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故事化的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故事化的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故事化正风靡中西方新闻媒体。媒体的记者编辑一遍又一遍地被告知,要“讲故事”。在新闻故事化风潮下,读者的确看到了听到了不少可读性强的新闻,然而,仔细研究研究“新闻故事化”,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具体操作上难免走入误区

一、对新闻故事化含义的不同理解

讨论新闻故事化的含义,先来追溯新闻故事化是怎么出现的。

在西方,新闻故事化与新闻报道同时产生,被称作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它与另一类报道模式“信息模式”并存。当年,普利策和赫斯特创办的《世界报》和《先驱报》就以讲新闻故事著称,这两份大众化报纸经常在新闻稿件的故事性、煽情性和新奇性方面进行比拼,它们都要求记者将新闻事件写得尽量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对新闻故事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的理解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这种看法显然较倾向于新闻故事化是一种新闻写作技巧。对此,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他显然更倾向于新闻故事化是一种新闻的叙述方式。

在中国,新闻事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新闻故事化是一个从宣传逐渐向新闻本源回归的过程。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始,媒体大张旗鼓地实践着新闻故事化。对新闻故事化,有的记者编辑理解为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并把稿件写得富有可读性。有的理解为以讲故事的口吻叙述新闻。紫金网对新闻故事化下的定义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这个定义也倾向于把新闻故事化看做是一种新闻叙述方式,而非单单是一种新闻写作技巧。

一个发端于新闻报道诞生之始,一个缘于向新闻本源的回归,东西方新闻故事化起因不同,但它们的出发点和目的相同,即都为了使新闻更具可读性,使传播效果更好。对于存在差异的两种新闻故事化的定义,笔者更倾向于把新闻故事化理解为一种新闻的叙述方式,因为根据本人的新闻实践及对东西方新闻媒体的研究,发现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新闻实践使新闻更具可读性,传播效果更好。

二、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差异导致实际操作差异

故事是读者接受信息的天然桥梁,它真实、生动、具体,能够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正因为此,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全球媒体的共同追求。尽管媒体都热衷于此,但由于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存在上述差异,因而媒体在具体的操作上出现了种种不同。

新闻故事化成为导语或开头故事化。倒金字塔模式占据主流的年代,在消息写作中,我们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导语中,再按照重要程度往下面的各个段落布局。随着新闻故事化的实践,我们会把新闻事实中的一个人物、一个场景放到导语中。那么,下面怎么写?笔者认为,应当以讲故事的口吻,把这个故事或场景展开,同时把跟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进去。然而,我们的很多报道却只止于把故事停留在导语或开头,成了新闻导语或开头故事化,导语下面的内容还依然死板如故、枯燥如故。这种报道大量出现在媒体上,宛如一个个戴着活泼可爱的童帽却又古板的老先生,不和谐,可读性也不强。

为了搜寻故事而忽略了故事性不强的新闻或片面追求故事性而丢掉了新闻的根本特征――真实性。新闻因其价值大小而有重要与非重要之分,媒体据此做位置、篇幅等相应的处理。然而,随着故事化的实践,有的记者和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竭力搜寻离奇的故事,对一些情节曲折的故事“高看一眼”,而忽视了故事化成分较少而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本末倒置。

2001年12月,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老总怒砸奔驰车事件接连数天上了江城武汉各大都市报的头版,而同时发生在武汉的“全球最大冰毒案在汉侦破”等影响百姓生活的重大社会事件却少人问津,媒体在新闻故事化倾向影响下所进行的“厚此薄彼”的关注,对社会议题的设置进行了不恰当的引导。

为了追求可读性,甚至为了挣稿费而杜撰假新闻、编故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前不久, 《河南新郑副市长出狱后卖烧烤》的新闻出现在全国各大网站的显著位置。然而,大河网很快公布了新郑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一则声明,称该新闻是假新闻。

止于个别新闻体裁的故事化。笔者倾向于把新闻故事化看做是一种新闻的叙述方式,因此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并且应该广泛应用于各种新闻体裁。然而,正是由于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不同,致使很多编辑记者只把新闻故事化这种写作技巧局限于消息、通讯写作,对于评论、述评等一些新闻体裁则还是用老方法写作。

那么,故事化的手法能否应用于评论、述评等这些新闻体裁呢?我们可以看看《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国经济发展考验传统家庭关系》。单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应当是一篇评论或述评。如果换作我们的常规写作方法,应当找出一些论据,比如离婚率上升、传统教育、就业选择、致富途径等事实以及一些相关数字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可以想象,如果这样写,这篇文章就会显得干巴巴,不生动,可读性不强。然而,《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通篇讲述了北京一个叫范群的成功企业家的家庭故事,文章涉及范群夫妇和父母的关系、范群弟弟的家庭、范群夫妻之间的相处等等,其中,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具匠心地将他搜寻到的中国经济发展对传统家庭关系影响的方方面面包括事实、数字等都巧妙地穿插其中,娓娓道来,不仅具有可读性,更具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