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理性思维应对高师“扩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理性思维应对高师“扩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全文贯穿“扩招”的现实意义,客观分析了“扩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扩招”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学习艺术的愿望,同时也让更多从小酷爱音乐的人跨入梦寐以求的大学门槛,圆自己的大学梦。但与此同时也不容忽略它的负面影响,在解决和满足愿望的同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数量上的扩招掩盖了质量上的教育,学校教育更需严把教学质量关。

关键词:扩招 素质教育 负面效应 教育质量

一、“扩招”的现实意义

1.“扩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一直处于奇缺的状况,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更为严重,音乐教师水平本来就不高,许多教师从未接受专业培训即上岗,更有甚者音乐课居然由非音乐专业的教师代上,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音乐课根本不受重视所致。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农村音乐教师进行培训的义务(一来可通过签定合同定向招生使之保证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强行返回原地区,二来通过假期对条件较差和边远山区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因为音乐师资数量发展的不足是阻碍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在1989年国家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则(1989―2000)》中提到了到20世纪末,我国学校音乐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小学艺术师资需要培养27.36万名(其中音乐为13.99万名,美术为13.37万名);培训4.07万名(其中,音乐为2.27万名,美术为1.80万名);初中艺术教师需要培养13.36万名(其中音乐6,39万名,美术为6.97万名),培训4.8万名(其中音乐为3272万名,美术为2.08万名);中等师范学校艺术师资需要培训2700名,培训5500名;为其他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培养艺术选修课师资8800名左右。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需要培养、培训的师资的数量较大,因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则》提出:“高等艺术师范教育的发展应适应时代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招生比例。当前要特别注意培养全国城乡初级中等艺术教育急需的有较强能力的师资,争取到20世纪末所培养的艺术师资于中等学校的需求基本持平;本科生的培养应基本稳定在现有的规模,着重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强对基础教育的适应度。”由此看来,适当的扩招是有必要的。关键问题是扩招会给教学带来许多压力。

2.“扩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贵州地处西南边陲,是民族聚居省。由于历史上长期交通阻碍,经济滞后,艺术教育显得比较落后,许多县、乡(镇)的中小学均无专职音乐教。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学校通过“扩招”的途径解决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为了适应新世纪国民音乐教育改革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迎接国家教育交流和办学竞争的挑战,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也较大规模开始了扩大招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青年进入高等学府学习音乐的迫切需求(如开办了成人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等)。另外,从2000年起国家计划内招收的统招生也放宽了政策,不论年龄、婚否,只要成绩优秀均可录取就读。政策的放宽,无疑为边远地区培养更多的音乐师资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机会。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基础教育必须要与之相适应,应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扩招”使高等教育专业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越来越多的富裕起来的人迫切需求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高师音乐教育自然成为热门专业之一,这对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推进全民素质教育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子女素质教育的投资也明显增多。这对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故扩招对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非同小可。

二、“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1998年扩招以来,教学实施和其他方面亦随之暴露出许多具体问题,按理师资、设备等“软件”和“硬件”本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办学单位只有迫切的客观需求和美好的主观愿望而不具备扩大办学的必要条件,是难以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的,尤其音乐作为一门特殊学科,音乐教育专业不仅需要足够数量和能力强的理论课、技术课的教师,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从逐年扩招的几年来看(99级收70人、00级100人、02级165人、到至今07级近400人),由于学生逐年扩招的速度较快,导致数量和质量的比例发展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设备跟不上。如:声乐教师在扩招前,8位教师每周担任课时数在12学时以内,扩招后十几位教师分别承担数量任务平均在每周25学时左右,个别教师的授课时数每周高达37学时。教师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怨声载道。通常每周能完成教学任务就算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抓教学质量?搞科研?教学质量也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次,随着扩招人数的增多,虽说新的音乐大楼已建成并交付使用,但仍感觉“硬件”设施跟不上。如扩招前几个学生共用一台钢琴,扩招后发展到十几人一台琴的紧张局面。由于难以保证学生的练琴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普遍下降,教学质量受到重大影响,学生反映也极为强烈。

纵观贵州师大音乐学院自1985年招收第一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至今(笔者1987年至2007年底一直在贵州师大工作,2008年调入现单位),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一届不如一届。头几届招收的大部是专业尖子生,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功底比较扎实,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后都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用人单位也比较满意。此外,那几年因全省只有师大音乐系招收本科生,毕业分配没什么危机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办学的成熟,贵州大学与省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民族学院也招收本科生。这一来“龙头老大”的压力增大了,扩招后情况更加严峻,毕业分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整天忙于教学,致使许多专业教师缺乏应有的科研意识与行为,科研成果匮乏,业务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受影响。

近几年,随着扩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学生的素质令人担忧,由于录取时文化分数和专业成绩低,许多家长把学艺术看成跨进大学校园的捷径,从而使音乐教育进入了畸形发展阶段。

三、面对市场需求,客观看待“扩招”

每年七月本是大学生毕业求职踏上社会的大好时节,而如今的七月,由于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残酷现实,昔日的天之骄子,因就业危机而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由于“扩招”,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的确有人满为患的现状,音乐专业毕竟不像其它专业的学生市场需求量大,它的专业性质决定了供求关系。一方面,边远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师供不应求,而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出现供过于求;另一方面,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在其学成后大多数毕业生又不愿回去,这一来便造成了城乡师资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面对“扩招”,我们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克服普遍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记得早在1994年4月1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座谈会上讲话中谈到:“一个人的修养应当是多方面的,当然也是应该包括文学、艺术。现在的在校生是下一个世纪的栋梁之材,他们需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需要有艺术修养,需要学习书法、绘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艺术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弹琴、拉琴、唱歌,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单科性的太多,专业分得过细,这样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雄厚扎实,宏观思想不开阔,对人才成长不利,不仅是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太窄,将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后劲不足,同时还有一个艺术环境的熏陶问题。”从近年毕业生教学实习反馈的情况看,高师音乐教育的盲目性较大,所学教材难以与中小学衔接,学生去实习也感到吃力,许多学生缺乏实际的教学能力,也缺乏正确的专业观念,忽略音乐师范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实习中会唱的不会弹,会弹的不会唱)这样的毕业生很难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面对今天大学生就业危机的问题,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在“扩招”后的今天,培养适应性、复合型、综合性、宽口径人才是我们当务之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无疑带动文化的发展,这也是促进更多的人才对艺术学习充满向往。虽说“扩招”在不同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也适应了国家教育的发展需求、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并给那些酷爱音乐的人跨入梦寐以求的大学门槛,圆自己的大学梦提供了机会,对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不能“重技轻理”。教师的责任是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如何教学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思维单一、对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不了解等等都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也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中小学脱节。目前,大学教育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远远达不到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面对“扩招”,我们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静观事态的发展,客观分析由此带来的现实问题和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因此,客观看待“扩招”是有必要的。如今是信息年代,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磨练其面对残酷现实的承受力。“扩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前提是要抓好教学质量。正如原贵州师范大学刘鸿庥副校长于2001年12月25日在贵州师大召开的艺术教育改革讨论会上所言:“音乐教育将如何应对市场需求?如何面对市场培养未来适用性人才?在教学中如何加大培养学生实际教育工作能力的力度?不要让数量上的扩招掩盖质量上的教育。扩招应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管理配套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三个提高’的目的,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品味。”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1994.4。

[2]廖家骅:《如世前后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 《音乐周报》,2003.1。

[3]马 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胡 霞:广东肇庆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