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梁思成与乐山白岩山崖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梁思成与乐山白岩山崖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分布有大量的汉晋时期的崖墓,称为乐山崖墓。其总数约在一万座左右,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竹公溪、临江河两岸最为集中。乐山崖墓以规模宏大,分布密集、雕刻丰富精美且极富巴蜀文化特色而享誉中外。目前,乐山崖墓群中已有1处(麻浩崖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白岩山崖墓等)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被公布为乐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些崖墓中,有一处山势峻秀。古有”天马云龙,异常秀丽”之誉的白岩山崖墓,还与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先生到了云南。1939年9月起,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等学者,开始了对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35个县、为期半年的古建筑考察。梁先生在乐山考察了乐山大佛。灵宝塔、龙泓寺摩崖造像、白岩山崖墓。峨嵋山飞来殿、圣积寺铜塔、夹江县杨公阙,千佛岩摩岩造像、古民居等,其中,乐山白岩山崖墓是这次考察的重中之重。

在梁思成之前,中外学者已对白岩山崖墓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如1908年英国学者陶然士就首先调查了白崖山崖墓群,其后撰写了《四川之墓葬》一文,并提到白岩山崖墓中有宋代碑刻题记,他以轻松的笔调写道:“宋代时期,嘉定的一群崖墓设有门廊,作为夏天游人的休息处所。文人骚客离去之后,往往在墙上写题记,这些早就被打开的岩洞,每个人都可以亲临现场目睹宋人的得意之作。”

1914年法国学者色伽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工作自然较陶然士细致,后著《中国西部考古记》中,言白岩山崖墓地理位置道:“距嘉定北门十五里赴雅州大道之道左,有一带紫色红沙石极美之崖,其中凿有多窟,远望可了见也。地名‘白崖’”。色伽兰从白岩山南至北介绍了四座崖墓,重在文字题刻和画像雕刻的记叙,并给予了白岩山崖墓很高的评价:“其雕饰集单纯审慎之能事。外饰既佳,室内设计亦极调合。在汉代艺术遗迹中,间有之欠雅致,无气力,及幼稚之点,兹皆一洗而空之。其简洁及其尺度,可谓已臻完善矣。”对崖墓石刻表现出汉代石刻艺术之古拙、气魄宏大的特点颇有体会,殊为难得。

1936年,英国学者贝特福对白岩山崖墓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并作了部分崖墓形制结构的测绘工作。后著《四川汉代崖墓》一文,首次发表了白岩山崖墓群中部分墓葬的实测图,其中就有后来梁思成测绘的第45号墓的平面、剖面图等。

三年后的1939年,中国学者对白岩山崖墓的首次科学考察开始了,那就是梁思成先生领导的调查测绘。该次调查测绘工作是梁思成先生和刘敦桢先生合作进行的。他们得到了乐山仁济医院院长、业余考古爱好者杨枝高先生极其热心的帮助。杨枝高自1937年以来,以乐山为基地,自费调查四川各地崖墓,收集大量文物进行研究,著《四川崖墓考略》一文在《华文月刊》发表。这次梁思成先生到乐山,杨枝高无异十分高兴,不但让他们住宿在杨家,还自愿充当他们的向导,使白岩山崖墓的调查工作能顺利进行。事后,杨枝高先生特意在《四川崖墓考略》中留下一笔道:“冬十月曾道营造专家梁。刘二君调查蕴真洞一遍,后由蓉来函云,确是汉物。”

这次调查工作的成果收录于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一)――四川部分》中,文载:“乐山县内崖墓,以白岩山诸墓规模较巨。其地位于县治北十里竹公溪西岸。沿山东北麓,就褐色砂崖,开凿墓穴,绵延二里许。”文中分白岩山崖墓为“简单者”和“规模较大之墓”,分别介绍了崖墓的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尤其详细介绍了仿木结构的“人字形驼峰,蜀柱,弯形拱、横枋,檐椽、瓦陇、檐瓦。藻井”等。并附照片十幅,直观展示了白崖山崖墓的墓葬形制结构平面布局,墓门出檐雕刻、藻井、门阙等。文中最后指出:“前述墓堂,久用为栖止之所,宋时有白云、清风、朝霞诸洞之名;如程公望注《易》:朝霞洞,苏洵父子,数相过从。今南端一墓,门柱上浮刻碑文,有元祜。延祜、绍兴题记。即其证明。中部两墓,内塑佛像,似明清人所为。文中所录“白云、清风、朝霞”即著名的“白岩三洞”,三洞和“明清佛像”现均存原地。证明了梁先生所载之准确无误,白岩山也因之成为乐山时下的一处风景旅游区。

