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延兴小学书法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与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延兴小学书法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与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延兴小学书法课程在几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有值得称赞的做法,但是同样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学习,在重新制订书法教学目标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目标设定不科学、不合理,存在一定的主观意念性,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对书法的认识、脱离教育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主线。

下面,就谈谈延兴小学在书法目标设定、调整中的思考做法,供大家参考。

附:《延兴小学书法教学目标》

(1)《延兴小学硬笔书法课程教学总目标》:

学生会使用铅笔、钢笔,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掌握书写的技巧和基本规律,汉字书写正确、端正、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锻炼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感等智能,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书法鉴赏能力,对优秀书法作品有了解,有一定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延兴小学软笔书法课程教学总目标》:

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祖国。通过书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书法基本常识,掌握书法的基本书写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日常作业的书写效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立足实践实际,审视调整书法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过高

2003年版的学校书法教学总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提高学生硬笔书法能力,达到人人能够写出书法作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学生很难达到。原因有二:学生整体书法基础薄弱;低估了书法的艺术性。这和实践前我们对书法的认识浅有一定的关系。基于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把这句话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完善为:“初步掌握写字的技巧和基本规律,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具有书法欣赏能力,对古代优秀书法作品有了解,有一定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

2.教学目标细化不够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目标细化不够,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发及每一课书法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不利于指导教师的书法教学。

基于实践中的经验,学校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具体如下:

(1)细化。依据学校书法教学总任务及总目标,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进一步细化了学段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教学目标(1~2年级)

调整前:

1.喜欢书法,愿意写书法。

2.认识书写工具,培养学习书法的兴趣。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掌握一定的书写技能,能够写出书法作品。

调整后:

1.初步了解书法的含义和历史,喜欢书法,有主动书写的愿望。

2.认识书写工具,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习书法的兴趣。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进行临摹,让字富有艺术感和美感。能初步评价别人的作品。

第二学段教学目标:

调整前:

第二学段(3年级)

1.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乐于练字的良好习惯。

2.掌握一定书写技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作品。

3.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调整后: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练字的良好习惯。

2.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并使它富有艺术感。

3.能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

第三学段教学目标

调整前

第三学段(4~5年级)

1.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

2.能较快地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3.能掌握书写技能,能够写一手较好的作品,字迹漂亮。

4.在楷书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适当学习隶书、篆书或行书。

调整后

第三学段(5年级)

1.有较强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

2.能较快地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3.能写一手较好的临帖作品,要富有个性(即有简单的创作),字迹漂亮,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

4.在楷书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适当学习隶书、篆书或行书。

(2)分解。学校把修订后的总目标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更有利于教师对具体课节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调整。

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初步了解祖国文字创造、书体演变的发展史,感受书法艺术的外在形态美、内在精神美。知道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感悟能力,知道一些书法的基本知识。能初步评点和欣赏书法作品。

技能目标:人人能正确地使用毛笔临写一种风格的楷书,做到提按明显,笔画、结构具有明显的范本特征,有一定的背临能力。能创作简单的毛笔书法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在了解了书体和文字演变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独特魅力,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关注了以下几点:

(1)关注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刚入学的小学生,由于手的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写字对他们来说是件难事,特别是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养成尤其困难。因此,学校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上下工夫,不断钻研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低段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呈现了学校对学生书法学习的重心从书法技能的学习,降低并分散为“一定的书法技能”学习和书法“美育”渗透上。

(3)学段间的重新合并,更合乎学生学习写硬笔书法的规律:铅笔(1~2年级)—钢笔初步接触(3年级)—钢笔熟练使用(4~5年级),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对书法文化的认识,在提升中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4)随着对书法的认识,把书法课单一的书写技能训练,提高到对书法文化的认识、了解的高度上。

