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散文阅读导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散文阅读导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以散文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中考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散文阅读一般规律及技巧的把握,十分重要。对散文的阅读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线索

线索是散文组织材料、结构文章的“纲”,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的材料将是“一盘散沙”。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个“纲”,弄清它组织、安排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意图。散文构思的线索,常见的有以情、理、物、空间、行为等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散文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2.扣文眼

散文在形式上显得很散,但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并有极强的概括力的词语或句子,这样的词语或句子就是“文眼”。倘若我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洞悉全文的“心灵的窗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眼”,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文眼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3.品语言

这样的考题,一定要紧扣语境来答题,抓住中心词,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体现作者情感态度转化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的主旨句是揣摩的关键。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比如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4.悟情感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5.析主题

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有:(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出主题。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解答时能利用原文词语的,要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的,回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6.评手法

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题发挥、直抒胸臆、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象征、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要结合手法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总之,散文阅读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技巧,需要我们在不断强化训练中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一)呵护那一点点光

(1)有一天,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看见一只蚂蚁,正要一脚去踩死它,可是母亲却柔声地说:“儿子,你看它多乖呀,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它的蚂蚁宝宝呢。”

(2)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着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看到这情景,母亲一脸的惊喜。

(3)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母亲让他把香蕉皮捡起来,带着他丢进垃圾箱里。然后,母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丢进垃圾箱里。有一次,女孩捡起别人扔在地上的雪糕纸,走向对面的垃圾箱,妈妈看她正要走过去了,忽然一辆闯红灯的汽车飞驰而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走了。

(4)小女孩的妈妈疯了,每天都到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

(5)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6)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有段时间里,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母亲。她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要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7)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一起去河边看了日出。她感叹地说:“简直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傍晚时,他放学回家,看见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必须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你说呢?――爱你的妈妈。

(8)从那一天起,他再也没有迟到。

(9)也许那个孩子就是你、我、他,也许这位母亲就是你、我、他的母亲。这个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漫天的星星,变成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

(选自《青年文摘》)

1.文中那位母亲对儿子的“呵护”具体表现在哪些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的“”中少了一个动词,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A.撞 B.飞 C.跑D.带

3.第(7)自然段中写到:“简直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文中的妈妈真的认为儿子很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9)自然段说“也许那个孩子就是你、我、他,也许这位母亲就是你、我、他的母亲”,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母亲是这样处理诸如此类事情的吗?请选择一件事,概括叙述,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点点光”有何含义?并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漫天的星星,变成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个极聪明伟大的母亲”,你认为这位母亲聪明伟大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二)两个母亲

(1)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的女人,年轻一点的是城里的女人,另一个是乡下的女人。

(2)乡下的女人是先住进来的,她得知城里的女人也患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是跟我一样,也是个苦命人。”城里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看出来了?”

(3)乡下的女人大着嗓门儿说:“贫血是穷人专有的病,要不然能叫‘贫’血吗?得这个病的都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人家富贵人吃香喝辣,要得也是血脂高、高血压、脂肪肝之类的病,才不稀罕得咱这病呢。”

(4)城里女人被逗乐了:“大嫂,你的病是累的?”“我丈夫死得早,留下三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这几个孩子累死。你有几个孩子?”“我就一个儿子。和你一样,也是一个人和孩子过。”

(5)“你们城里开销大,不像我们乡下,有口吃的就能养大。你儿子几岁?”“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呢。”“得花多少钱啊?”“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6)“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广东打工去了。”

(7)“你都做奶奶了,差不多有50了吧?”“好眼力,再过三天,我就整整50了。我是九月初五的生日。”“天,真巧,我也是九月初五的生日。”“咱俩有缘,竟是一天生的!看来,今年咱们的生日要在医院过了。”

(8)转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来,乡下女人到门口望了好几回,最后,她泡了两碗方便面,递给城里女人一晚,说:“孩子都不在身边,咱们自己吃碗长寿面吧。”城里女人接过来,说:“谢谢。”

(9)她还没有把方便面吃进嘴,闯进来一个黝黑的汉子,他手里拿着保温饭盒,头上冒着汗,进门就喊道:“妈,你吃上了呀?”乡下女人一下子笑了:“兔崽子,你不在家忙着秋收,跑来干什么?”汉子憨厚笑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嘛,我媳妇一大早就做了长寿面,我赶紧赶慢给你送来。妈,祝你长命百岁。”

(10)不一会儿,乡下女人的二儿子也从附近的工地赶来,他带来了母亲最爱吃的猪头肉,还带来了自己刚交的女朋友。乡下女人笑开了花。说话的当儿,老二的手机响了,是远在广州的老三打来的,他祝母亲生日快乐,早日康复……

(11)城里的女人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心中酸溜溜的。

(12)把孩子赶走后,乡下女人见城里女人情绪不高,猜到她大概是想儿子了,安慰她说:“别急,你儿子不会忘记你生日的。”城里女人摇了摇头。

(13)整整一天她都心神不定。傍晚,城里女人的同事来医院看她,一进门,就举起一个包裹,说:“你儿子快递来一个包裹,我给你捎来了。”乡下女人说:“我说你不用着急嘛。”然后她先抢过去,掂一掂,眉开眼笑:“我猜,一定是儿子给你买的衣服。”

(14)城里女人脸上竭力保持平静,眼泪却不争气地流出来。乡下女人三下五除二把包裹打开了,上面有一张纸条,她抓起来,高声念道:“妈妈,祝你生日快乐。”然后她把纸条递给城里女人,抖擞开最上面的衣服:“咦,怎么寄给你男人的衣服啊?”

