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是否把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在通过对语言与文化输入的关系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尝试说明如何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日常教学中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

关键词:文化渗透; 语言; 语言学习; 文化教育; 文化差异; 交际

The cross-language cultural in EnglishTeaching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part of the conventional culture.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way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depends on a sea of intelligible and acceptable language input . For English leaner’s part , apart from the surface input such as phonetic and semantic input , there is another deep level of input : the cultural input . The paper tries to show how to transmit the cross-language cultural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hrough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 Languag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nform cultural input , language acquisition

引言

在一次阅读中有这样一个句子:“Jim is rolling on the green .”但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对其含义不了解。原因是对这句话的文化来源不了解。这句话并不是说吉姆在绿色上打滚,是说吉姆很有钱。因为美元是绿色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提倡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其中,把文化意识作为教育内容和具体目标正是抓住了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跨文化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是由于历史、地理上的长久隔绝,以及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都是对个人价值的推崇和保护,人文性极强。在当面赞美对方的时候,中西方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果被人当面赞美“You are a pretty girl!”、或“You look beautiful today”时,西方式的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西式的回答直截了当,而中式的回答因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体现出谦虚谨慎的语气。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首先,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汉语民族重曲线思维。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句式结构上,英语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汉语则多为后重心,头大尾小。如英语句子:“Mr King had an accident when he was driving to work”,汉语则把重点have an accident 放后。其次,英语民族重形式逻辑,中国人重辩证思维。这种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再者,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汉语民族重形象思维。比如汉语里的“东西”一词,包含了几十种内涵,表示疼爱的:“你这个小东西!”;有骂人的:“坏东西”、“老东西”;有指具体事物的:“别落了东西”;也有抽象的:“分不清东西南北”。我们已习惯于用具体的词表示虚的概念。而“东西”在英语词典里一般只有“thing”来表达。最后,英语民族严格区别主体和客体;汉语民族主客体互相浑融。在语言上也能充分体现出这种文化差异,英语的主语有人有物,主动、被动,范畴分明;而汉语作主语的往往是人或有生命的名词。如被动句中的“The steel bridge was build by T&M Company”。汉语则译成:“T&M公司建起了这座铁桥。”

三、社交礼仪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也随处可见,如见面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握手表示亲热。西方则不然,多数欧美国家是不随便和人握手的。又如中国人喜欢在见面时问对方“你多大了?”、“你干什么啊?”、“你要去哪啊?”诸如此类的话,但在英语国家,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等属于个人隐私,打听这些情况是没教养、没礼貌的举止。

四、风土人情的差异

英语在称谓中用词甚少,“叔、伯、舅、姑丈,姨丈”这些词只用一个uncle,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也大多直呼其名,他们是想与对话者取得平等地位。而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在西方一般不用于表示非亲属关系,汉语中常见的“警察叔叔”、“售货员阿姨”、“王大爷”等称谓不能直译为“Uncle Policeman”、“Aunt Salelady”、“Grandpa Zhang”,至今许多地方的学生还称教师“Teacher Wang”或“Teacher Cai”,这也是滥用称谓,应及时纠正过来。

五、历史地理差异

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会形成与此地域相一致的对事物的看法,会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英国,人们喜欢“西风”而讨厌“东风”,因为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了温暖,而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东风”这是寒冷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即为证明;而中国西靠高原,东风吹来,无比舒心,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却刺入肌骨。因此,,决不能以汉语的地域文化背景来翻译英语句子。

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了跨文化教育。原因在于:其一,人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其二,认为跨文化教育太深奥、复杂,且不易操作。但实际上,跨文化教育是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导入文化意识呢?在此,我有以下的一些作法,可共教师在平时的文化输入教学中做参考:

1.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育的空间。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而星期日“Sunday”,会使人想到耶稣复活、做礼拜、过节,常常有神圣、欢乐等含义。这样,人们就把最漂亮的衣服说成是“Sunday ”或“Sunday Best”。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或“星期日”则没有以上之意。因此,词汇教学不能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口语训练中的跨文化教育

日常的口语交际,也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一般是不可原谅的。听者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因于语言知识的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

3.语法学习中的跨文化教育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如这样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这里的谓语动词怎么用单数形式呢?原来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因而,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因此,在日常语法教学中,如果恰当地引入跨文化教育,既能使学生获得西方文化知识,又能使枯燥的语法阐释变得鲜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阅读课文中的跨文化教育

中学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阅读材料,其中也包涵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读者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说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如学习《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时,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修辞艺术和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水平。

5.其他形式的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之。例如,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并配有字幕的影碟。学生们一方面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直观的感性认识。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实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厚宪.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 中国英语教学,2002(6)

[3] 陈舒. 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载《国外外语教学》,1998(2)

[4]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1994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