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议论文不可一味追求论点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议论文不可一味追求论点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读潘新和教授《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1]一文(以下简称“潘文”),感觉潘教授指出了我国议论性文体教学的一些积弊,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据此就全面否定“议论文三要素”,似乎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这里就潘文关于论点弊害的批判提出一些看法。

一、格言警句能否立论

在对潘文的一些认识提出疑问之前,我们似乎应该先谈一些共识。这就是关于真理的问题。生活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真理。潘文亦承认:“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认知追求的是‘逼真性’。”

既如此,认为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老态龙钟的”就有些武断。“有志者事竟成”“知足常乐”“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类潘文所认定的陈旧的、老态龙钟的论点,我们知道,大多来自我们民族的格言警句。这些经历几百上千年历史沉淀的格言警句之所以能够一代代流传下来而生命力不减,绝不是简单的“陈旧”和“老态龙钟”的判断能够否定得了的。它们也是具有一定“逼真”性的,并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论点。潘文认为这些格言警句都是“陈陈相因的‘保留论点’,不论是‘全称肯定’还是‘全称否定’的判断,都是以偏概全,说的都是片面之理”。这话当然是对的,但绝不能够成为可以因此而全盘否定这些格言警句存在的理由。这些格言警句形式上的“以偏概全”说到底是流传的需要,只提取了最重要的价值内核,而不得已将前提条件后置或隐含了,但并不是说这些前提条件不存在或不需要。人们在从这些格言警句汲取精神能量的时候,不可能无视这些道理背后隐含的前提条件。以中学生为例,没有人会傻到因为有“失败乃成功之母”之论,就每次考试都坚决垫底。

因此,以上格言警句是可以立论的,甚至也可以作为文章的标题出现。文章的标题因为字数的限制,同时也为了能够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显示主张,所以往往无法顾及全面,显得有些武断。今天我们读到的报刊上的很多文章就有这个特点,单看标题,往往会起疑惑,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全文,由于前提条件一一陈述清楚,往往能够释怀,这就避免了片面理解。虽然标题可以因简洁而不必兼顾全面,但正文的分析说理却丝毫不能够马虎,必须将各种情况和各种前提分析透彻,阐述明白,避免片面理解,这才是最需要引起重视的。

论说文中任何观点,哪怕就是潘文所追求的“新颖与逼真”的论点,其正确性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分析文章的观点不可忽视观点的相对正确性,既要给予观点最充分的正面的论述,也要对于不符合观点的反例予以关注,从而进一步明确观点合理性的前提条件,尽力将各种与所持观点相悖的因素排除在前提条件以外。如以“水滴石穿”为题论述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就务必要将“水滴石穿”的前提条件阐述清楚。这前提当中,恐怕至少涉及这三个方面: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必要的自知之明,以及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一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精力又有限,所以,如果付出的精力与目标的实现并不等值,或许早日放弃更显聪明。如果明知自己是一只无法质变的“癞蛤蟆”,那么忘乎一切地追求高高在上的“天鹅肉”就显得有些愚蠢可笑。如果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目标也不会轻易实现。这些前提条件的设置,保证了思维的缜密与严谨,使论述显得全面而深刻。思维的缜密要求将可能不利于观点的考虑周全,并诚实地交代清楚,否则会成为别人攻讦的把柄。对此,梁启超有很好的论述:“有许多人做文的时候,自己知道他的主张有不圆满的地方,便含糊说去,希望人家找不出他的缺点,这种办法在不要紧的文章不希望生效力则可,否则决不能行的。做文时必须自己先想到种种人家要驳我的话,用难者曰一类的话一一驳去,能有几要点被我驳倒便好了。如若隐匿证据或推理的路径,结果总是自己上当。一定在隐匿之点被人攻破。”[2]

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少格言警句的提出往往并没有经过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这与我们民族的思维特点有关。因此,今天的人们根据生活实践并借鉴西方民族所擅长的逻辑思维来阐述对于这些格言警句的理解,未尝没有意义。一方面,我们主张可以用这些格言警句立论甚至直接作为标题出现,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倡导将这些格言警句直接以题目的形式出现来要求所有学生写作。因为这些立论内含了价值判断,一方面容易误导学生的写作思维,缺失自我价值判断和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到学生写作动力的形成。这个弊端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加以清除。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质”,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2008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坚强”等题目,就要求学生只能朝一个方向写,明确拒绝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思考与写作。这种不问实际情况如何而论点先行、价值判断先行的做法,确实令人遗憾,它从根本上剥夺了写作主体的自利,须知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品质。难道学生写了“诚信”,就一夜之间变诚信了?我看不见得。

二、论点可否先具备

潘文指出:“‘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潘文主张写作的原点是材料,因而否定写作中先有论点。我们认为,先占有材料,然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成熟的论点,这样的行文思路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写作中可不可以先有论点?我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

