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茎节数\株距和覆土深度对蕺菜茎段发芽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茎节数\株距和覆土深度对蕺菜茎段发芽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蕺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播种茎段的茎节数、栽植株距覆土深度3个因素及其3个水平对蕺菜地下茎茎节发芽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因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蕺菜茎段出芽数、鲜苗质量、幼苗根系活力和幼苗CAT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播种蕺菜茎段的节数,其次为覆土深度,栽植株距的影响最小;影响幼苗PPO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播种蕺菜茎段的覆土深度,茎节数的影响次之。筛选出的最佳栽培因素组合为茎段节数4节、栽植株距9 cm、覆土深度10 cm。

关键词:蕺菜;正交试验;茎节;发芽

蕺菜为三白草科植物,以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供食,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又名鱼腥草[1]、折耳根,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在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及湿地草丛中[2~6]。临床实践证明,蕺菜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镇痛、止咳、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7~11]。蕺菜因其特殊的腥香味和润肺化痰等作用而被贵州人所喜食,已成为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的蔬菜作物,人工栽培的蕺菜生长周期短、地下茎粗壮、地上茎叶鲜嫩、纤维含量少、淀粉含量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12,13]。

近年来关于蕺菜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其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8~10],其中,复方鱼腥草片、鱼腥草滴眼液和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已取得满意效果[14,15]。目前众多针对蕺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其田间管理方法,如合理密植、巧施肥料、勤管雨水、细心除草等方面,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栽培因素及其相互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比较蕺菜茎段节数、栽植株距、覆土深度对蕺菜地下茎茎节发芽的影响,分析各因素与相应指标的关系,找到各因素影响指标的规律;分析各因素影响指标的主次,找到主要影响因素;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因素组合,为进一步完善蕺菜的栽培措施、提高蕺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新鲜的蕺菜地下茎段。

1.2 试验方法

为了解蕺菜茎段播种后的幼苗生长情况,进一步提高蕺菜的播种出苗率、产量和品质,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蕺菜茎段的茎节数、栽植株距和覆土深度这3个因素及其3个水平对茎段发芽的影响,试验方案见表1。

将准备好的蕺菜茎段栽植于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教学科研基地的塑料大棚内,栽植后进行常规田间管理,每处理设3次重复。

2011年4月27日,每处理随机选取10株蕺菜茎段测定其出芽数、幼苗鲜质量;将随机选取的10株幼苗样品混合后,测定幼苗的PPO(多酚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不定根的根系活力。幼苗PPO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6],CAT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幼苗不定根的根系活力采用TTC法测定[17]。分别用Excel软件和DPS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的结果可知,处理组合A3B3C2的蕺菜茎节出芽数最多,为11.3个;鲜苗质量最大,为1.134 g;幼苗根系活力、CAT活性、PPO活性最强,分别为0.242 mg・g-1・h-1、34.46 mg・g-1・min-1、18.88 mg・g-1・min-1。茎段发芽数随着每个茎段节数和栽植株距的增加而增多;幼苗根系活力、CAT活性随着每个茎段节数增加和栽植株距的增大而增强;鲜苗质量随着每个茎段节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栽植株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差异不显著;PPO活性随着每个茎段节数的增加而增大,且覆土深度为10 cm对应的PPO活性测定值最大。

由表3可知,出芽数、苗鲜质量、幼苗根系活力、CAT活性的极差表现为RA>RC>RB,说明影响出芽数、鲜苗质量、幼苗根系活力、CAT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蕺菜茎段的茎节数,覆土深度的影响次之,栽植株距的影响最小。PPO活性的极差表现为RC>RA>RB,说明影响幼苗PPO活性测定值的最主要因素是蕺菜茎段栽植的覆土深度,茎节数的影响次之,栽植株距的影响最小。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蕺菜茎段出芽数、苗鲜质量、根系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蕺菜茎段的茎节数,覆土深度的影响次之,栽植株距的影响最小。随着每个茎段节数和栽植株距的增加,茎段发芽数、幼苗鲜质量和根系活力也增加;茎段覆土深度为10 cm时利于茎段出芽和幼苗鲜质量的积累,幼苗根系活力也较强。影响幼苗CAT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蕺菜茎段的茎节数,覆土深度的影响次之;影响幼苗PPO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蕺菜茎段栽植的覆土深度,茎节数的影响次之。随着每个茎段节数的增加,幼苗CAT活性和PPO活性也增大。试验筛选出最佳栽培因素组合为:每个栽培茎段节数为4节、栽植株距为9 cm、覆土深度为10 cm。

参考文献

[1] 刘国庆.鱼腥草栽培技术[J].农业百事通,2010(22):39-40.

[2] 何树海.鱼腥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11):18.

[3] 周日宝,高静,童巧珍,等.鱼腥草不同品系质量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6):27-29.

[4] 马成亮,赵光强.鱼腥草的栽培与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1):41.

[5] 缪存明.鱼腥草的利用价值及人工高产栽培技术[J].栽培技术,2008(6):10-11.

[6] 曾红艳,蒋丽娟,张英超.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50.

[7] 顾静蓉,冯莉莉,罗建伟,等.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海峡药学,2006,18(3):121-122.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8.

[9] 黄世琼,尚礼娥.药用植物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19):2 953-2 954.

[10] 吴德峰.鱼腥草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前景[J].福建畜牧兽医,2002(2):15-17.

[11] 李爽,于庆海,初正云.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5):442.

[12] 徐淑元.鱼腥草简介[J].广西园艺,2003(3):15-16

[13] 于淑玲,李瑞国.芳香特菜――鱼腥草的开发利用[J].特种经济作物,2004(8):35.

[14] 何士敏,方平,郭利佳.鱼腥草抗氧化成份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3):625-631.

[15] 李下平.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基层中药杂志,2001(3):1-2.

[16] 乔富廉.植物生理学实验分析测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8-99.

[17] 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