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三体育中考课堂训练中利用目标牵引训练的尝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三体育中考课堂训练中利用目标牵引训练的尝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当前体育中考训练的客观现象,学生练习缺乏较强的积极性,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高效解决学生的训练问题。通过对初三学生的能力分析和课堂训练因素分析,教师可以在初三体育中考训练中尝试采用目标牵引训练的方法,引领学生完成体育中考训练。即根据教学训练需要和学生水平实际确立训练目标,依据目标水平和项目需求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训练竞赛,二次目标调整等操作过程建立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最终为初三学生人人达成体育中考目标,圆满完成体育中考训练任务,为学生出色完成中考提供帮助,为学校顺利完成初三教育教学任务服务。

关键词:背景现状;前因分析;建立体系;课堂训练;目标体系;训练实施

一、体育中考训练背景现状

随着体育中考的不断深入,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及学生对体育成绩都越来越关注,但由于绝大多数人对体育训练这一课题了解的欠缺导致他们对体育训练要素、体育水平的理解等等还略显片面、狭隘。具体表现为:第一,急功近利。没有认识到体育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只希望每一次或每一天的训练都能看到成绩的提高。第二,重成绩,轻过程。在训练中只关注结果成绩,忽视练习手段和要求。第三,只对中考项目投入,形式手段单一,学生迫于升学压力,无奈之下进行着枯燥的重复练习,学生对中考项目练习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很被动。因此,在枯燥单调的中考体育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课堂训练的最大效果,是我们当前初三体育教师探索开拓的课题领域。

二、课堂训练开展的前因分析

当前我们采用的都是班级授课制,因此,在体育中考课堂训练中的对象是一个教学班。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体育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常规体育课堂模式,可能会导致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更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训练效果。但又不能运用开放性很大的纯训练课的形式,学生容易把握不住方向和程度。因此,中考训练课既要针对学生的体育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项目选择要求。

三、训练目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当前初三体育中考家长重视,学生明确这一现实,通过初三时期前阶段的常规训练,让学生基本明确所有中考项目的技术环节,考试要求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目标体系建立的前提,也是初三体育中考训练的基础。首先,进行一次统一的摸底测试,建立目标体系中个人的起始成绩,包括成绩数据与分值。操作时间一般在初三第一学期临结束之际(体育期末考)完成。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初三第一学期的常规训练情况和当前的体育考试水平,同时也通过数据对照,让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比较和横向的同学间比较。为目标确立提供参考依据,奠定基础。其次,动员家长的有限力量参与到该目标体系的管理中来,以告家长信的形式,让家长客观了解孩子的体育已有水平,明确孩子的体育中考前景。这有助于学生课余的监督管理,从精神上、时间上、营养上提供支援,使训练有保障。再次,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情况,找共性分小组,也就是实施同质分组,将班级学生男女各分成三到四组,让每一组的成员有练习的共性。每一组签订一份相应的目标达成计划书,实施组长负责制。

四、目标体系的训练实施

1.组别设定

将全班男生和女生按原始起点成绩分别分成A、B、C三组,成绩在29分及以上的为A组,成绩在26~28分的为B组,成绩在25分及以下的为C组。每组落实组长负责监督组织实施课堂训练任务。教师重点关注指导C组训练,必要时可兼任组长。

2.训练套餐的制定与实施

在课堂中,前15分钟左右各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统一完成常规热身及简单体能练习。练习内容如下:

(1)练习一:热身跑600米;

(2)练:跳绳练习(隔日)

方法一:

①N=50×4 17″

②N=80×3 25″

③N=100×2 30″

④N=150×1 60″

方法二:

①N=30+50(10″+17″)

②升降跳:N=50+80+100+120+100+80+60(17″+25″+30″+40″+30″+25″+20″)

③N=150X1 60″。

(3)练习三:组合练习

①跨跳40个

②抬腿跳30个

③深蹲跳:男12 女10次

④实心球模仿20次

⑤升级跳6级

统一的常规练习结束后,留下25~30分钟供小组练习,根据各小组的组况分设不同的训练套餐。

A组训练套餐:(适用于满分水平的学生)

主要进行考试针对性练习和体能提升训练。

①场地立定跳10-15次或1分钟跳绳2-3组(要有质量要求)

②投掷练习20次或引体向上,仰卧起坐2组

③3圈定时跑(男)或2圈定时跑(女)

B组训练套餐:(适用于中等体育水平的学生

主要进行技术纠正和力量体能提升训练

①台阶跳20次或跳绳速度10″、20″、30″各2组练习

②各种投掷辅助练习或力量练习

③变速跑或1圈的定时跑2-3组

C组训练套餐:(适用于需全面提升的学生)

主要进行全面的力量和体能提升训练

①斜坡的连续多级跳10次

②投掷练习30次以上和俯卧撑15次3组或肋木上悬垂举腿

③耐久跑1200米(男)或900米(女)

五、训练的二次调整

通过一个周期(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实施,有序组织一次模拟测试,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和平时的训练情况,进行训练的二次调整,以确保训练中学生个体的满足需要。

1.分组的二次调整

主要针对训练过程成绩提升快,组别层次有突破的学生个体和整组水平提升速度快的。

(1)不同组别的人员调整

通过一月左右的分组训练中,由于受学生本身身体素质、投入精力、练习方法针对性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同组成员的水平又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对于水平提升快,达到相应成绩的学生便需要进行组别间的调整,即从C组升为B组,或从B组升为A组。反之,亦可实行降组处理。

(2)同组成员目标的二次调整

对于整组成员目标任务达成理想的组别,为进一步肯定和促进,在一个周期后,需要对目标进行二次调整。

分组的二次调整操作,其实也是对学生前一阶段训练的一次肯定与激励,为后续下一步训练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训练任务的二次调整

由于组别人员的重新调整以及目标的调整,同时考虑学生的动作技术和身体能力状况,对各组的训练任务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六、与目标体系相一致的跟进机制

1.必要的激励机制

对于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更多的是简单的重复。体育兴趣再浓的学生也会有枯燥感、懈怠感。因此,在组织落实学生的小组训练中,也必须渗透安排必要的调节剂。对于训练任务完成出色的和目标达成有效的,或小组组织训练有序地进行一定的奖励措施。安排一定时间的球类活动竞赛或游戏活动。

2.目标检验机制

为强化学生的目标概念,对训练成果的渴求与落实,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检验机制,包括训练过程中间歇性的目标检验和终极性目标检验。

七、实施目标牵引训练体系的评价分析

测试成绩的体现。实施课堂训练中利用目标牵引尝试后,学生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班级整体水平也从同年级中由原来的中等偏下跻身前列,在两个月的训练中,班级平均成绩提高2分左右。

从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向半开放课堂模式转变,学生由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向素质训练、水平训练转变,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认识的转变,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在体系实施中,学生训练形式和手段不够新颖与多样化,在练习过程中太过于注重应试,而应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的生动和趣味。让学生真正在乐中学、在乐中提高;让学生既拥有体育活跃魅力,又有训练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