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孕婴权益隐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孕婴权益隐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解决问题时,不要以一个问题代替另一个问题。当我们为伸张权益大声呼喊时,别忽视那些“未在场者”的权利。

“当下最热同时又最冷的话题是什么?”答案是“经济严冬”。在报纸、杂志、电视台充斥着各种企业亏损、工厂倒闭和降薪裁员的新闻。身处工薪阶层,在这个事关去留的重要关头,几乎每个人都如履薄冰。

一篇名为《白领度过金融危机的十招》的短文在办公室广为流传,其中包括“不辞职、不跳槽、不创业、不主动找老板加薪”等内容。在这份训诫的最后一条,作者写道:别生孩子。然而,在女性白领中间,一股“金融危机宝宝”的旋风却悄然刮起。

前不久,国内某知名论坛网站出现一条发言:“为防止被裁,我打算怀孕”,该文的点击率居高不下,部分女性网友表示“支持或考虑生一个金融危机宝宝”。记者随后联系采访此帖的作者,目击了言论背后的事实以及当事人复杂的考量和忧虑。

宝宝是免裁护身符?

“起初,我并不知道全球金融危机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总觉得那是外企或股票大鳄的事儿,直到我们公司内部流出裁员的消息。”吴菲(化名)这样对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形。27岁的她现在北京朝阳区某广告公司上班,公司有员工30多人,从规模上只能算是中小型企业,但这在文化创意产业“还算过得去”。吴菲在公司里做行政助理,平常负责起草一些内部流程、工作进度等文件,与业务和创作人员相比显得轻松,生活倒也意。

然而,平静的日子还是被打破了。在周一的例会上,高层宣布“将考虑缩减公司的人力支出”,但尚未出台具体办法。在同部门的同事商议后,她认为自己这种具有可替代性的岗位最有可能成为首批震荡出仓者。

“我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学的文秘专业也不太具备独占优势。要是被裁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吴菲告诉记者,就在她六神无主的时候,一条信息进入她的视野:我国法律规定,各单位和企业不能裁掉正处于怀孕期间的女员工。于是,她逐渐萌发了“怀孩子,保工作”的念头,并同男友商议此事。

男友的态度在她预料之中,他显得非常犹豫。吴菲认为,他们毕竟都还年轻,而且之前甚至没有考虑过结婚的事情,突如其来的大跨越难免让人无法接受。于是,举棋不定的她只好到网上求助,便到论坛了前文提及的那篇帖子。

更让记者诧异的是,吴菲说她的灵感来自一位女性朋友,她已结婚五年但一直没有生子计划。“她以前也没打算那么早要孩子,因为防止被裁,现在把生宝贝的事提前了。”她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安全模式”。

根据惯例,企业在考虑裁员时一般会将育龄妇女列为重要对象。“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先发制人。我还可以利用怀孕的时间好好给自己充电,也减少了以后被裁的可能性。生完孩子也就可以更放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了。”吴菲这样解释。

一份针对女性白领的网络调查显示,38%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以怀孕求保全。专家介绍,一般而言,二十多岁到三十岁的女性正值生命力旺盛的时段,在其他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生宝宝不失为一个合理避开金融危机的可行办法。不过,这种目的性太强的举措容易引起不良后果,“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时,爸妈们可曾为孩子着想?”

紧急怀孕怎保健康

“这些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承受了很大压力,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越发珍惜自己的职业,金融危机宝宝实乃权宜之策,应该向这些自强不息的女性表示敬意。”网友“小璐子”如此评价这种现象。

现代社会为女性创造了发展空间,也给女性带来了空前压力。大学扩招、就业艰难、失业率攀升,严峻的现实促使职业女性更加珍视现有的工作,丝毫不敢大意。“我担心的是,一旦生完小孩就得休产假。现在单位内部竞争激烈,这样就有可能丧失原有的职场地位,更严重的还有可能被静悄悄地列入黑名单。”在某医院门口,一位腹部隆起的准妈妈对记者诉苦。

