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提高课堂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提高课堂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多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来讲解和分析每一个知识点,这为教学提供了教学重点和新意。本文就是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认知程度等特点,总结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和如何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掌握数学的思想,达到学习和掌握数学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接轨 效率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课本真的是旧貌换新颜,不仅增加了生动有趣的插图,而且还特别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接轨,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这样一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从而可以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通过研究、总结,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我们同行共享。

一、在数学教学中,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实例,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或者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就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比如在开始讲小数乘法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设计了一个“数学超市”,“超市”里有各种物品和单价,然后我让同学们按一定的要求到“数学超市”里购买东西,当学生们去购买时发现,有的物品的单价是整数,整数的乘法已经学过,因此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总价格,而有的物品的单价是小数,计算总价格,利用加法很慢,很麻烦,根据已经学习过得整数乘法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列出式子:总价格=单价×购买数量,这样的计算只需要一步,很简单,但是到这里学生们却遇到了困难,整数和小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如何运算?这些知识他们还没有学习,他们会急于想知道小数乘法的法则,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我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意愿,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教学,教和学的主动性和效率肯定得到了巨大提高。

二、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满足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家庭作业,即回家后计算一下自己家一个月的电费和水费。学生们回家后开始动手、观察和计算,先算出当月的水电用量:本月度数减上月度数,然后用实际度数乘以每度的单价,就可以计算出当月的水费和电费。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解决数学问题,获得生活和数学结合的经验,在轻松愉快中又巩固了数学知识,一举多得。在讲评时,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再告诉同学们生活中的此类问题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比如:煤气费、商店销售额等等,掌握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方法。

再比如解决另一类学生们最常见又最头痛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题,这类题目文字叙述很多,紧贴生活,其中包含着数学问题,又必须去解决它。例如: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5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在教学中我教学生从以下五步来解决:

首先是读,即读取资料,获得信息,这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但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个人读,可以分小组读,可以全班齐读,其形式不拘一格,但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不添字,对于较深的题目,要做到咬文嚼字,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更能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想。即在学生读题之后,根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列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那么上题中,两辆车都在走,同一时间相遇,从现实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两地之间的距离一定是两辆车所走的距离之和,每辆车行驶的距离是速度与时间的积。教学中,这一步尤为重要,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向记忆和理解深处的生活经验和数学逻辑思维的联系发展,建立模型,能真正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是算。只要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表达式,就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出来。如上题中,列式为:(55+45)×3.5=350Km。

接着是验。即将计算出的结果用代入法检验其对错,另外也要教育学生,把数据和生活实际相比较,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也可以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最后是答。计算结果检验正确后,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题目问题进行回答,这样才算完整。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中抽象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现象中的数学,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