(15)城里女人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那是一包换洗的衣服。乡下女人不识字,她只是顺嘴念出来的,其实,纸条上写的是:妈妈,我没衣服换了。

(选自《青年文摘》)

1.生日这天,乡下母亲明明早晨到门口“望了好几回”,可是最后为何偏偏把儿子们“赶走”?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母亲在生日前后对儿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这么安排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第(2)到第(5)自然段,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乡下女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贫血是穷人专有的病,要不然能叫‘贫’血吗?”这是那位乡下母亲对“贫血”的理解,你如何看待文中两位母亲的“贫”与“不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与B选作一题)

A.文章最后,城里母亲看着一包换洗的衣服泪流满面。如果你是那位母亲,会怎么想呢?请替这位母亲写一段心理独白,要求能鲜明准确地反映本文的主旨。

B.如果你是城里母亲的孩子,当你得知发生在802病房的这一幕之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办?

(三)父子情

舒 乙

(1)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见头一面时,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阑尾,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我发现,在家里他很严肃,并不和孩子们随便说话,也没有什么特别亲昵的动作。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完全不放在心上,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画画有兴趣,对刻图章有兴趣,对收集邮票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知道我上五年级时被选为小学学生会主席时禁不住大笑起来,以为是件很可乐的事情,而且还是那句评语:这个傻小子!我刚到四川时,水土不服,身体很糟,偶尔和小朋友们一起踢一次皮球,他就显得很兴奋,自己站在草场边上看,还抿着嘴笑,表示他很高兴。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2)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15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由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听他的朋友说,在国外他很想念自己的三个孩子,可是他从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写过信;他倒是常给朋友们的孩子,譬如冰心先生的孩子们写过不少有趣的信。

(3)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开会,都要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

(4)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知道准有车票,放得也是地方,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嘛是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问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男人之间的爱,父爱、深厚的父爱表达得竟是如此奇特!

(5)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回报给他。

(6)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1.第(4)自然段中作者说“男人之间的爱,父爱、深厚的父爱表达得竟是如此奇特”,请结合全文,说说“奇特”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何要如此“奇特”地表达父爱?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结尾两段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第一,儿子要踩死蚂蚁,妈妈柔声劝导; 第二,儿子乱扔果皮屑,妈妈讲故事谆谆诱导他; 第三,儿子贪玩迟到,妈妈陪他看日出并抓住契机留言引导他。

2.B理由:“飞”形象生动,和蝴蝶的动作相吻合,用词也准确;小女孩被车撞死,母亲不忍心说出来,用“蝴蝶飞走”这一美好的动作来替代;也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美好心灵的赞颂。

3.是的。妈妈为儿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事物有独特的发现而感到由衷高兴。她的感叹是对儿子能发现美欣赏美的真诚肯定,这也是她诱导教育儿子成功的基础。

4.略(提示:无论有或者没有,都必须要叙事清楚并对自己母亲处理此事的态度有准确的表述)

5. “一点点光”指的是存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亮点,作者喻之为“光”;“月亮”、“太阳”指的是发出更多更大的光亮,拥有更多更大的优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家长的要像文章里的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要善于鼓舞孩子、劝导孩子,让他们乐于改正缺点并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样就一定能成就孩子的一生,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6.略(示例:她是一位聪明伟大的母亲。因为她懂得爱的艺术、呵护孩子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生活片段中。她善于启发、循循善诱、遇事冷静、及时了解沟通,并能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

(二)1.“望了好几回”是急切盼着儿子们来;最后又把他们“赶走”,是怕影响儿子们的活计。体现了一个母亲的矛盾心理:希望得到子女的关爱,却又时时为子女着想。

2.生日之前:城里母亲――提起儿子,“很高兴”(参看第6自然段);乡下母亲――提起儿子,“撇撇嘴”(参看第6自然段)。生日之后:城里母亲――“心中酸溜溜”(参看第11自然段),“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最后一段);乡下母亲――“笑开了花”(参看第10自然段)。用意: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或作对比,或为下铺垫)。

3.勤劳、乐观、直爽、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4.两位母亲都遭遇了生活的不幸,都没有丈夫。但是,乡下母亲物质贫困,精神却富有;城里母亲物质不贫困(儿子上寄宿制学校),但儿子不懂得体谅她、关心她,精神贫困。

5.略(言之成理即可)

(三)1.对成绩不闻不问,对兴趣爱好欣赏鼓励;孩子才8岁,就让他跟在自己后面走,也不拉他搀他;孩子才15岁,就把他当大人看待,称呼他大名“舒乙”、跟他握手;孩子大了,都工作了,还不放心车票带没带、皮带有没有多带。

2.略(示例:总体上讲严慈相济。具体如:尊重子女、民主平等、反对溺爱、幽默健谈、望子成龙、善于引导、关心呵护)

3.父亲的死让“我”难过悲伤;为有一个用奇特方式深爱自己的父亲感到幸运。表达了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4.略(示例:文章结尾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尽情吐露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爱:“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回报给他。”“我”是在和父亲进行无声的爱的交流。看似平淡的叙述,仔细体味,却蕴藏着极其强烈的感情)

(作者地址:江苏无锡市港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