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地理品课研修方式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地理品课研修方式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中地理 品课 研修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14-02

当前,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听评课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四化”现象:一是盲目化。听课前无准备,许多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听什么,该怎么听”。二是随意化。教师听评课时凭感觉去判断课的优劣,说不清“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三是无效化。听评课缺乏明确的主题,评议时“你说东,我说西”,对参与教师不能有所触动和启发。四是业余化。评课的内容多为“目标明确、教态自然、板书清楚”之类的客套话,较少涉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优点说不清、缺陷抓不准,“去专业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有关听评课的专门培训或专业引领造成的。基于此,我们设想把地理听评课活动改为地理品课研修活动。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从“品味”的角度去“听别人的课,观别人的课,评别人的课,议别人的课”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导教师细细地品味每一堂课。让教师深刻领悟地理学科的特点,促进其专业发展。

一、精心做好准备,突出品课研修活动的针对性

不少评课活动之所以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听课前未做充分的准备。鉴于此,我们在品课研修活动中非常重视听课前的准备,以避免品课变得盲目和零散。品课研修前的准备主要包括确定品课研修主题、设计课堂观察表、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1.确定品课研修主题

确定研修主题的一般程序:听取地理教师们的意见,收集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教研组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提炼出主题尽可能鲜明的、能引起深思与共鸣的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研修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个主题。品课前,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对研修主题进行细化。

2.设计课堂观察表

我们在品课中引入课堂观察技术:根据所选择的品课主题,针对要研讨的问题,事先设计好课堂观察表,找好观察点,分组展开课堂观察。观察表的使用不仅将品课研修活动具体化,还为下一步的研讨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教师进行课后自我反思有所启发。

设计课堂观察表主要有以下途径:①使用现成的观察表。直接从网上下载或从书中摘录。②改编观察表。采用现成的观察表虽然省时,但可能与本次品课研修的要求不符。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观察表进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③自制观察表。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品课主题和教学内容来制作观察表。观察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表格方式,根据需要观察的内容设计合理的表格,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记录。二是对白方式,听课教师快速记录下师生之间的对话。

3.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品课研修是一项需要教师间相互合作的活动,活动之初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品课教师进行任务分工。分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观察点来分,有几个观察点就分为几组。二是根据观察对象来分,一组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组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二、围绕主题听课,提高品课研修活动的科学性

为避免产生“评课凭感觉”的随意性问题,我们在品课研修中要求地理教师围绕主题听课,坚持“三步走”(即课前说明、课中观察、翔实记录),仔细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用课堂观察表进行详细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反思,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强品课的科学性。

1.课前说明

品课前的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又与说课不同。说课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品课前的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主要说明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学背景。目的在于增进品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及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等。②教学创新。让授课教师有机会展示其教学创造和追求,让品课者先倾听,以审视和研究的态度去理解。③教学活动。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开展的主要教学活动,为品课教师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2.课中观察

在品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观察表,用课堂观察表翔实记录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师生双边活动情况和自我感受,从而发现和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洞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预先设计的观察框架下,舍弃与研修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而对特定的内容进行精细观察,使观察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3.翔实记录

品课者在观、听、思的同时,还要翔实记录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记录施教者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的困惑和独特见解)和自我感受。这样的品课记录是具有教研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组织课后研讨,增强品课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十分重视课后研讨环节。研讨活动一方面为授课教师提供了道出心声和理清思路的机会,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通过对话与商榷,丰富教师对课堂的看法,使其全面理解地理知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品课研修的实效性。

研讨的基本程序如下:①“默会”梳理:听课后,参与教师“默会”10分钟,自行梳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②分组研讨:对本组负责的观察内容进行研讨,组长负责记录。③汇总结果:各小组进行汇总、整理,在小组内统一意见,确定小组发言人。④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派一人针对观察内容发言,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⑤达成共识:通过分析、讨论,品课教师对教学达成共识。

四、撰写品课体会,提升品课研修活动的专业性

品课研修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所有参与品课的教师在评课的基础上尽量扩大视角,聚焦本课各个层面的相关内容,从学生、授课者和听课者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课堂进行细细品味和感悟,并将品课体会撰写成文。这样,使地理教师在“品”的过程中有了高层次的追求和收获,达到一种自我发展的境界,使研修活动走向专业化。

实践证明,品课研修活动是比较受地理教师欢迎的一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教研活动。在品课研修活动中,我们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突出了品课的针对性;通过引入课堂观察、围绕主题听课等方法,提高了品课的科学性,消除了传统听评课中的随意现象;通过课后的主题研讨,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通过品课体会的撰写,提升了品课研修的专业性,使教师真正地“学有所得,研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