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协调六大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协调六大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危机之后,人们经过反省和探索,于80年代左右开始探讨并确立的人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系统的、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三方面含义: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这三方面互为条件,相互影响,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实现省区外经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六大关系

第一,协调外经贸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外经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外经贸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着眼于外经贸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建设的需要,以建设适应外经贸事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干部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营造知人善任、广纳群贤的良好氛围,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

从吉林省来看,外经贸人才分布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大城市多,边远地区少。全省外经贸人才有64%分布在省直和吉、长两市,其他七个地区的外经贸人才总量之和仅占全省的36%。二是事业单位多,企业单位少。这一特点在地市比较明显。三是专业公司多,生产企业少。目前,既熟悉业务又有固定客户的外经贸专业人才多数集中在流通领域的专业公司,生产企业十分匮乏。搞好外经贸人才建设,要打造“三个机制”,即人才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做到“三个结合”,即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岗培训和选重点脱产学习相结合、把事业做大做强吸引人才和为各类人才提供展示的舞台留住人才相结合;优化“五种环境”,即要优化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组织保证,为振兴省区经济服务。

第二,协调外经贸事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经济与自然资源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互相依存是指经济依托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经济的源泉。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归根到底都是由自然提供的,互相矛盾是指经济能改变自然,自然会制约经济。经济改变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改变着各种自然物(包括土地、生物、矿物等)的存在形态,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消费会向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改变着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结构。

吉林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草原、矿产资源、粮食资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等等。既要合理利用资源,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服务,同时又必须保护资源。自然制约经济表现为自然有限的承载力和有限的资源制约着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规模,如不断粗放式开垦土地、大量砍伐森林、大规模开采矿物搞出口,自然就会通过水土流失、沙尘暴、酸雨、洪涝灾害等手段来破坏经济,进而使经济的发展失去可持续性。

第三,协调外经贸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发展是外经贸发展的保障。在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展,社会就越进步,社会越进步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从短期来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始终表现出一致性,有时二者会出现背离,如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一度出现了封建迷信、、赌博、腐败、、制假贩假等丑恶现象。从长远来看,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必定会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只有社会发展才能作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

第四,协调外经贸事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2003年吉林省外贸出口21.6亿美元,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49%。吉林省要增加科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重点是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即抓住能够保证稳定增长和带动出口结构优化的品种,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重点企业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保认证,增强应对各种贸易壁垒的能力;加快名牌出口产品的培育,争取成为国家名牌出口产品。吉林省的优势还在于“三个基地”,一是在长春建设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生产基地,以一汽集团为核心,扩大吉林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规模,力争到2005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达到2.5亿美元;二是建立无公害国家级农产品出口基地,抓好敦化、梅河口等10个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县的建设;三是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依托长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发挥吉林省电子信息和医药产业科技优势,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要搭建科学技术交流平台,活化外经贸和科学技术信息,为科技和外经贸结合创造更多契机。

第五,协调外经贸事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同任何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一个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它从物质流动开始并伴随着贸易跨出国界,它在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上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从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到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几乎世界各国都已不程度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省区经济要尽快融入世界一体化之中,应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重要主体是企业要有立身之本。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发展环境和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经营者就应有高度的洞察力,适应经济的瞬息万变。其中第一要素是核心的企业家。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把企业生命当作自己生命的企业家,战略调整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要素是核心人才。有世界级竞争能力的企业,都已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企业战略调整和发展的发动机。第三要素是核心的现金流量。企业的战略调整需要依托现金流量,即结构调整是靠大量的投入来支撑的。调整好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使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是21世纪每个现代企业家认真考虑和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在支持各类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带动劳务、商品、技术出口。发挥劳务输出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劳务输出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带动省区的劳务和商品出口。

第六,协调外经贸事业发展与扩大利用外资的关系。

就东北来说,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推进外经贸事业不断上新水平。要充分利用东北各省制造业相对集中、科技教育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围绕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接续产业发展,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吸收外资,提高国外资金在省区投资中的比重。

首先,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加快外资进入服务领域的步伐,在金融、保险、旅游、建筑、交通、信息咨询、商业零售等领域吸引外资。鼓励外商投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外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鼓励外商投资机场、地方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的燃气、供水、供电、公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行全方位利用外资,鼓励外资进入吉林省的证券、旅游、会展、中介等服务领域。

其次,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外商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进口减免税手续。实行备案制的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省区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不良资产处置,推出一批资产优、效益好、潜力大的国有企业向外商转让股权,实施资本运作,依存量换增量,以产权换资金。并积极支持列入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项目利用外资,其外商投资企业在审核立项、申请专项贷款和贴息等方面比照国有企业同等待遇。

总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可持续性的发展,才是有竞争力的发展;资源长远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真正提高竞争力、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石。努力保持外经贸的稳定增长,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