二、立足课程改革,调整书法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书法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书法教学方式:师授生听,师范生学。这种教学方式弊端有二:一是师资的有限性,无法满足较大班额学生学习的需求。二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主动力——“兴趣”。基于前期课堂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学校把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要求尝试着写到书法教学总目标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在随后一学期的跟踪听课、教师座谈、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这一学习方式很具有实效性。首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师资与学生数的矛盾,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教学方式的进化,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习充满探究的乐趣,让学生从学会学习到乐于学习,从而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学习方式更合乎书法课程的特性——汉字书法之所以独特在于其是用汉字构成的线形艺术,而这种艺术的成型源于一个“法”字。初学者学习书法重在“书在得法”。

三、立足素质教育,调整书法教学目标

最初学校的书法教学目标的设定关注的比较低、窄:仅仅是关注书法技能训练,降低了书法学科的本身高度,忽略了书法学科育人的综合功能性。

如何能够让书法这门学科在素质教育的范畴下发挥其学科育人功效?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小学书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更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其多方面的育人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一)德育功能

反思:

书法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技法。书法教学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会大有裨益。

1.以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尚小,不宜对他们进行专门性的说教,更易采取故事等方式的渗透,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延兴小学硬笔书法教学总目标(2005)》《延兴小学软笔书法教学总目标(2009)》中,进行了如下修订:

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祖国……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中是这样修订的:“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在了解了书体和文字演变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独特魅力,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以古代书法家的高风亮节提高学生人品修养

“书字不过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

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每堂书法课上,都有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这些故事起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中高年段则既起到了艺术审美欣赏,又潜移了人品教育。

这样的思考在教学总目标的情感目标中是这样修订的:

总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美育功能

反思:

小学的书法教学和美术教学一样,不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艺术家,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重视技法教学而忽视欣赏、评价等审美情趣的指导,要把技法教学和欣赏、评价、交流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做法:

学校调整了书法教学目标,提出了书法教学重视审美教育,提出“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的要求。

(1)《延兴小学硬笔书法课程教学总目标》:

“锻炼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感等智能,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延兴小学软笔书法课程教学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所开发的书法资源包中有不少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和其他书法家的故事。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书法家王羲之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兰亭集序》,使学生在欣赏王羲之那畅快的、神态飞扬的、优美的线条韵律中感受书圣王羲之闲适、豁达、幽雅的人生情趣。在中高年级的书法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欣赏和提高的过程中,理解楷隶篆草的汉唐风范,了解南贴北碑和魏晋遗风。从练习书法和欣赏书法作品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们的情操。

技能的训练(临摹)是培养少儿创造美的能力,也是极其必须的,通过这一手段,达到学校书法教学的一个最终目标:体验与创造书法艺术之美。

这一点,在目标中作了如下的设定:“具有书法鉴赏能力,对优秀书法作品有了解,有一定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模仿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要求,进一步提示书法任课教师: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审美属性。引领学生关注书法中的“五美”:点画美、结体美、章法美、气韵美、风格美。引领教师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剖析、欣赏,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操,树立学生高尚的审美意识。

(三)智育功能

反思: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教学,只关注传授书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忽视了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发挥书法教学的智育功能。

1.观察力的培养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能力的体现,首要一点也是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法:在书法课程总目标中分别加进了“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要求。

2.记忆力的培养

在实践与学习中,我们注意到书法教学中十分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尤其是临帖的训练,它分为摹临、对临、背临、入贴、出贴,摹临要求学生以字帖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笔法,固定运笔的手势,理解并熟记笔画的走向及组合,全面掌握贴中字的风格、特点;对临,即照着字帖上的范字,模仿着写;背临即脱离字帖,依靠记忆写出范字;入帖即通过临习,从形似到神似,达到形神兼备。入帖并非易事,出帖则更为艰难,而且学生对书法作品分析力的提高也离不开记忆。

以此,在书法课程总目标中,我们设定了“模仿力、领悟力”的要求,同时提出能欣赏名家的书法体,有较强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历代各书法家作品的特色。能写一手较好的临贴作品……”的要求。

以上是延兴小学在书法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一些思考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