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菌性鼻窦炎误诊对治疗及转归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菌性鼻窦炎误诊对治疗及转归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鼻窦炎 诊断 鼻窦炎 治疗 误诊

资料与方法

近4年来我们共收治真菌鼻窦炎34例,女27例,男7例,年龄16~62岁。面部麻木、疼痛20例,鼻塞18例,涕中带血17例。首先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者10例,鼻窦CT误诊为上颌窦癌3例,鼻窦炎假性瘤1例,行术前及术后放疗各1例,病灶侵及眶内3例,侵及颅内2例。31例行疗清除术痊愈,1例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及眶内容摘除术,抗真菌治疗后痊愈,2例因误诊及错误治疗使真菌侵袭颅内治疗无效死亡。

例l:患者,女,53岁,因左侧鼻塞、发干,流脓涕,涕中带血半年,伴鼻面部麻木、肿胀,疼痛及右眼视力下降l周。以上颌窦炎抗炎及对症治疗1周,症状不见好转,在外院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给抗真菌治疗2周,症状无减轻,伴间断性高热及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失明。1999年10月以真菌性上颌窦炎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右鼻面部、眼睑明显肿胀,眼球前突,球结膜充血、水肿,中鼻道瘢痕闭锁,鼻内镜自下鼻道造孔处见右上颌窦内充满褐色干酪样物,并有腐骨,触及易出血。鼻窦CT:右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右眼球后翼腭窝充满软组织高密度影,右上颌窦外、内侧壁,筛窦纸样板,蝶窦大小翼广泛骨质破坏。经下鼻道造孔处取组织活检及真菌培养,黏膜组织可见小动脉内真菌芽形成,培养为曲霉菌。入院后,右头痛,眼痛难忍,体温呈弛张热在38~40℃。给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斯皮仁诺200mg/日,2次/日,及大量抗生素。1周后出现左肢体全瘫,胸闷,腹胀,尿少等症状。颅骨CT扫描右大脑大面积低密度影。胸片:右胸腔积液。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600ml,腰穿压力240mmH20。神经内科、皮肤科会诊意见:原发性鼻真菌病灶祛除不彻底,引流不佳,未能控制,致全身脏器受累、衰竭不能承受手术。经抗真菌治疗后仍未控制颅内感染灶发展,于1999年11月死亡。

例2:患者,女,62岁,因左侧偏头痛、鼻塞4个月,在外院行左上颌窦、筛窦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真菌性炎症。术后症状未见好转,2个月后入我院,行上颌窦再根治及筛窦开放,眶内探查术。术后症状一度好转,出院自行抗真菌治疗。又在外院行鼻窦CT检查。左上颌窦病变侵及眶、筛窦及蝶窦,诊断为眶内炎性假瘤,不除外恶性肿瘤。2000年12月行放疗1个月,左侧头痛逐渐加重,同时伴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失明半个月。于2001年2月又入我院后检查,左侧鼻窦开放术后,双侧鼻腔大量干痂,左鼻窦区压痛阳性,左眼球突出,失明。鼻窦CT:左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广泛骨质破坏,侵入左眼眶内,眶内形成不规则肿块,视神经孔周围软组织增厚影。再次行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病灶清除术,术中见病变侵及眶尖,患者不同意眶内容摘除。术后抗炎,抗真菌,保肝及全身支持治疗,症状无好转,1周后右眼视力下降为眼前光感,1周后出现昏迷,高热,最后死于霉真菌性脑膜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例3:患者,女,56岁,2001年11月开始左面部麻木、疼痛,在当地医院拔除左上牙3颗,症状加重,又按急性上颌窦炎治疗,症状无缓解。行鼻窦CT检查:怀疑左上颌窦癌,行放疗15次(剂量不祥),症状逐渐加重。2002年7月行左上颌窦探查术,术后病理回报:霉菌性上颌窦炎,给抗真菌及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2002年11月出现眼睑肿胀,眼球肿痛,面部胀痛进一步加重。2003年2月18日入我院。入院检查:左上眼睑皮肤破溃,眼睑及眼球肿胀,眼球向前、外、上突出,左眼视力0.06,硬腭隆起,张口困难,鼻黏膜充血,水肿,外侧壁无内移,未见新生物。鼻窦CT: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侵及左眼眶及翼腭窝,有广泛骨质破坏。2002年2月28日在全麻下行左上颌骨部分切除,左眶内容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真菌病,涂片阴性,培养为烟色曲霉菌。术后抗真菌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15天痊愈出院。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及体征很易误诊为慢性鼻窦炎,而发生侵袭性变化时骨质破坏及眶和颅内,易误诊为上颌窦癌。随之带来抗炎、手术、放疗及抗肿瘤的错误治疗。使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抑制了对真菌的拮抗,使得真菌的侵袭力增加,引起眶及颅内的侵犯,造成治疗的困难,造成患者的终生残疾或死亡。

真菌缺乏角化酶,实际上不能侵蚀健康、完整的黏膜及皮肤。真菌性鼻窦炎从病理学角度分为两大类:侵袭型和非侵袭型。由于多种原因非侵袭型可转变成侵袭型,使其发展为致命的侵袭变化。

真菌性鼻窦炎的早期症状是鼻塞、鼻涕带血、偏头痛,面部麻木,往往误诊为普通的鼻窦炎,随之行抗炎、对症手术治疗。抗生素可以使真菌相拮抗的细菌受到抑制,未清除干净的真菌可使手术创面经血管或直接向眼眶内、颅内侵犯。故我们主张在病理、涂片,培养诊断明确的情况下,立即停用抗生素,行全身及局部抗真菌治疗,对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尽早再次行病灶清除,特别是对有视力下降或失明者,应行眶内容摘除术,切断颅内感染的根源,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随着病情的发展,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以出现眼部、面部症状,如面部及眼球胀痛,视力下降,失明,眼球突出。鼻窦CT可见骨质破坏。很易误诊为鼻窦癌,错误施行抗肿瘤治疗,特别是放疗,使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造成真菌侵袭力增强,引起致命的侵袭性变化。故我们主张在没有病理的情况下不得行抗肿瘤治疗,特别是放射性治疗。

参考文献

1上海第六医院耳鼻喉科、病理科.鼻窦霉菌病.中华耳鼻喉杂志,1978,1:46-48

2翟立杰,赵力.干酪性上颌窦炎与上颌窦癌的CT鉴别诊断.耳鼻喉科──头颈外科,1995,2(1):63

3刘路,刘华超,等.鼻窦窥镜技术在霉菌性鼻窦性炎的诊断及治疗.耳鼻喉科──头颈外科,1996,3(5):267-269

4Krennmar Cllord Maxillofac Snrb,1995,53(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