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炒作互联网安全议题的动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炒作互联网安全议题的动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迄今,在互联网治理尤其是互联网安全方面,美国共发起两轮针对中国的舆论攻击。第一轮攻势发生于2010年初,美国谷歌公司罔顾中国用户的利益,以黑客攻击为借口,采用“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在1月12日宣布“考虑退出中国”,然后在3月22日宣布“正式退出中国”。期间,2010年1月21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新闻博物馆发表“互联网自由讲话”,将这一轮舆论攻势推向高潮,仅英国《卫报》就在一个月内刊发了一百多篇报道,堪比其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数量。

第二轮攻势发生于2013年初,美国曼迪昂特网络安全公司报告,号称经过为期七年的努力追踪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网络间谍组织。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曼迪昂(Kevin Mandia)在退休前曾任五角大楼网络安全调查员。这份报告的时间是2013年2月19日,跟距此一周前奥巴马国情咨文报告相呼应,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报告中要求美国议会加强立法,重视网络安全,表示 “外国及外企”偷窃美国企业信息,并破坏电网、金融体系以及航空运输。曼迪昂特报告也为美国政府的后续行动铺路搭桥,报告之后仅一天,美国政府便抵制网络盗窃计划,保护美国公司知识产权。这一轮攻势掀起了商业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热潮。

美国炒作互联网安全题的真正用意

众人皆知,网络安全等诸多跟互联网相关的议题均带有跨国多边的特点,本应由世界各国以及政府、市场、民间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商讨解决之道,这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原则,那么,这些问题为何以及如何蜕变成为美国各方利益主体针对中国的单边挑衅,变成美国抨击中国的舆论战?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看清美国制造并炒作互联网安全议题的真正用意,曼迪昂特报告只是一个烟幕弹。本文拓宽视角,首先回顾2003年―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以来在互联网治理方面发生的多边博弈,然后结合眼下美国的政治经济现状,指出美国发起针对中国的这两轮攻势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世界垄断地位。

黑客议题发源于这个问题对于网络安全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需要世界各国与社会各界展开心平气和的讨论,美国通过自身的话语主导地位将这个议题冲突化、戏剧化,是为了维护自身对互联网资源的垄断利益。在2003年与2005年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各国主要在两个互联网治理问题上存在争议:第一,互联网治理(推广为信息社会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第二,是否应该继续由当时隶属于美国商务部的ICANN(全称为“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进行互联网顶级域名管理?以中国、巴西、印度、南非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存在的分歧最大。当峰会的第一次筹备会议在2002年召开时,这些国家希望取缔ICANN的管理权,将全球互联网治理纳合国体系,并支持政府在互联网治理和信息社会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

世界各国均对美国独霸互联网核心资源心存芥蒂。具体来说,巴西对美国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现行国际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倾向于保护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美国认为已有机制已经足够完善,不应在峰会上讨论知识产权议题。巴西认为,必须讨论知识产权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开源代码软件,还应该鼓励普及免费公共软件。这跟微软等跨国公司的利益直接相悖。在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议题上,美国要求只引述《人权宣言》第19条(强调自由),中国与77国集团要求同时引述第29条(强调责任)。

欧盟此时并没有置身事外。要建立一个“eu”域名,却需要美国商务部的批准,这让欧盟无法忍受。欧盟挑战美国的方式非常巧妙,它以调停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争议为名,提出互联网治理的“新合作模式”。 “新合作模式”也可以称作“政府――市场合作模式”,即政府负责指定互联网治理的总体原则,市场负责互联网的日常运作,这可以弥合政府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之间的中美立场差异。2005年9月,在针对突尼斯峰会而召开的第三次预备会议上,欧盟提出自己的建议,引起美国的震怒。美国认为,欧盟的提议有可能导致某个国际政府间机构的诞生,取代ICANN对互联网进行管理,因为所谓总体原则与日常管理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Condoleeza Rice)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Carlos M Gutierrez)联名向欧盟轮值主席英国外交部长斯特劳(Jack Straw)写信,希望欧盟撤消此项提议。