问题在于,就算公司充分履行其责任而保留岗位,这份工作压力很可能传递到胎儿身上,影响其健康发育。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针对女性生理特点,在怀孕期间不允许企业将其辞退。《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也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不得延长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怀孕女职工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从法理上讲,这同时也是对尚未出生的婴儿权益的保护举措。据现行法律,只有已经出生的公民才是民事主体,人在胎儿时期受到的伤害是否需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这在我国的法律当中尚无具体规定,只能通过其母亲来具体地实现。

人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也提升了国人对生育质量的要求,但社会竞争、生态环境等因素一直严重影响着孕婴身心――据统计,我国孕妇流产率大约在15%到20%之间,每年约300万流产案例。此外,各种畸形、残弱儿也屡见不鲜,成为家庭负担和社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职场准妈咪已经成为“保胎”的高危人群,因为她们工作压力大,且生育年龄普遍偏大,没有充分准备的紧急怀孕难以保证胎儿质量。

一个新公民的诞生

“假如我是一个婴孩,我有不出生的权利。世界,你可曾听到我在羊水中的呐喊?”在这篇发人深省的文章里,作者写道:“假如我的父母结合没有法律的保障,我不出生。我并不是要特别地看重那张纸,但连一张纸都不肯交给我的父母,你们叫我如何信任?”事实上,新生命的降临也意味着独立个体的诞生,作为公民的尊严和权益诉求亦随之而来。

针对突击怀孕事件,职场专家指出,突击怀孕最大的风险是避过大风大浪后,既要面对仍可能被裁员的风险,还要担负起抚养孩子的任务,这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质量。一位匿名网友更是愤然出言:“公司要是破产或倒闭了,你一样没工作,拿什么来养嗷嗷待哺的孩子?况且,不是真想要孩子而拿他做筹码,那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根据上海社科院专家的分析,目前O到6岁孩子的直接抚养总成本达到5万元左右,如果加入上大学的花费,养育一个孩子的“直接成本已经高达48万元”。在经济前景尚未明朗的情形下,选择怀孕亦是对下一代的冒险行为。

在采访吴菲的时候,记者问道:“你们现在还没结婚,如果选择未婚先孕,就算工作能保住,你有没有想过法律后果?比如,孩子的合法身份怎么确认?”吴菲无言以对,一脸茫然。

孕婴权益现状堪忧

“我还没来得及去医院确认,公司却早一小时把我开了。我老公一月收入5000元,以前我3000元,虽然工资不是特别高,但两个人还过得去。现在我没了工作,却多一个宝宝。难道我真的要打掉吗?”在某母婴论坛,这份发言引来很多回复。网友支招说:根据劳动法,你可以要求公司与你恢复劳动关系,只要能证明你事实上怀孕,公司就不能与你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然而,不同的意见也同样引人瞩目。一位网友说:“人都是自私的。换个角度说,我要是老板,手底下有这样的员工,我会毫不留情地裁掉,宁可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也不能影响整个公司的计划运策。”

按法律规定,女员工在怀孕期间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到哺乳期结束。如果女员工在“三期”被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经济补偿。补偿金是由工龄决定的,假如进入该单位时间不满6个月,用人单位补偿给予半个月的工资;长于6个月,则每一年给予1个月的工资,以此类推。

事实证明权宜之计并不保险。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都对企业裁员制订了相关限制政策,但这种针对性的政策对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私企能够有效,对占最大比例的中小私企或外企的限制作用并不明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女性员工是否被裁,不单取决于育龄情况,还要看企业的效益和实际需要,关键是企业是否具备抵挡风险的实力。一些企业即使不破产,也会为保护自己的发展而谋虑,在处理员工怀孕时会本着收益成本计算的经济原则,宁愿支付补偿金也与之解除劳动合同。据《新闻晚报》报道,为应对公司的裁员举措,上海市一位女白领突击怀孕,怎料老板竟宣布公司关闭,另让妻子再开一家公司,再将准备留下的员工转移过去,从而逃避对怀孕员工的赔偿。

根据历史经验,在每一次社会痉挛中,相对弱势群体往往最先承受疼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社会不能牺牲未来者的利益来渡过暂时的难关。面对“金融危机宝宝”与裁员企业、劳动法规之间的多方博弈,“未来的主人翁”被当作砝码,转移在价值天平的两端。专家提醒,在解决问题时,不要以一个问题代替另一个问题;当我们为伸张权益大声呼喊时,别忽视那些“未在场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