的。妈妈说不上班就没钱买吃的穿的,川川还是缠着要去。妈妈灵机一动,说:“你不能去,路上有孬子(有智力障碍的人),抓孩子,打孩子,你要去,孬子会把你的头打破。”川川这才放手。
分析:这种吓唬让孩子感到恐惧,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如果孩子以后真的遇到孬子,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就可能用石块、棍子攻击孬子,孬子就可能失控,把孩子打伤。
支招:妈妈可用代币法来管理孩子。当孩子缠人时,可以对她说,如果继续缠人就把她心爱的玩具收回,或者送给别的孩子,也可以进行其他的惩罚,比如:不给她买衣服,不带她到外婆家等。剥夺她感兴趣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还可以用奖励的方式进行管理,如果她听话,就奖励她想要的物品,或带她去做感兴趣的事情。多次强化,她的不良行为就会消退,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让孩子自食其果
案例:萌萌,4岁。他爸爸喜欢喝酒。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和客人划拳喝酒,萌萌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也嚷着要喝酒。萌萌的妈妈最讨厌老公喝酒,生怕儿子被老公传染,成了酒鬼,于是她就吓唬萌萌:“酒里有毒,小孩子喝酒会喝傻。”萌萌后来长大了,觉得酒是神奇的东西,大人喝没事小孩喝就傻,对酒的好奇心更大,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家里经常偷偷喝酒。
分析:妈妈的吓唬并没有吓怕萌萌,“酒里有毒,小孩喝酒会喝傻”,这更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既然酒有毒,孩子会喝傻,大人为什么还要喝呢?相反,孩子长大后会觉得酒是神奇的东西,更想喝,所以十五六岁的萌萌经常偷酒喝。这就是潘多拉魔盒效应。
支招:4岁的萌萌要喝酒,大人不必吓唬他,可以让他用舌头舔一下烈酒,让他尝到酒的威力,可能他以后就再也不想喝酒了。孩子的舌尖承受力非常有限,烈酒刺激性大,让他去尝试比吓唬更有效,他对酒的好奇心能适时得到释放。
教孩子换位思考
案例:4岁的小怡把小伙伴的玩具狗拿回家了,小伙伴毫不知情。妈妈怕她这样下去会变成小偷,就吓唬她:“这狗待在别人家里晚上会咬人,谁拿的就咬谁,赶快还回去吧!”小怡一听很害怕,立即把玩具还了回去。
分析:虽然吓唬让小怡把玩具还了回去,但是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对小伙伴的影响,她只是认为自己倒霉,拿来的东西会咬人。以后她还可能把人家的其他东西拿回家,还可能把别人的钱拿回来,因为钱不会咬人。
支招:妈妈可以让小怡学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拿走,自己会怎么想,引导孩子思考。这样孩子就会认识到拿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教孩子正确使用物品
案例:小鹃,4岁。一天,她想用剪刀剪纸玩,妈妈怕她弄伤了自己,就吓唬她:“剪刀不是随便玩的,一不小心划破了手,身上的血就会流光,人会痛苦地死去的。”小鹃吓得连忙扔掉。
分析:妈妈怕小鹃玩剪刀划伤自己,吓唬她,情有可原,但是妈妈对女儿的教育并不妥当。剪刀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人使用是否得当的问题,并不能因为拿剪刀有危险就不让孩子去碰,因噎废食只会让孩子不敢使用剪刀,剥夺了剪纸带给孩子的快乐。
支招:妈妈可以指导小鹃正确使用剪刀。先示范让孩子掌握要领,再让孩子尝试,妈妈可以在一旁观察,及时纠正不当操作。孩子掌握了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她会感到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增强了,她会更加自信,享受剪纸的快乐。
告知孩子后果
案例:健健,5岁,正在上幼儿园。午睡时,他一不小心把痰吐在邻床安安的被子上。安安醒来发现自己的被子脏了,就问健健是谁吐的,健健说不是他。放学回家后,健健问妈妈:“说谎的孩子舌头会不会被人割掉?”妈妈怕他说谎,就应道:“那当然,舌头会被割掉,说谎次数多了会变成哑巴,老天不让他说话了。”可是健健提出质疑:“以前我把杯子打碎了,说是小猫干的,我的舌头怎么没被割掉呢?”妈妈无言以对。
分析:家长怕孩子说谎就用“说谎舌头会被割掉”来吓唬孩子,而5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否定妈妈的回答,也会意识到妈妈在说谎,这会影响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家长说谎会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不利于以后的家教。
支招:妈妈可以实事求是地告知说谎不会割舌头,但是别人也会发现,一旦发现,别人就不再相信你,你就会失去朋友,心情就不愉快。说谎也会让别人心情不愉快。家长要教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