在解决各方争议方面,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ICANN没有被取缔,峰会决定成立互联网治理论坛,继续讨论相关问题。这个论坛是一种妥协机制,允许各方宣布胜利。各国从自己的角度来解释设置这个论坛的意义。发展中国家将此理解为一种决策机制,他们可以继续通过这个论坛商讨互联网治理的基本问题以及ICANN的去留。美国将此理解为一种缺乏实际权力的虚设机制,并且还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互联网治理论坛先后在希腊雅典(200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2007年)、印度海德拉巴(2008年)、埃及沙姆沙伊赫(2009年)召开多次会议,仍未取得实质突破。但是美国日益感觉到了背后的压力,必须找到合适的手段方能突出世界各国的重围。而美国使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手段就是制造冲突与对立,这在美苏冷战中便屡试不爽,靠着升级互联网治理方面的冲突,将世界各国与美国的矛盾缩小为美国和中国、俄罗斯或者伊朗的矛盾,美国就能在国内外舆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回到多元利益主体的讨论机制

现在回看,当欧盟在2005年提出“新合作模式”时,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不应该抱持“坐山观虎斗”的幸灾乐祸立场,欧盟至少拥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无法企及的一个优势:欧洲媒介对美国公众以及世界舆论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力。只要欧盟积极介入互联网治理,充当调停者和见证人,美国新旧媒介势力、政府以及网络安全公司就无法通过发动舆论战来升级冲突从而维护自身对互联网资源的垄断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和欧盟国家犹豫不决,并没有及时合并立场,从而错失良机。在互联网治理方面,世界各国很快便被美国带进“战争”状态。中国是美国发动舆论战最合适、最合格的对象,美国无法在印度、巴西等国身上施展诬陷、污名的手段。即便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600多个公民社会组织担忧美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的垄断地位,美国也要坚持将此塑造成中国和美国的争议,坚持向中国泼脏水。

2010年及其以后的年份是重灾年份。2010年1月,希拉里在新闻博物馆发表互联网自由讲话,对中国含沙射影。2010年3月,谷歌公司以黑客攻击为名退出中国大陆。2010年5月,美国五角大楼成立网战司令部。美国国务院给下属组织“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拨款150万美元,这个组织展开了大量有系统地针对中国的黑客攻击行为,曾经在2002年劫持鑫诺卫星,影响中央电视台和十个省级电视台的播出,美国国务院正是看中了这个组织的黑客攻击能力。2010年6月,据信由美国和以色列制造的震网病毒被曝光,该病毒已经席卷全世界,感染了将近60%伊朗电脑和20%印尼电脑。2011年5月,奥巴马批准网络战争纲要。2013年2月12日,奥巴马签署了要求加强网络安全的行政命令。一周后,曼迪昂特网络安全公司报告,宣称捕捉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网络间谍组织。

在美国的带动下,互联网治理议题进入冷战状态,英国、韩国、德国、伊朗均建立了网战军力。美国初步实现了“把水搅浑”的目标,各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较为统一的立场被各个击破。美国重新熟练地驾驭着“美国及其盟友”的叙事话语,垄断利益暂时得到了维护。然而,敲打中国毕竟只是权宜之计,美国实际上已经将互联网治理带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美国越是在指责与威胁别国上浪费精力,世界各国就越担心美国对互联网核心资源的垄断地位,并在国际电讯联盟等论坛挑战美国,美国就越需要将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孤立出来,升级攻击火力。不管奥巴马政府在短期内是想回馈谷歌公司这个竞选金主,还是要为五角大楼争取经费,还是要借此发动贸易战,抵制更多类似华为的非美籍公司,均无法提高美国公司的竞争力,反而会连累美国经济和世界和平。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只有一个出路,便是回到多边、多元利益主体的讨论机制上来,眼下这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下的单边挑衅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链接

美国著名电脑软件安全公司迈克菲的全球公关主任埃弗斯曾说,中国的“僵尸电脑”(被黑客恶意控制的一类染上病毒的电脑)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占全世界这类电脑数量的12%。互联网安全公司美国赛门铁克公司也曾报告说,美国是黑客的大本营,而中国是最大受害者。

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国内约有780万台计算机遭到了来自其他国家2.79万个IP地址的攻击,这些网络攻击主要来自美国。

一直以来,中国被认为是美国在数字空间的一大对手。如俄新社IT观察家沙德林所分析,网络入侵行为既可能是他人所为,也有可能是监守自盗。也就是说,不排除美国自编自导所谓网络攻击的可能性。

近年来,“中国”在欧美被分拆成不同的子项目,从“军事”、“能源”、“环境”、“间谍”,到如今的“黑客”,不一而足。这与部分西方民众担心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增强会影响其利益有关,在这一情况下,恰恰更加需要媒体客观公正,正确引导舆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