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身份与人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身份与人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讨论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各种新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揉进了浓重的商业文化色彩。在这种变革中,新生代大学生被迫或自愿地接受了商业文化的洗礼,同时骨子里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这种变化中,大学生表现出一种自卑感和自尊心矛盾冲突的浮躁情绪。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过高评价的逐渐退潮,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在个性的张扬与丧失中不知所措。商业文化的本质是功利性,人人渴望在商业社会中获得功利的占有,如金钱、地位、名誉等。当代大学生便是在这种商业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中,为强烈的占有欲望和急功近利的冲动所主宰,由此丧失其尚不坚定的主体性。大学生在渴望成功和害怕失败的躁动中,表现出自卑与自尊、焦灼与迷惘的矛盾和情绪。同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拥有各种“大学生”头衔的人急剧增多,不可否认,教育的普及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知识贬值”一说是站不住脚的,与其说是知识贬值,不如说是大学文凭贬值。所以,在商业文化中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对校徽已不再感兴趣,不再为此而自豪。

学生等于幼稚,这似乎已成共识。“幼稚”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总是难免,其含意主要是指不谙世事人情,不善处理各种事务。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以求成功,也是一种能力和知识。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似乎总是较他国学生要多一份“幼稚”?这似乎只能从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中得到解释: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和教学方法的不当。

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人”是文明修养的体现者,其行为以知书达理、举止高雅为特征。今天,传统文化同样赋予了大学生这些特征,这实际是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大学生”意味着较普通公民多一份责任和义务,这似乎是令人奇怪的,社会中其他公民对于文明举止似乎可有可无,而大学生“读书人”的文明修养则必不可少,这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自己作恶人而要别人作好人,自己破坏规则而要别人遵守规则。与此同时,又将人人都想成比自己恶上百倍,自己总是好人难当,满腹委屈。在此基础上,人便有了双重人格:身份感极强而又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不同的行为,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们也是“好人难当,恶人好做”,戴上校徽是温文尔雅,摘下校徽是厚脸黑皮,这与普通国人在一个熟悉的人群中表现出谦恭礼让,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则可鲁莽行事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肯定,在一个缺乏信仰的人群中,言行缺乏逻辑一致性和双重人格是必然的。

客观地说是否佩戴校徽并不重要,但是校徽的消失却折射出当今社会变迁和踪影,不能不令人深思。我认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赖于这个社会中科学知识的进步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社会公民都应在追求文明与进步中提高自身素质。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在校园中应得到遏制,而追求知识与真理,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才是大学生和其他公民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