其后,梁先生又在所著《中国建筑史》中总结说:“乐山县白崖,宜宾黄沙溪诸大墓,多凿祭堂于前,自堂内开遂道以八,墓室即辟于墓道之侧,其中亦有凿成石棺者。全墓唯祭堂部分刻凿建筑结构形状。堂前面以石柱分成两间或三间,其外檐部分多已风化。堂内壁面隐起枋柱,上刻檐瓦,瓦下间饰禽兽。堂内后壁中央有凿长方形龛,与山东诸石室之有龛者同一形制。祭堂门外壁上亦有雕刻阙及石兽者,盖将墓前各物。缩置于一处也。”

粱先生对乐山崖墓最具地方特色的“前堂后室制”墓作了准确的记录,同时又发前人之所未发:一是认为乐山崖墓葬前堂即相当于山东汉墓墓前“祠堂”,而将其定名为“祭堂。其后贺昌群先生则定名为“享堂”,其意一也:二是认为前室门前雕刻相当于山东汉墓墓前”神道”。尤其是后一提法,笔者今天读之,有如醍醐灌顶。这一看法,据笔者所知,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无一人论及,笔者研究乐山崖墓多年,也从未想到此点,真真为之愧恻。

华西大学博物馆1947年出版了郑德坤著《四川古代文化史》。书中评价乐山崖墓说:“最复杂之崖墓,可以嘉定之白崖山和柿子湾为代表”。并以最多篇幅介绍了白岩山崖墓的建筑结构,仿木建筑雕刻等。从中,不难看出梁思成先生所做工作对他的影响。

建国后,梁思成先生参加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委会的领导工作。是第六次稿本的主编之一。并在1965年主持了最后一稿的审定。198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载:“四川一带盛行的崖墓,以乐山崖墓规模为最。其中白崖崖墓在长达一公里的石崖上,共凿有五十六个墓,而以第45号墓所表现的建筑手法最为丰富。此墓外开三门,门上施雕刻。门内有长方形平面的祭堂,壁面隐起柱枋。北壁中央有嵌入的龛。顶部加覆半形藻井,龛的两侧各辟一门,门内为纵深的墓室,设灶、龛和石棺。这是汉朝合家合葬的一种形式。第41号墓入口雕有双阙,反映了地上建筑的形制。”书中还刊登了第45号墓、第41号墓的平面图。剖视图。双阙立面图,享堂内景图等。这些显然都是1 939调查测绘白岩山崖墓工作的所获得的成果。

梁先生之后,前来调查白岩山崖墓的中国学者又有陈明达、辜其一等。像梁思成一样,学者们都重视崖墓建筑艺术,于是白崖山崖墓就更多地以建筑艺术驰名于世,其研究成果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物学术界主流,以至于在《文物》1961年4、5期合刊载的文物博物馆研究所资料室撰写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一文中,特别提到乐山崖墓应选择一处在下一批公布为“国保”,其理由就是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的:“汉代建筑的实物例证,已有石阙,石祠,而缺少与此性质约略相同的崖墓,第二批名单中,似可就四川乐山、彭山两地崖墓。选择其典型代表列入”。果然,在1988年。乐山崖墓中的麻浩崖墓就被公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成为在四川崖墓中的第一处“国保”崖墓。

自梁思成调查白崖山崖墓以来,已逝去69个年头了。梁思成先生也驾鹤仙去34年。但先生留有足迹的白崖山依然故我,先生亲手测量过的崖墓尽管受到了风雨沧桑的无情消磨,但依然立于白岩山紫红色的石壁之内,顽强地刻记着先生在乐山的“存在―。

参阅: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建筑师梁思成》林洙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6年版

《梁思成与林徽因》费慰梅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作者:唐长寿,四川乐山市文化局

摄影:刘锦标、金磊、

收稿日期: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