议论性文章的分类中,事理论文和科技论文是两个不同的类别,在特征上也有所不同。事理论文重在析事说理,强调言之成理,让人信服。这类文章追求的是在一定时空背景、人文社会背景下的合情合理,与科技论文通过探析自然现象,用实证方式总结普遍规律的努力有所不同。科技论文的普遍真理性更强,也即是潘文所说的“逼真性”更强;事理论文的道理、认识显然不大可能具备不问条件如何的普遍真理性,其道理或价值都是以一定时空、人文条件为前提的。前提变化,其理论价值也往往生变。如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放在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口众多的当代中国社会,就是确论;但该理论如若出现在先秦社会,或放在生育水平较低,国内人口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西方部分发达国家,无疑就是谬论。科技论文追求的真知,则超越时空限制、文化限制、种族限制、社会形态限制、人伦道德价值限制,努力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尽管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很多理论也不断受到挑战。出现这种不同,根本在于事理论文乃依据人类的社会生活而做出的价值判断,而科技论文面对的是客观自然现象并从中寻求新知。人类可以从近现代开始不断有新的科技发明创造,出现所谓“知识大爆炸”之说,但却难以在哲学思辨、社会认知、伦理道德等人文领域出现具有原创性并得到全球普遍认可的具有持续不断的影响力的新建树。例如,教育领域前几年“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风行一时,但现在似乎风头已过。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认知领域要追求潘文所称的既要避免“以偏概全”又要有“较高‘逼真度’的假说”或“新论点”,谈何容易?这样的假说或“新论点”专家们尚难做到,中小学生恐怕更是望尘莫及。中学生的议论写作训练,重心可能还是要放在引导他们表达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实践的真实体验、感受、判断、理解上。叶圣陶指出:“胜义精言,世间本没有许多。我们的作文,呕尽心血,结果与他人所作,或仅大同小异,或竟不谋而合;这种经验差不多大家都有。因此,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若说立意必求独创,前无古人,言情必求甚深,感通百世,那么,能文之士也只好长期搁笔,何况学生?”[3]所以,按照潘文的逻辑推论下来,似乎写作议论性文章的必要性都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领域认知间的根本差异表明,我们在做相关的文章时,也应持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如果用科技论文追求的具有原创性、独创性且内含普世价值的写作标准来衡量人文社会领域的论文写作,恐怕没有几篇论文能合格。人文社会领域的学术论文情况或许会好一点,因为研究总有空白点、疏漏点。面对空白点,在占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有原创性、独创性的观点是可能的。如果某个学说依据了错误的材料而形成,一旦正确的材料出现,旧有的见解随之被,但面对先贤们留下的格言警句所涉及的事理,要写出一篇具有原创性、独创性且具有普世价值的论辩之文恐怕就难了。潘文有用纯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去套人文社会领域的问题讨论之嫌,这或许是潘文最大的疏漏所在。如潘文主张:“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便是‘求真’,‘求真’是议论的动力与生命,也是其价值与魅力所在。”这话对于科技论文写作似乎不假,但对于人文社会领域的论文写作,在“求真”以外,还有“求善”“求美”的时候。鲁迅《立论》一文曾写过一事,说一户人家新得了婴孩,大家都送上祝福,唯有一人说该婴孩终有一天必死无疑,从而引来众人责骂。这人的立论无疑做到了“求真”,可是,却与“求善”“求美”背道而驰,他当然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确,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方法、议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受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但是结论要追求自然科学的超阶级性、文化性、地域性、时空性,恐怕是痴心妄想。潘文认为历史上的格言警句“都没有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因而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我们自始至终也没看见潘文提出一个他所主张的既揭示了矛盾又经得起推敲的“‘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单以《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一文而言,论点倒是新了,但依然有经不起推敲处。

既然人文社会领域的许多道理、认识不可能一夜之间生变,又为什么不可以先将这些道理摆出来,让大家据此展开讨论,培养思辨能力,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道理或认识呢?清人刘熙载说:“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可见对已有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必要的深入阐述也是议论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胡适有一个著名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连最严谨的学术论文写作都可以先提论点,事理论文的写作又何尝不可呢?能够提出新颖并有说服力的论见固然不错,可是,对于现成的譬如“失败乃成功之母”一类的论见,写作者能够从个体经验、谋篇布局、论证方法、材料选择、语言表达等内容和写作技法上与众不同,使老话题显出新气象,这仍然属于独创性思维品质。譬如提出论点的方式,有的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阐明立场;有人喜欢抽丝剥茧,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的思路引向纵深,让人读完后才恍然大悟作者的价值取向。在论证方法上,有人擅长全方位举例论证,让人在事实面前信服作者的立场;有人长于分析议论,将深刻的道理借助严密的逻辑推理讲明白、说透彻。一些作者还擅长借助新发现的证据材料去加强或去一个已存在的论断,这样的写法常常出现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能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至于语言表达的风格,同样因人而异。布封说:“风格即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往往烙上了创作者独特的性格特征,是创作者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力量,每位创作者无不倾力打造属于他自己的言语品牌。因此,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看法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观点相同的前提下,如果能够选择各自所擅长的写作技法进行论述,或有意识地打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也是一种具有个性品质的文章做法,对于中学生的写作行为而言,同样是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的。因此,一味追求论点之“新”,对于事理论文的写作或论辩文的写作不仅不能实现“求真”的目的,而且可能成为学生议论性文章写作的新的精神枷锁!

要断然否定人类社会性认知领域中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已有价值判断,提出一个全新的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新论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已有认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人文背景加以合理的修正、补充、完善,则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J].语文建设,2012(1).

[2]梁启超.作文入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7-38.

[3]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