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罗山梅花山银矿矿体地质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罗山梅花山银矿矿体地质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矿区位于大别山北缘西段,处于北秦岭地层分区的南缘。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斑岩。矿区受区域性大断裂松扒断裂和老湾断裂的影响,经工程控制圈定矿体2个,矿石中有用组分以银为主,银主要被包裹在方铅矿中。含银蚀变岩型矿石为区内主要的矿石类型,含银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为区内的富金矿石,多产在构造蚀变岩带内。工业类型应为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型。

【关键词】构造;蚀变;银矿;梅花山

1概况

矿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缘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秦岭地层分区的南缘,处于西官庄-镇平-龟山-梅花山与木家垭-内乡-桐柏-商城两条深断裂之间,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带状展布。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Pt2g)和南湾岩组(Pt2n)。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构造旋回,区域性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断裂大部分为区域性大断裂,具明显的复合叠加,并且伴随主断裂还发育一系列的次级断裂。从1961年起至今,先后有豫地质11队、豫区测队、豫地矿局地调三队等,在此开展过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区域成矿特征、资源储量等进行了研究,为本区银矿体的圈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2地层及构造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呈近东西向,呈260―275°方向展布,总体南倾,倾角50―70°,该组地层经过长期的多期次构造作用,产生碎裂、滑移、叠置等复杂的变质、变形作用。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绢云石英片岩、变粒岩组成。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沟谷及地形低缓处,为冲积泥、砂、砾和残坡积物,矿区大部分被该层覆盖。

2.2 构造

矿区受区域性大断裂松扒断裂和老湾断裂的影响,区内发育一系列规模较小的断裂构造。

较明显的断层有F4、F7。F4为矿区规模最大的一条断层,地表出露长230余米,向南被第四系覆盖。断层呈近南北向舒缓波状产出,走向200―215°,倾向北西,倾角65―75°。断层带内普遍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部分具高岭土化。在矿区中部形成一条宽近50米的构造碎裂岩带,控制着B1、B2矿体的展布。F7位于F1断层的西北边采矿证之外,地表出露长120余米,断层近南北向舒缓波状分布,走向200―215°倾向北西,倾角60―75°断层带内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发育,部分具高岭土化。

3 岩浆岩及变质作用

3.1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斑岩,中细粒斑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石英有挤压破碎现象,具波状消光,长石呈柱、粒状,局部定向排列。

3.2 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强烈,主要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局部热液(蚀变)作用三种。最主要的变质作用为热液(蚀变)作用。区域性岩石蚀变,主要有辉石、角闪石的次闪石化、黑云母化;黑云母、石榴石等矿物的绿泥石化;斜长石的绿帘石化、钠黝帘石化等。

矿化蚀变,与成矿密切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蚀变带宽1至数米,一般蚀变宽度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黄铁矿化:区内普遍发育,主要发生在矿体及其围岩中,常与硅化、绢云母化同时出现,统称为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在成矿的各个阶段均较发育。在斜长角闪岩、花岗岩、石英钠长斑岩中也常有分布。硅化:发育较普遍,它与金矿化以及矿区北部的铜、钼矿化均有密切关系,在成矿早期的高温阶段常表现为“面型”蚀变,并伴有绢云母化,使蚀变岩石褪色;成矿中晚期硅化常以石英黄铁矿细脉及硅化形成的石英团块为特征。绢云母化:主要发生在金的成矿阶段,与金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是金矿成矿阶段的典型蚀变,是退变作用形成的一种退钾蚀变,是富钾矿物长石、白云母等退变的产物。绿帘石化:主要发生在斜长角闪岩、变辉长岩中,常与黄铁矿化、硅化相伴产出,与成矿关系密切。

4 矿体地质特征

区内经工程控制圈定矿体2个,编号为B1、B2,有用组分以银为主,共生金、铅、锌等。

矿区控制规模最大的隐伏矿体为B1矿体。赋存在F4底部,工程控制长约400余米,赋存标高-153―57米,最大斜深220米,矿体走向200―215°,倾向北西,倾角65―79°,矿体沿走向成不规则脉状,膨胀收缩明显;沿倾向呈透镜状,岩性为矿化的花岗斑岩。沿走向和倾向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体平均厚度1.10米,厚度变化系数109%;银平均品位261.53×10-6;金平均品位1.65×10-6;铅平均品位1.40%,锌平均品位1.19%;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230%、159%、65%、38%。

B2矿体赋存在F4顶部,出露地表。工程控制矿体长158米,赋存标高-75―102米,最大斜深165米,矿体走向200―215°,倾向北西,倾角73―76°,矿体沿走向成不规则脉状,膨胀收缩明显;沿倾向呈楔型,上大下小呈收敛趋势。膨大部位有夹石存在。岩性为矿化的花岗斑岩。沿走向和倾向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体平均厚度3.72米,厚度变化系数152%;银平均品位359.96×10-6;金平均品位0.41×10-6;铅平均品位2.01%;锌平均品位0.25%;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189.5%、31%、51%、27%。

银主要被包裹在方铅矿中,其次为黄铁矿、闪锌矿中,在黄铁矿、闪锌矿中多以独立银矿物嵌布,银的独立矿物主要是辉银矿。辉银矿成规则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连生体嵌布于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及石英等矿物的间隙中。

B2矿体出露地表矿石氧化程度较强,氧化层大约5米,5米以上为氧化和混合矿石约占10%,以下90%为原生矿石;B1矿体为隐伏矿体,其矿石类型全为原生矿石。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自然类型可划分为,氧化―混合矿石和原生矿石。按矿石的矿物组合划分为含银蚀变岩型矿石和含银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前者是区内主要的矿石类型,后者是区内的富金矿石;多产在构造蚀变岩带内。工业类型应为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型。

5 结论

矿区位于大别山北缘西段,处于北秦岭地层分区的南缘,处于西官庄―镇平―龟山―梅花山与木家垭―内乡―桐柏―商城两条深断裂之间。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矿区受区域性大断裂松扒断裂和老湾断裂的影响,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斑岩,区内变质作用强烈,最主要的变质作用为热液(蚀变)作用。矿区内圈定矿体2个,有用组分以银为主,共生金、铅、锌等。银主要被包裹在方铅矿中,在黄铁矿、闪锌矿中多以独立银矿物嵌布,银的独立矿物主要是辉银矿。按矿石的矿物组合划分,含银蚀变岩型矿石为区内主要的矿石类型,含银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为区内的富金矿石,多产在构造蚀变岩带内。工业类型应为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型。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罗铭玖,黎世美,卢欣祥,等.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北京:出版社,2000.

[3]吴宏伟.皇城山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预测评价[J].地质与勘探.2004(3).

[4]河南省罗山梅花山银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洛阳康梁地质工程勘查技术有限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