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剪纸艺术在动画造型中的转化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剪纸动画是一种采用传统剪纸工艺结合影视语言表现的动画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剪纸动画的造型语言日趋丰富。文中首先对剪纸动画的整体造型发展进行大致分类归纳和分析,并由此提出剪纸动画在造型中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结合动画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剪纸动画;民间元素;造型语言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48-02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主要是对纸张、布、皮等平面的载体采取剪或刻的手法来塑造形体,从而给人一种透空的二维视觉体验。剪纸艺术是民间的艺术,所以它是取材基本来源于生活,体现的是人民对远古图腾的崇拜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剪纸造型不是对客观自然的形象描摹,而是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和规范形象,所以在剪纸对象中,不论是花鸟虫鱼还是吉祥寓意都比原型更加突出。所以在造型方面剪纸对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去除了繁简而粗糙的细节,取其本质而单纯的部分。
一、中国剪纸动画造型发展状况
正是因为剪纸具有的这些特征,在动画产生后便很快就应用到了动画的制作中。根据动画的制作特点要求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要性格突出,形象夸张,结构简洁,而剪纸艺术却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出来,所以从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图一)①就拉开了剪纸艺术应用于动画的帷幕。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中国迎来了剪纸动画发展的春天。根据动画造型的特点有以下分类和代表作。
(一)初期,剪纸轮廓
这个时期属于剪纸动画的探索时期,在造型上基本采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轮廓剪纸法。就是照着形象把轮廓剪出来,然后根据形体的需求在添加上颜色和描边。这种方式和传统二维动画最为相似,只是结合了剪纸的特点,把角色脱离出单一的纸面,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整体。在动画运作上极大的减少的动画的制作时间。此后上海电影制片厂连续推出了多部剪纸动画片,都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1961年拍摄的《人参娃娃》获得民主德国第四届比锡国际短片和记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63年拍摄的《金色海螺》霍地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此外还有《济公斗蟋蟀》(1959);《山羊和狼》(黑白1960)。
这个时期角色的造型简单朴实,尽可能的保留传统二维动画中的线条感,同时又大胆的结合了中国的水墨画特征,创造了像人参娃娃②这样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片。
(二)中期,剪纸拉毛
随着动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剪纸工艺中“拉毛”新工艺的研制成功,在80年代剪纸动画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最具特色的直属《猴子捞月》(图二)③这个典出《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的动画故事。从制作上来说这应该算是第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剪纸动画片,该片造型设计师为阿达④。该片不论是在场景或角色上均采用了剪纸的手法,并把剪纸中“拉毛”的技术引入进去,创造出毛茸茸的卡通形象,完全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采用了水墨扩散晕染的方法使得色彩饱满靓丽极具特点。影片中的背景也都采用了剪纸的手法,突出了剪纸中镂空的特点,让这个动画场景在制作表现出灵动而通透的视觉感受。
除此之外还有1983年摄制的《鹬蚌相争》获得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和第三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等多个奖项。而1985年摄制的《草人》在1987年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荣获儿童片一等奖。这几个片子中造型的制作设计上都结合了剪纸艺术的特点,使得整个动画作品风格独特制作精良,这完全可以说明剪纸艺术借助动画这个平台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三)当今,剪纸形式多样化
科技的进步直接使得剪纸动画从“有纸”到“无纸”化发展,它极大的借鉴了传统剪纸工艺中的造型特点,却又避免了繁杂的剪纸工艺。传统与技术的结合使得剪纸动画出现了新的局面。2006年一部由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制作的动画短片《桃花源记》,采用了中国传统中剪纸、国画、皮影等艺术表现手法,一举获得日本TBS电视台举办的DigiCon6+2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作品,和中国国际动漫影视作品“美猴奖”大赛最佳短片等大奖。虽然是电脑加上传统艺术的结合作品,但里面除了十足的“中国味”之外还多了多种视觉艺术符号,特别是结合电脑动画技术的综合运用。片子大量运用电脑三维技术,将水墨、剪纸、皮影的传统造型要素巧妙的揉合在一起,使得传统的艺术符号得到了新的视觉体验,细节且运动自然逼真。导演陈明也提到“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增添了电影的趣味性。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给动画制作注入了新的内容。”2011年拍摄推出了三十集剪纸动画片《延河湾》(图三)⑤以全新的方式将古老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以影视剧的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创新精神。片中的剪纸作品由国内当代特技剪纸艺术家贾四贵⑥主刀,充分展示了陕北农村粗旷的民间文化,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剪纸图形能精确的在电脑中得到平面化的模拟,也使得剪纸艺术造型变得更为轻松自然。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剪纸动画已经成为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对比总结其优秀角色造型的设计和制作我们不难看出,令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的角色并不是靠出其不意或荒诞奇怪,而是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借助于动画的活动优势使得造型比原型更加生动有趣。
