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服饰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文解字》中衣服的种类很多,有上衣、下衣,长衣、短衣,单衣、夹衣,外衣、内衣等,还有许多较常服不同的特殊服饰。《说文解字·衣部》中“衣” 、“裳”等字反映了古代服饰的特点。
一、普通服饰
(一)上衣、下衣
古代上衣简称“衣”,《说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衣”字小篆作,象衣之形。古代“衣”与“裳”常常并举,分指上衣和下衣。《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 下曰裳”。《诗·齐风·东方未明》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可见“衣”“裳”二者所指不同。王筠《说文句读》云:“析言之,则分衣裳;浑言之,则曰衣”。“衣”部中表下衣的字除“裳”外,还有“襗”、“褰”、“襱”、“袑”。《说文解字》:“襗,絝也”,“褰,絝也”,“襱,絝踦也”,“袑,絝上也”。
(二)长衣、短衣
“袍”,古代指有夹层、中装絮的长衣。《说文解字》:“襺也”。“袍”字声旁“包”兼有包住全身的意思,许慎以“襺”训“袍”,看似二者同义,严格而言,二者还是有差别的。《说文解字》:“以絮曰襺,以緼曰袍”。絮即新丝棉,缊即旧丝棉,显然“襺”要比“袍”高级些。“襦”是一般人御寒的常服,《说文解字》释为“短衣”, 有点像今天的短袄,古代男女皆服,如古乐府《孤儿行》:“冬无复襦,夏无单衣”。“衣”部中表短衣的字另有“袛”、“裯”。《说文解字》:“袛,袛裯,短衣”,“裯,衣袂,袛裯”。
(三)单衣、夹衣
“襌”与“複”对称,分别指单衣和夹衣。《说文》:“襌,衣不重”,“複,重衣皃”。“襌”与“複”中的“单”和“复”既表意又表音,襌即单层的衣服,複即夹层的衣服。《释名·释衣服》:“有里曰複,无里曰襌”。南方又称单衣为“褋”, “褋”字以“枼”字取声,而“枼”又有薄义。夹衣古代又称“袷”,《说文》:“衣无絮”。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袷,夹衣也”。可见,“合”也是既表义又表音,“袷”后作“夹”。
(四)外衣、内衣
“ 裘”,经典作“表”,《说文》:“上衣也。古者衣,以毛为表”。《段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说文解字系传》:“古以皮为里,毛皆在外,故衣、毛为表”。与之形成反义的字是“裏”,《说文》:“衣内也”。“裏”的声旁“里”也有表义作用,“亵”指在家穿的内衣,《说文》:“私服。《詩》曰:‘是亵袢也’”。柳荣宗《引经考异》:“亵谓里衣也,袢谓衣无色”。“衷”即里面贴肉穿的私居之衣,《说文》:“里亵衣”。另有“衵”,《说文》:“日日所常衣”。《玉篇·衣部》:“衵,近身衣也,日日所著衣”。
二、特殊服饰
“衮” 是古代帝王及上公祭宗庙所穿的礼服,也称“衮衣”“衮服”。《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乡”。《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毛传》:“衮衣,卷龙也”。“袆”和“褕”是王后的祭服,即《周礼·内司服》所谓的“袆衣”和“褕狄”,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从王祭先公则服褕狄,这两种服饰都刻缯为雉翟之形而彩画之,缀于衣以为文章。天子王后祭服上所绘绣的龙绘、翟纹带有浓厚的图腾色彩,可视为神州大地远古龙图腾、鸟图腾的遗迹。《说文》:“袆,避膝也。”《周礼》曰:“‘王后之服袆衣’谓画袍”,“褕,翟,羽饰衣”。 “袗”是《说文·衣部》中一种明确标明色彩的服装,《说文》:“袗,玄服”,袗是纯黑色的衣和裳。
古代服饰的总体特点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是最能体现这一风格。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穿到人身上神采殊异,《说文解字》:“襑,衣博大”,另有“袳”,指衣服因宽大而张开,《说文解字》:“袳,衣张也”。线条的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素为中国古代服饰增添
了一种自然的风韵,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