二、剪纸动画造型转化趋势
(一)多种要素相互渗透
通过我国50年代到80年代的众多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剪纸动画并不是单纯依靠剪纸这单一的艺术形式来支持的,它同时还借鉴了我国的年画、皮影等艺术形式的特征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克服了剪纸中色彩单调,造型固定的缺点。例如《狐狸送葡萄》(图五)⑦这一动画的造型,我们不难看出,角色的很多部分都借鉴了皮影戏的风格,线条简洁流畅,在细节部分点缀不同的花纹,使得效果整体简练而不空洞。而皮影戏本身能动的特点被剪纸动画轻松自然的继承过来。而另一部剪纸动画《除夕的故事》⑧其造型的特征则继承了传统的民间年画。里面灶王爷、农夫和农妇的形象都来源于杨家埠的年画,所以在造型上显得色彩艳丽、形象质朴,年画的风格的应用使得这部剪纸动画片充满了更为浓郁的民俗特点。
(二)强调区域剪纸风格的特点
根据人文地域的不同,我国南北剪纸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剪纸风格,对动画造型上来说也就能体现不同的地域特点。例如蔚县剪纸⑨以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燃明快绚丽的色彩,这样就形成了它色彩饱满的特点。剪纸动画《抬驴》⑩就巧妙的借鉴了蔚县剪纸的色彩和晕染效果,使得整个造型色彩对比强烈,却因点染搭配得和谐不俗。相对比之下丰宁剪纸却恰好相反,多以纯色为主,强调精雕细琢。动画《金色的海螺》11里线条造型流畅多变,镂空精细,而且生活气息浓郁,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结合影视镜头的艺术语言
剪纸动画中的造型的展示方式是银幕,所以在造型制作上要善于结合动画作品本身能动的视觉语言,这样不但能丰富画面的构成,还能避免传统剪纸动画给人呆板的视觉感受。比如动画作品中采用的“复合透视”方式,虽然在形象中不符合绘画的审美习惯,可是在动画语言中,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变相透视法则。剪纸动画本身就是传统艺术与现代影视相结合的产物,在造型上不但要继承中国优秀的表现形式,还要注重影视画面的表现手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小结
随着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动画产业遭受的影响尤为明显。近些年来中国动画出现了低迷状态,很多作品都只是一味的模仿欧美、日韩,而感人深刻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元素自身的不自信,还有在模范过程中对自身特色的缺失,使得动画界出现了邯郸学步的现象。其实只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结合到我们现代的的审美中,鄙弃那些流于表面、单调简单的复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注释:
①《猪八戒吃西瓜》拍摄于1958年,片长15分钟,导演万古蟾,美术设计:詹同渲、谢友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②《人参娃娃》拍摄于1962年,片长25分钟,导演万古蟾,造型胡进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③《猴子捞月》拍摄于1981年,片长10分钟,导演周克勤,造型阿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2年获加拿大第四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1987年获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洛澳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④阿达:男,原名徐景达,江苏昆山人。动画片导演,动画设计。自幼喜爱美术,尤其是漫画和动画片。毕业后分配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加过三十多部影片的绘制、设计及导演工作。为《猴子捞月》、《三个和尚》设计过造型。
⑤《延河湾》拍摄于2009年,共30集,每集5分钟,导演施向东,上海水木动画设计有限公司。
⑥贾四贵,1958年生,陕西省吴堡县辛家沟镇高家庄村人。
⑦《狐狸送葡萄》拍摄于1987年,片长18分钟,导演胡进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⑧《除夕的故事》拍摄于1984年,片长18分钟,导演钱家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⑨蔚县剪纸是河北省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美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绚丽的色彩。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
⑩《抬驴》拍摄于1981年,片长16分钟,导演王柏荣,造型设计刘泽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11《金色的海螺》拍摄于1963年,片长40分钟,导演万古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参考文献:
[1]颜慧、索亚斌编著.中国动画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6-47.
[2]吕胜中编著.中国民间剪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钟茂兰、范朴编著.中国民间美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